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道精神探究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
2016-03-29胡艳华遵义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胡艳华(遵义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从茶道精神探究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
胡艳华
(遵义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定不移地奉行“科学立国”、“教育强国”之路。在科技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好下一代更是重中之重。大学生群体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和接班人,不仅仅要学识渊博,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为防止新生代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现代社会中迷失方向、建立起真正有益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体系,德育工作的正确开展很有必要。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传统德育工作开展方法也理应时时更新,做到更贴合社会实际,更能令大学生接受。而茶道精神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华,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开展起着积极作用。下文笔者将就该题进行浅述,以供往来者参考。
关键词:茶道精神;大学生德育工作;开展方法
1 相关情况概述
早在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便已提出“国之兴盛在于晚辈后生”的观点,其在《少年中国说》中洋洋洒洒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纵观各国历史,无不佐证了老先生的观点,故而,对国中少年“德智体美劳”培育十分重要。而“德智体美劳”五项中又以“德”字为先,更是体现了道德教育实为重中之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从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走“科技立国”和“教育强国”之路。茶道精神一贯秉承着儒家的“真诚”、“仁爱”,道家的“清净”、“淡然”,佛家的“圆和”、“意志”,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操守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亦给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提供了良好参考,使得大学生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得以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获得升华,让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内外兼修,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2 茶道精神指引下的德育工作开展方法
从古至今,我国都十分重视精神思想打造,尤其在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学子们更是从小便接触思想品德、人文历史等教学。因有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思想道德基础,故而现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重点在于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为该群体服务社会奠定思想基础。但就近几年社会上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升高现象看来,我国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上还是不能放松。
俗话说:“有才无德谓之废材。”据笔者看来,一个空有才华却道德沦丧之人,不仅不能造福社会,反而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灾害。这就要求我们反思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改变传统德育工作开展方法,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总体素质。
而由茶文化所衍生的茶道精神,兼具儒释道三家之长,恰好满足德育教育的要求,不论在形式、内容还是传播途径上都可给德育工作开展方法提供良好的参考。下面笔者将从茶道精神所涵盖的“真诚”、“仁爱”、“清净”、“淡然”、“圆和”、“意志”内容对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分三部分进行阐述。
2.1“真诚”、“仁爱”之于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
浏览新闻,“老人跌倒在地无人搀扶”、“外乡人求助无人理睬”等消息时有出现。似乎在当代社会,飞快的社会步履节奏让人们的“真诚、友爱”之心日渐消磨。这些消息容易让作为刚刚脱离青涩生活,又飞快面临社会巨大竞争压力的特殊群体,三观还未牢固成型的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茫然。大学生因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无论是在繁忙的学业中,还是丰富的团体生活中,独立在外的他们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想法。而现代大学生传统学院制的德育教育方法,似乎也因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变换而不受大学生群体的重视,因而收效颇微,甚至形同虚设。相较而言,现代大学生似乎更亲近新颖开放的教育方法。
