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弹唱能力的探究与培养
2016-03-29殷悦
殷悦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弹唱能力的探究与培养
殷悦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儿童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对于幼儿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乐理、钢琴、声乐、即兴伴奏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教学能力之一.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文就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进行,提高儿童歌曲弹唱教学能力进行探讨和分析.
学前教育;儿歌弹唱;技能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逐渐掌握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所必需的各项专业技能.其中,儿童歌曲弹唱是一门集多种音乐技能为一体的课程,是学前教育学生一项必备的重要的专业技能,它的程度的高低将决定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的差异性,也是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所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1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弹唱能力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基础较差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大都是零基础,不具备专业性技能.乐理知识匮乏,对于五线谱没有接触,简谱只有少部分学生掌握一点,.大部分学生没有学过钢琴,钢琴弹奏技掌握缓慢.在演唱方面,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音高概念,不能准确把握音高标准,没有基本的发声技巧,甚至演唱中出现跑调的现象,而自己不能及时纠正.练习时间少,缺乏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方面均处于基础薄弱的状态.
1.2 学前教育弹唱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它包含了乐理、视唱、声乐、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弹唱等课程,这个课程结构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许多弊端.其中理论课程是最基础的课程,而且目前基础理论的内容往往也不能满足视唱、声乐、钢琴、钢琴即兴伴奏的要求,后续的表现就是视唱识谱缓慢,声乐和钢琴的大量技能的练习不能顺利进行,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相互渗透,达不到预期教学目的.课程比例失调,弹唱教学比例较少,学生能力达不到要求,培养力度不够,教育实践环节严重缺乏,重视不够等.加之大班授课,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要求,缺乏实践能力的训练,导致一部分毕业生教学能力低下,不能胜任幼儿园的基础教学工作.
2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
儿童歌曲弹唱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为歌曲编配和弦,并且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边弹边唱,正确表述歌曲的情境.要达到以上要求,我们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2.1 对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减,使之更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音乐理论方面,乐理课课时较少,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与实践课程脱节,无法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教学产生一定的矛盾,不利于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对理论课程进行重新优化,增加以弹唱为目的的音乐理论的内容,补充和弦编配的知识,包括儿童歌曲弹唱时的对歌曲调式、风格、体裁的了解,和弦的编写,伴奏音型的选择,对乐曲的情绪的把握等等,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钢琴的教学中,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演奏技巧,可以选择《哈农钢琴练指法》中音阶、琶音、和弦的练习,用以锻炼学生手指,练习曲可以从《拜尔钢琴基本教程》和《车尔尼钢琴教程教程》中遴选一部分曲目短小、结构严谨,弹奏技巧层次分明的练习曲,同时将乐理知识渗透其中,包括各类装饰音、表情术语、力度术语等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乐曲的弹奏以及一些儿童乐曲等等,以此训练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基础发声训练,选择一些合适的练声曲和短小的乐曲,包括一些儿童歌曲,夯实学生的歌唱基础.在弹唱教学中,以儿童歌曲为主,进行和弦编配和歌曲弹唱训练,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弹唱协调能力.
