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教育: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2016-03-29刘智标何志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理念经济发展

刘智标,何志均

(1.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创业教育: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刘智标1,何志均2

(1.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创业教育,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经在悄悄地挑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也己经慢慢地成为世界流行的教育理念,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并探讨了相应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途径.

创业教育;教育理念;素质教育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长,由于人数增长所带来的教学质量问题和学生的就业问题,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无论是从就业机会方面还是从工资薪酬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上来,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和探讨,正努力寻找适合我国的实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相对就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1]创业教育源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它是随着创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创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第一届商业计划以来,创业教育就开始蔓延和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流行于大学校园.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在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就作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被提出来了,但直到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后才开始流行.随着创业活动的实施和经验的积累,创业教育正在探索中稳步前进.

1 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 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新世纪,信息使人们的联系更密切,人们互相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如何去捕捉信息,辨析和利用信息,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技能.在知识时代,信息化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契机.“从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来看,网络的出现使人类多了一个另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精神与物质,过去与未来,可能与现实,经验与理性,真实与虚假,主体与客体,工具与主人的分界都变得一片糊涂,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是人类发挥创造性的用武之地”[2].网络的出现,信息化普及,使人们面临各种选择.在众多的选择中,网络无形中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避免“万人挤独木桥”的就业困境,而且还可以开创我们自己的天地,当前,很多大学生也通过网络平台创业获得成功.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的历史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3]经济、教育的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教育联系更加密切,各国经济影响和教育交往与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的交流与发展.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教授所言:全球化正在迅速而彻底地改变着世界,但是大学并没能很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大规模通讯技术的发展,商业及其大量新理念的产生和流行动,疾病的广泛传播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大学的主要力量及其产生的知识进步都局限在校园之内,滞后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世界的变化给大学提出如此巨大的挑战,大学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进行根本性变革.[4]

1.2 人的社会化进程加快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要适应社会,从其出生、心智发展、学习知识到获得劳动能力,创造价值,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频繁.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使人的社会化程度加快.也就是说,人们更早得涉足社会,更早得参与社会活动,也就造成了人得早熟.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多地涉足创业活动,学习相应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也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考连年扩招,培养出大批具有一定学历和技能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需求量即经济发展对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总和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不匹配,出现结构性失业,再加上政府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我国劳动力的供需不平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据了解,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史上最难毕业季”,预计将有超过80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来广东求职,占全国高校毕业人数的10%,就业市场不容乐观.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必然造成工资下降和失业增加,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我国的教育改革仍然难有长进.而创业教育的实施可以弥补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

2 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2.1 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教育的发展往往受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教育是否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健康、合理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新经济时代,这种创新精神尤其重要.要使我国人力资源增长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在经济活动中促进经济增长,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就要开展创业教育,将教育理念中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从而使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

2.2 整合教育投资和社会资源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书本知识,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而又不会创业,使失业的应届大学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学不致用”导致我国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又有很多高考落榜者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样,造成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和分歧.创业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具有特定的专业能力,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突破“高分低能”的界限,顺利找到工作,同时,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3 解决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在校生能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理财能力,使毕业生具有自我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自主创业,而避免去挤独木桥.这样,无形中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从而缓解就业问题.就大学生而言,还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逆境中成长.

2.4 创业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应试教育中“高分低能”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正是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整天呼喊素质教育,却又只有口号而没有实质进展,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建构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践行素质教育.

3 转变创业教育理念的途径探讨

3.1 对信息社会的重新认识

信息社会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信息社会全球化的影响作一个深刻的、全新的认识,对我们的教育目标作一个全面的重新定位.其中,转变观念是关键,传统的观念,无可否认,在某特定的时代曾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面对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捉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技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正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所认为的那样:环境变化已经赋予大学新的核心使命,即与市民、企业、地区、政府以及世界范围的高等学府携手合作,创造性地解决多元化地各种问题.白井彦克教授认为,在大学之间跨越国境开展合作,实现人力资源网络的构筑和“知识共创”,是建设全球社会必不可少的手段.[5]因此,我们要对社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保持清醒的认识,站在现代信息社会的高度上去分析教育问题.

3.2 对教育形势的重新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包括大经济环境,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形势等等,教育形势例如教育能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教育的内部结构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就业情况等等.由于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定位,往往会停留在某一水平,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人才流动比较大,社会发展变化和社会变迁在短期内难以精确地预测.因此,必须对教育形势做出清醒的认识和严实的估计,然后再作出教育决策.其中,观念的更新尤其重要,我们特别要对计划经济下封闭的人才观念和过渡时期开放的教育观的转变有一个重新的定位.

3.3 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重新评定

虽然呼喊素质教育多年了,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口号变了,其衡量教育质量的评定标准没多大变化.目前,我国教育评定学生的水平的重要指标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又直接关系到教育条件和教育方式;虽然学校对课程的开设具有自主性,但都很少有创新,一般都是沿用前人的经验办事;对学生技能和实际操作经验的忽视,成为学生求职和成长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作出反省,对传统的以分数来衡量人才的量化指标作出反思.特别要改变传统的以就业率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以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毕业生的收入水平等来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按市场的要求作出必要的修改和评定,使高校教育由“书呆型”向“技能型”转变.

〔1〕赵金先,孙夕香.高校实施创业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8).

〔2〕张人杰,周燕.中小学教育与教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263.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34、83.

〔4〕〔5〕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发展战略[N].教育文摘周报,2004-9-1.

G640

A

1673-260X(2016)11-0206-02

2016-10-22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01216)

猜你喜欢

理念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