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文化差异环境下的茶叶商标翻译现状及改进

2016-03-29邓建兰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

邓建兰(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中英文化差异环境下的茶叶商标翻译现状及改进

邓建兰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茶叶从16世纪开始从中国传入英国,英国人民非常喜爱这种饮品,受到英国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影响,茶叶在英国得到了演变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英国茶文化。中英文化差异环境下,茶叶商标在两国家的翻译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进行茶叶商标翻译,本文将重点分析文化环境差异下商标翻译现状,然后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达到茶叶商标翻译简洁明了、引人注目的效果,更好地宣扬我国的茶叶文化。

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环境;茶叶商标;翻译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中西方交往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商务交流与沟通更加密切,这种跨文化交流多多少少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茶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架起了沟通中西方的桥梁。中西方国家在交流、贸易往来中带来了文化习俗、价值理念等多方面影响,其中我国茶叶商标翻译就是一种具体体现。茶叶在16世纪传入英国,此后得到了较好发展,但是茶叶商标翻译因为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不同出现了一些困扰人们的问题需要解决。

1 中英文化在茶叶方面的差异分析

1.1茶叶物质文化层面差异

这种文化主要是指“与茶叶有关活动及产品总和,包括茶叶种类、茶具、饮茶的地方等多种摸得着的物质形态”。中国与英国在这层面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饮茶种类不同。中国茶叶种类主要是绿、红、白等六大茶类,除此之外还有花茶、保健茶等等。绿茶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红茶则受英国喜欢与追捧。红茶因其汤浓味醇、营养丰富,成为英国国饮。英国人饮用红茶喜好与其生活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英国四面都是海,具有阴冷潮湿气候,红茶性温和,适合在其中加入牛奶和糖,将这种茶水作为甜饮料不仅能取暖,也符合英国人喜甜食习惯。2、饮茶时所配茶点有所不同。中国在这方面种类丰富多样,几乎任何食物都能作为茶点,例如坚果类、水果类及肉禽类等等,而英国人食用茶点种类较固定,一般都是以面食类为主,并配合食用一些肉类及糕点。3、饮茶地方不同。中国对所有饮茶场所都称之为茶馆,而英国人对其没有固定统一称呼,英国会将其称为茶室,而且茶室一般只接待一些英国上流社会阶层的少数人群[1]。4、配套使用茶具不同。中国是茶产地,具有丰富多样的茶文化,因此其配套的茶具种类丰富多样,并且造型优美,饮茶茶具将中国人较内敛性格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多数中国人喜欢使用那些古朴且有文化底蕴的紫砂茶具。英国人也非常讲究,他们常常配套使用精致银质茶壶茶具、高贵的骨瓷茶杯,茶桌上往往铺设有非常精美花边蕾丝桌布,桌子上常常有鲜花与蜡烛作为点缀,很好地体现了英国人热情奔放的性格。

1.2茶叶制度文化层面差异

茶叶生产发展过程中,在制度层面也形成了文化。人们在生产、消费茶叶过程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且我国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茶叶生产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茶政措施。中国茶叶生产与管理中,茶叶饮用及生产经验常使用古代茶谚概括并描述,茶叶相关的谚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农业生产及经济生活,例如其中的“清明发芽,谷雨采茶”、“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等,对茶叶生产及保存都有着积极作用。英国没有关于茶生产及管理的谚语,但是仍旧在饮茶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制度层面上的文化,英国给服务员小费的文化习俗,其实与茶叶密切相关,由此形成了一种茶叶制度文化。当时英国茶室服务员在茶室桌子上放一个带锁小木盒,并且上面刻有TIPS四个字母字样,这四个字母字样其实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为确保快捷服务)的缩写[2]。客人如果需要这种服务,尽快地喝到茶只需在小木盒内投入一枚硬币就能享受快捷服务,由此英国便开始形成了付小费习俗。

2 中英文化差异环境下的茶叶商标翻译现状分析

2.1茶叶品牌管理混乱,缺乏统一商标翻译标准

茶叶在我国经常是根据其原产地进行命名的,因此中国茶叶品牌格局十分混乱,茶叶名字也能依据发酵程度进行取名,大致上能分为以下几类:绿茶、红茶及黑茶等等;依据原产地取名的有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等等;原产地品牌茶叶之下又有许多不同品系,诸如武夷岩茶下又能分为大红袍、肉桂等多个子系列,茶叶自身品牌的混乱又容易使其译名混乱,例如我国的福建名茶“铁观音”英文译名就有十多种:Tie Guan Yin;Iron Goddess;Tea of the Iron Bodhisattva等等,这不利于提升我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也不利于其进入国际市场[3]。

