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方法

2016-03-29赵健白星振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赵健 白星振

摘要: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是由兴趣养成、能力搭建到实践训练所组成的各阶段衔接不断推进的培养过程。全阶段进程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法,是根据年级特色结合电气信息类学科特点,按照创新意识培养期、创新基本能力培养期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期三个进程实施的培养方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能力;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76-0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要求。国家也出台政策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培养本科生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因此,高等院校不断探索基于实践效果显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科新能力。

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结合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院实践团队深入开展了教学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总结出由兴趣养成、能力搭建到实践训练的全阶段进程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思路

1.全阶段进程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我院按照年级特色结合电气信息类学科特点,制定了符合本院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教学方案——全阶段进程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全阶段,是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始终。进程式,在大学教育的全阶段中,针对各时期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实施创新意识培养期、创新基本能力培养期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期三个进程的培养,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2.各年级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的目标。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意识培养教学,其目的是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开展创新基本能力培养教学,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启发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科技创新基本能力为主,依托各类科技创新竟赛,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基本能力[1]。

选拔部分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机器人和智能车等科技创新作品的制作,熟练工程实践流程,并引导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的实践训练中锻炼、成长,实现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方法

1.创新意识培养期教学方法。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充分挖掘优势学科,建立独具特色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方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始终推行专业课程、专题知识讲座、实验资源开放式的工作思路。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美国赛普拉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实践平台。

学院积极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各类学术讲座、科技沙龙、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建设“科技沙龙”更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创新思维碰撞。举办“大学生科技论坛”,促进同学们分享成功经验与成果,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学院以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宣传题材,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优秀参赛成果向全体学生的进行宣传和展示,并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宣传力度,突出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的风采展示,为全院学生引领前进方向,激励全院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本能力培养期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基本创新基本能力培养教学的首要部分。电气信息类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践活动教学。在教授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中,任课教师以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原理与结构为教学案例,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从而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学院根据多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的经验,利用暑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夏令营。学院团委协调组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认真组织一批科研能力强、竞赛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指导。夏令营设置专项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实训和竞赛模拟指导三部分内容。第一阶段,营员将按照机器人大赛培训、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等方向分班,参加算法、系统设计、数据通讯、单片机、数据转换、常用器件原理及应用、赛题分析等相关专题的学习。第二阶段,营员划分为80个训练小组进入实验室,由指导老师带领,进行操作技能实训。第三阶段,安排进行往年竞赛试题模拟训练,进行模块制作,巩固前期实训结果。夏令营期间,还安排了专题沙龙,实验室参观,师生交流等活动,最后,依托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联盟,结合工程项目研发工作的需求,设计感兴趣的专业科研课题,对课题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培训学生掌握工程设计与应用方法。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应用中得到提高,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素质锻炼,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期教学方法。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和提高离不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期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试金石。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大学生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与目标,自觉参加各种级别的科技制作、学术发明等形式的竞赛活动。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提供给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在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逐成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2]。

我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一整套由“组织领导与教师指导、团队组织与课程培训、项目培育与立项资助、竞赛实施与活动开展、项目实践与物质保障、政策激励与表彰奖励”共同组成的健全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在团队组织上,提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实现创新突破;在项目培育上,建立“一名指导教师—一支团队—一门课程—一项资助—一种竞赛—一个实验(教研)室”的“六个一”模式,注意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学科与专业交叉,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在立项资助上,坚持科学规范,严格项目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项目结题、成果申报等各个环节[3];在竞赛组织上,推行届次化的竞赛“全国—省—学校—学院—团支部(班级)”五级赛制,努力打造学生创新活动的坚实群众基础;在活动开展上,力求丰富多彩,注重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成果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办法。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始终把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学院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工作思路,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记录,定期召开年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表彰大会,不断开创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格局,提高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果。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相继成功举办了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高校组)系列比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和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山东赛区的比赛。全院科研热、创新热蔚然成风,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70%以上,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各类大赛中已崭露头角。近四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32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5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项,本科生发表论文12篇,被SCI检索1篇,参与研究并申报专利250余项,已获批专利63项。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我院学生活动的特色和旗帜,在山东省共青团规范化建设评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验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我院的特色项目,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平,郑峰,李晨.以科技创新促学风 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3.

[2]张建荣,张子睿.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开展创造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99-101.

[3]刘正远,段玉玺,吕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8):71-73.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