“真诚”和“仁爱”是茶道精神中关于儒家精神的部分,千年来一直在品茗和茶道切磋中深刻体现。茶道十分讲求茶叶品质、水源品质、茶具品质、煮茶火候、更讲求品茗奉道之人的人品。茶叶品质自不再说,上好的茶叶是好的茶水的决定性因素;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水解三十”,言明各种水质的优劣,故不同的水源对茶水好坏也起着重要作用;茶具品质不做详述,但煮茶火候是文是火势必要小心掌握,因茶水亦有老嫩之说,老茶和嫩茶给予人之感受大相径庭;最后是煮茶品茗之人的品性,茶道是“儒”的一种,儒家讲究修身养性,须得“仁义礼智信”还得“温良恭俭让”,故而对人品的要求十分之高,它也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要求能在茶来茶往中体会到“友爱”、“和睦”的道理。这些点正好跟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相吻合。传统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乃是课堂教育模式,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许多大学思政课堂的景象是大学生昏昏欲睡,教授侃侃而谈,私学亦是儒学的教育模式,故而,按上述,若是将传统枯燥的德育课跟茶道结合,参考茶道品茗、煮茗、论茗的方式,在课堂上渗透“真诚”、“仁爱”的儒学因素,并追溯其来龙去脉,在分组讨论和作业互助对“真诚”和“仁爱”做出实际体验,并耳濡目染,培养相应习惯。
概括而言,“真诚”和“仁爱”给予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便是在德育教育课上进行分组讨论和作业互助,将闭合的课堂转型为开放的课堂。
2.2“清净”、“淡然”之于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
明朝著名作家吴承恩曾在《西游记》的第一回中作了一首打油诗,诗曰:“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首诗讽刺了当时人们的追名逐利和攀龙附会。
时代虽然在变迁,但“天下熙熙,为利来往”的现象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尤其是当代,丰富精彩的物质社会生活更是让世间之人心浮气躁,为生活奔波,为前程劳累,都让现代人的内心无法安定。各地高校尽管被戏言“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但身处其中的大学学子也难免沾染上社会的浮躁之气,许多人在学业和事业上追求速成,企图营造空中楼阁,因而也产生许多学术造假、抄袭等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因此,沉稳踏实的心境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实在重要。
而茶道精神中的“清静”、“淡然”,正是源于道家的“无为清静,身心一体”观念,亦跟现代德育工作的要求殊途同归。茶道为“道”的一种,自古讲求“天人相应,形神一体”,即在品茗和赏茗中体悟正道,在安静清幽中找寻自我,升华自我。德育工作者可根据茶道精神的启示,适当在课堂上引领大学生模仿道家的打坐修习之法进行内观,即闭上眼睛,以提问的形式反思自己的近况,并放下尘世间的喧嚣和执念,在闭目养神的淡然中思索将来。这种做法也可应用于课后,久而久之可以让大学生养成清静淡然的心性,自然的,便能减少这个群体打架斗殴、无视学业的比例,相应的个人修养亦能得到提升,更能促成和谐社会的建成。
总结一下,“清净”和“淡然”给予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便是在德育教育课上进行内观反思,引领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积极的思想活动。
2.3“圆和”、“意志”之于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
现代大学生大多数个性分明、棱角峥嵘,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我国人文教育的多元化和民主化,但另一方面,过度效仿西方崇敬个人主义,便容易导致“selfishness”的产生。大部分大学生已经离开父母的羽翼,走进集体,过着跟以往不一样的生活。试想,若此时过于自私,凡事不从大众考虑,那么势必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争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宿舍舍友矛盾不和惨致命案的例子不在少数正是此理。又因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学生的心性亦受到了影响,古代学子乃“十年寒窗苦读”,现代学生则自身意志薄弱,无法抵挡许多诱惑而荒废学业,终究一事无成而在家“啃老”的更不少见。故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群体观念和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茶道精神中的“圆和”和“意志”,又恰如其分地应了上述要求。“圆和”源于佛家的“众生平等”说,即无论贫富贵贱、蝼蚁人群都一视同仁,都必须得到尊重;“意志”则源于佛家的苦禅修炼,百年如一日。德育工作者可据此,适当添加“圆和待人”相应内容的课程并嘱咐大学生课后付诸实践后记录相关感想,也可据每个人情况不同让其坚持一事,亦记录感言,并观察其效果。让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佛家之“圆和”和“意志”并加以总结,尽力成长为才德兼备的贤人。
概括而言,“圆和”和“意志”给予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的启示便是在德育教育课上适当添加圆和待人和意志修炼内容。
3 结束语
在科技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好下一代是国家大计。大学生群体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和接班人,不仅仅要学识渊博,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由茶文化所衍生的茶道精神,兼具儒释道三家之长,恰好满足德育教育的要求,其在儒家的“真诚”、“仁爱”,道家的“清净”、“淡然”,佛家的“圆和”、“意志”方面能给予了德育工作开展方法莫大的启示,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在形式、内容以及意义上都可提供良好的参考,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方冉,梶野诗织,蔡碧凡,周新华.中日茶人对茶道精神的印象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13,05:92-97.
[2]侯巧红.论中日茶道文化的意境与精神气质[J].河南社会科学, 2012,09:73-75+108.
[3]杨薇.日本茶道:精神美的追求[J].农业考古,2012,02:290-297.
[4]宁静,谭正初,李健权.论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茶业通报,2009,02:77-78.
[5]吴峣松.茶道精神之“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J].茶叶科学技术,2008,01:57-60.
[6]张杰.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J].茶叶通讯,2001,04:37-39.
作者简介:胡艳华(1986-),女,贵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