2.2忽视中英文化差异,导致翻译生搬硬套

翻译茶叶商标时,常常需要综合考虑两种文化间差异,目的国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及文化禁忌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不能只从字面上进行翻译,例如“龙井茶”对应字词直接翻译成“Dragon Well”,但这样的翻译结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曲解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威、高贵、吉祥的化身,但是“龙”(Dragon)在英国人及其文化看来则是一种邪恶动物,人们常常将其与残暴、贪婪等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一些非常知名茶例如龙井,在国外知名度很高,可以将其直接翻译为“Long jing Tea”,其实这种茶泡制方式是:在瓦罐内用开水将茶熬的浓浓的,然后将茶水冲放在有白酒的杯子中冲泡调和,这个冲泡调和过程中杯子常常会发出悦耳响声,就像是龙虎在争斗,因此取名为“龙虎斗”。再如我国武夷岩茶的名字—大红袍,从字面上经常会被错误地翻译成“Red Robe”,这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证明其翻译是不正确的,中国文化中红色是吉祥、喜庆象征,但是西方文化则认为红色是一种贬义词,常常代表着“残暴、危险及流血”含义,综合考虑分析这些大红袍被翻译成“Da hong pao Tea”更为准确。

2.3商标翻译技巧与方法不正确不科学

茶叶商标常常使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但是中英间文化差异较大,多数英国人对中国文化内涵并不十分了解,一些茶叶商标使用拼音翻译往往让外国人迷惑不解,茶叶领域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如果仅仅从其字面上进行断章取义地翻译,非常容易出现错译,例如常见的“熟茶,生茶”经常被人翻译成“ripe”and“raw”,这都是不准确不合理的,熟茶实际上真正含义是发酵茶,而生茶则指的是未发酵茶,因此最好翻译成“fermented and unfermented”比较合适[4]。再如茶叶“竹叶青”的翻译,这种茶叶冲泡开后形如竹叶、青秀悦目,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断章取义翻译成“Bamboo Leaf Green”是不合适不准确的,很容易被错解为绿茶,不能将茶叶原料及性质反映出来。

3 中英文化差异环境下茶叶商标翻译改进方法

3.1规范统一茶叶商标的翻译标准

翻译茶叶商标时,应该以能吸引消费者、辨别产品并进行广告宣传为准则,茶叶商标翻译应该具有鲜明个性、优美悦耳、内容丰富而且容易记忆,从而起到广而告之和促进销售的作用。我国目前的茶叶商标取名情况亟待改进。茶叶生产商为了使顾客能更好地了解所购买茶叶具体种类,应在茶叶商品名称下标注茶叶分类名称[5]。茶叶一般可以分成四大类:“不发酵茶”、“后发酵茶”、“部分发酵茶”及“全发酵茶”,还能进一步细分,例如“绿茶”能被分成八种,以此类推,其他茶叶也能被细分成许多种。

3.2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

茶叶商标翻译时,还要考虑到两种文化间差异,分析考虑外国消费者语言习惯,按照其思维习惯进行茶叶商标名字的翻译,“tea”在英语中词义有许多,既能指“茶叶”,也能指“茶树”、“茶点”等,也可以指下午五六点便餐。我国传统茶叶“黑茶”从字面上理解经常被翻译成“Dark Tea”,而在英文中“dark”是黑暗意思,也表示无知、忧郁含义,因此这样翻译很难打入国际市场,作为中国特有茶,可以将其借助拼音法进行翻译成“Heicha”。再如我国的红茶被翻译成“Black tea”,这种翻译方法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间差异,西方人重视茶叶颜色,中国人注重茶汤颜色。但实际上真的有一种茶英文名字就是“Red tea”,它是一种“Rooibos”茶,生长在南非,是一种野生植物,不是真正意义上茶叶,这种植物经冲泡后表现出红色,其中文译名就称为“红茶”。

3.3使用正确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茶叶商标正确翻译需要一些技巧与方法,下面将具体介绍几种:1、直接翻译法。直译法常常用于源语与目的语接受者处在基本上无差异认知环境中。多数茶叶商标英文翻译都使用这种方法,例如绿茶翻译采用的是直译法,被翻译成“Green Tea”,而且这种茶还细分成八种,其中五种名称都是根据直译法翻译过来的[6]。2、音译法。这种译法适合用于在国内及国外知名度较高茶叶,但是这种翻译方法并不适合使用在知名度低茶叶中,一些较有名茶叶品种翻译时,如果不能在英文中找到对应单词,最好使用“拼音+tea”形式,例如我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都是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一些茶叶名称是产地+品种形式,这也可以使用音译法,例如“六安瓜片”可以音译为“Lu-an Guapian tea”。3、意译法。这种方法常用于两个受众认知环境、民族心理差异较大情况,原本信息可能不符合目的语文化习俗,翻译者这时就需要适当改变翻译方法及手段,采取改写或增删方式,茶叶“青沱”使用这种翻译方法则能被翻译成“Age Bowl Puer”,这种翻译方法将其认识语境“普洱生茶”提供了出来。

4 结语

茶叶商标翻译现状不容乐观,比较混乱,相关部门及工作者应该积极改善这种局面,在分析中英文化环境差异基础上,深度解析茶叶商标翻译现状,最后给出改进的方法措施,以弘扬我国茶叶文化,以茶叶带动其他产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萍凤.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对外经贸实务,2014,06:67-69.

[2]李雅波.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3]赵昭仪.目的论视角下的茶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蔡靖杰.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0.

[5]蒋磊.语用等效理论观照下的广告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9.

[6]谢特立.红茶“金骏眉”商标推广与使用的探讨[J].福建茶叶, 2012,05:35-36.

作者简介:邓建兰(1979-),女,四川广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