2.2 改变弹唱课程教学方式,构建行之有效的弹唱教学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2.2.1 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
在钢琴教学中,基本功训练是弹奏一切乐曲的基础,《哈农钢琴练指法》首先手指的基础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从未接触过键盘,手指、手腕僵硬,弹奏时候心理紧张,基本以“按、压”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身体放松,从高抬指的手指练习开始,继而到音阶、琶音、和弦等的基础训练,让学生手指逐渐变得灵活.练习曲的弹奏练习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键盘,特别《拜尔钢琴基本教程》和《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我们可以选择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弹奏中的某个技术难点的练习曲,也需要选择一些既能突出旋律的音乐形象感又能使伴奏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钢琴练习曲,为儿童歌曲的弹唱打下基础.在钢琴教学中,乐曲的选择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这些学生学习弹奏时间较短,能力不足,较长较难的乐曲往往无法完成,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选择乐曲时,可以选择一些旋律流畅明朗,伴奏典型容易掌握的乐曲,来提高学生的弹奏兴趣.学前专业的钢琴课是以大课的形式开设的,大课往往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各不相同使大课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就要求我们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对钢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将学生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基础层的学生要求严格基本功练习,提高还课要求.提高层次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基础,则要加深乐曲的难度,提高弹奏要求,加强乐曲的表现力.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成绩对两个层次的学生互相流动,教学的内容和计划也随着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及时改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教学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
2.2.2 正确的声乐演唱方法
声乐课在集体课的基础上,常规的发声练习时,尽量多地选择一些容易演唱的儿童歌曲,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多进行单独提问,尽量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他们不至于失去对声乐学习的兴趣.由于每个人的声音都存在差异,天生的嗓音条件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嗓音条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选择合适的乐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进度,并且要求学生单独演唱,克服畏惧情绪,锻炼心理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2.2.3 综合的即兴伴奏能力
有了良好的钢琴和声乐的技能保证,作为综合课的儿歌弹唱,就有了基本的技能支持.即兴伴奏则是弹唱教学一个关键的因素,这是弹唱中难度较大的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检验,它是理论与弹奏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活动.要求掌握大调和小调中正三和副三和弦的正确使用方法;幼儿歌曲常用的伴奏织体,柱式、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等等,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歌曲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了解常用的大、小调及民族调式;熟悉常用调式,了解在键盘上的位置.熟练弹奏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的连接,并且在大调和小调上练习;为歌曲熟练编配和弦并且弹奏,以及民族调式上的歌曲;进行移调练习,为弹奏不同调式的歌曲做准备.包括细节部分前奏、踏板等等.做到这些,就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分析歌曲的特征,编写正确的和弦,选择合适的节奏型,表达乐曲的情绪等一系列活动,使一首乐曲完整地表现出来.
2.2.4 熟练的儿歌弹唱能力
掌握了熟练的即兴伴奏和正确的演唱方法,才能在“弹”与“唱”的基础上,对儿童歌曲的第二次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涉及乐理、钢琴、声乐、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掌握的情况直接反应了学生弹唱能力的高低,有人能只弹不唱,有人只能唱不弹,都反应出学生在某一课程存在不足,所以,想很好地掌握儿童歌曲弹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形成眼、手、唱的良好配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差异非常明显.我们可以把学生按能力分组,乐曲按照不同的程度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一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快速提高弹唱水平,程度较弱的学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每学期教学弹唱比赛,定期进行弹唱观摩,使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弹唱能力的提高.
2.2.5 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到参加幼儿园教学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弹、唱,还要有一定的表演性,在实践教学中,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心里素质的检验,在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中,既要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还要兼顾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以及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学生的弹唱能力相当熟练,才能一心二用,而这种能力是需要进过长时间的实践教学才能把握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实践练习,另一方面经常到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通过真正的幼儿接触,了解幼儿,并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弹唱实践能力.
2.2.6 形成合理的成绩评价机制
对于成绩评定进行合理调整,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占70%,其中还课占50%,抽查占20%,期末考试占30%的比例,对于积极参加比赛、考级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加分,这种评价机制,有效防止了部分学生平时不练琴,考试突击练一首就能过关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弹唱课程教材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调整
教材的选用上要符合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针对性和育人性的原则,对所用教材教学严格筛选,使之更实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零起点”、课程多、时间紧、实训重的特点,要求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在深度和难度上搭配合理,既要有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短小精炼的练习曲,还要有一定技巧难度的乐曲,更需要大量的即兴编配的儿童歌曲.当然,可弹唱的曲目比较多,我们可以选一些经典的,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要注意作品旋律的流畅、段落的清晰,节奏较为典型,乐曲的多样化也是提高学生弹唱兴趣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需要系统讲述和弦编配,伴奏音型的选择,合理编配和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儿童歌曲的弹唱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综上所述,儿童歌曲弹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体现,是一名合格幼儿教育必备的技能之一,也是衡量幼儿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用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来提升学生的儿童歌曲的弹唱能力,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1〕李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浅谈[J].大众文艺,2015(06).
〔2〕李洪.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课程设置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8).
〔3〕毛慧琳.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4〕孙国芳.高校学前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教学探究[J].当代音乐,2005(3).
〔5〕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6〕李笑柯.谈钢琴教学中的基础训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G610
A
1673-260X(2016)11-0242-02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