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餐桌教育”差点儿要了学生的命
2016-03-29□潺潺
□潺 潺
不良“餐桌教育”差点儿要了学生的命
□潺潺
那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发现班里少了一个学生,我问班长,小妮(化名)怎么没来。班长说不知道。下课后,我接到小妮母亲的电话,说小妮昨晚吃饭时食物呛到气管里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放下电话,我既感到担心,又感到惊讶。担心的是小妮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惊讶的是,学校每天配送午餐,我看小妮吃得慢条斯理的,总是最后一个才吃完,这样一个稳重的女孩,怎么会不小心呛到呢?
下午趁着没课,我去医院看小妮。小妮的母亲正好出来接水,见到我后,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我问她到底怎么了,她说昨天晚上吃饭时,她数落了小妮几句,小妮一边吃一边哭,结果在抽泣时将食物吞咽到气管里去,引起强烈的呛咳,呼吸受阻,险些危及生命。
我见她很自责,没有多说什么,看望了小妮后,就回学校了。直到小妮回学校上课,我才去家访。小妮的妈妈对我的到来很惊讶,问是不是小妮这段时间落下太多功课了。我告诉她,小妮落下的功课可以补,但是她的身心健康如果继续受到不良“餐桌教育”的影响,会导致她一生的缺陷。
小妮的妈妈分辩道:“肖老师,瞧您说的,不就是不小心呛到了吗?哪有那么严重啊!”我正色告诉小妮的妈妈,在餐桌上批评孩子,最终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大人伤神、孩子伤胃、全家伤心。餐桌原本应该是全家团圆、亲情汇聚的温馨之所在,如果家长错误的把进餐时间当作批评孩子的最佳时机,让挑剔和指责取代了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对吃饭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惧怕和恐慌,孩子在饭桌上会如坐针毡,备受压抑和困扰。长此下去,不但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甚者,还会诱发出心理疾病,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小妮的妈妈见我说得有条有理,表情不禁紧张起来,显然是听进去了我说的话。但是没等我接着说,她问道:“肖老师,我家小妮只有在吃饭时才能听进去我的话,一吃完饭她就看电视或者写作业去了,我哪还有时间教育她啊?”
其实小妮妈妈所问的,正是我接下来想说的,因此,我答道:“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善加利用在餐桌上的时间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要寻找餐桌上令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问一下孩子今天在学校里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有趣的新知识,是否交上新的朋友,等等。这类话题应该更多地由孩子发起,并让孩子有发表自己‘高见’和谈论‘见闻’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还有利于活跃进餐时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家长也可以讲一些上下班路上的见闻、报纸杂志上的新闻、网上看到的搞笑视频等,让孩子与家长找到共鸣。此外,家长还可以多讲一些正面的、善意的、积极的话,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的阳光气质,能够更好地让孩子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肖老师,我打断您一下啊,这样总是顺着孩子说、迁就孩子,不是把孩子惯坏了吗?”小妮的妈妈忍不住发问。“您听我把话说完啊,教育孩子也要讲究‘先礼后兵’的策略。您先照着我说的话去做,什么时候等孩子和您的关系搞得融洽了,她能够听得进去您说的话,到那个时候再见机行事地纠正孩子犯的错误,孩子才能真正地听进去,平心静气地接受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其实换作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学期开家长会时,小妮的妈妈在会后找到我,高兴地说,我去家访的当天晚上,她就按照我的方法做了,虽然当时小妮还是面无表情、不理不睬的,但经过她连续一周的不懈“攻关”,小妮终于不再沉默,喊她“妈妈”了。后来她还把我告诉她的话活学活用,在每个周末的晚餐后带着小妮去电影院看新上映的动画片,去超市买好吃的,去图书大厦买书。而在餐桌上的话题也是讨论所看的电影、所买的零食和书。现在她和小妮的关系改善多了,小妮早已不再为上次呛到的事情记恨她了,而且昨天还夸她做饭越来越好吃了。
听了小妮妈妈的讲述,我比她还高兴,因为“餐桌教育”关系到亲子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没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了,不是吗?
链接2:
不要在饭桌上责骂孩子
在餐桌上责骂孩子容易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会产生旺盛的食欲,分泌较多的唾液。如果突然受到家长的责问、训斥,精神就会变得紧张,食欲就会消退,唾分泌就会迅速减少。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不良的件反射,一到吃饭的时候,孩子的精神就会特别张,食欲会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厌食的状。
同时,每当进餐时,孩子胃肠道的消化腺就会泌消化液,经过消化液的消化分解后,食物才会被壁吸收。如果进餐时遭到家长的训斥,孩子已经兴起来的消化腺会受到抑制,消化液分泌大大减少,物会难以充分消化、吸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此外,错误的“餐桌教育”还会造成孩子心理抑、情绪低落,使两代人隔阂越来越大,家庭气氛会越来越紧张。
(责编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