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芾《海岳名言》管窥书法艺术的探索与修习
2016-03-29孙鹏
孙 鹏
从米芾《海岳名言》管窥书法艺术的探索与修习
孙鹏
摘要: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在书法上造诣深厚,为后人称颂,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成就,《海岳名言》即是其代表论述。《海岳名言》中有二十六则,映射出纯粹而通达、书法自然观、追古出新、卑唐尚晋等诸多真知灼见。这对于学书者进行书法艺术的探索与修习大有裨益,对于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米芾;书法艺术;学书观
孙鹏/安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河南安阳455000)。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国本土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也是国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设和课堂书法教学的实施,书法在诸多艺术门类和文化范畴中的地位日臻凸显。书法业已成为国人的必修课。对书法艺术的探索和修习是每一个学书者必备的功课,要抛开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思维定式的反应习惯,要在历代书法名家的技法实践和理论中通过顿悟(或者渐悟)与理解获得对书法的深层期待和理解。米芾也正是通过数十年不辍的临池实践和感悟,博众家之长,称名于书史。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火正后人、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太常博士、书画学博士和礼部员外郎,故人称“米南宫”。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好收藏。米芾诸体皆学,以行草书名世,得力于王献之,用笔“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存世作品有《蜀素贴》《苕溪诗帖》《虹县诗》等,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宝晋英光集》。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上不仅位居“宋四家”之列,而且在宋以后的近千年仍有很多的追随者和膜拜者。其“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的学书境界难能可贵,“集古出新,自成一家”也足以证明他对于书法的痴迷情深和执着不羁的态度。米氏的《海岳名言》一卷中所涉及的皆为其平日论书之语,常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为后人学书和探索研究带来了启示。
一、从《海岳名言》看米芾的学书观
(一)纯粹而通达
米芾在其《海岳名言》开篇说:“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从此语中可以看出,米芾感到前代书家论书之言遣辞求工,去法逾远,对于学书者不利。笔者以为,大凡读过书论或者题跋之类的书者都有同感。卫夫人在其《笔阵图》中就有:“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王羲之曾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其《书论》中也有高见,“凡作一字……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在古代书论中,诸如此类运用比喻、拟物的语句确实不少,这也是古代书论的一大特点。这些似乎都是书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想象而言,并非属实。
当然,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尤其是象形和形声对书法艺术的形成很是重要,而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势必在大自然中取材,进行内心艺术抽象思维,直接作用于汉字书写。同样的“千里阵云”和“高峰坠石”并非使每个书者都能获得灵感,寻到笔法。不像绘画,这即是书法的抽象所在。从米芾的话中,我们感受到他是希望技法的传承变得纯粹和通达。
(二)追古出新
米芾是书法“集古字创作”的典范并以此名噪书坛,后世有大量的追随膜拜者。米芾曾师学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等人,临池数十年,壮岁未能立家,三十八岁时才得以名声大噪。正是米芾这种执着不辍地临习古贤,终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这也是书坛的一段佳话,给予书法创作一个重大警醒,成为一种书法教育、教学的范式。“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三)卑唐尚晋
米芾对楷书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米芾站在历史的角度对隋唐的书家一一评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此,他对柳体字大加贬斥,文辞露骨,批评至极。“唐官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已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已前古气,无复有矣”。唐代的楷书至唐玄宗时代开始变得“肥厚”,这与时下的社会背景关系紧密,“以肥为美”的书法风格在楷书和隶书中表现突出,字体之间洋溢着大唐的盛世国力和时代精神。张旭、徐浩、颜真卿的楷书皆能彰显时代气息,尤其到了颜真卿,更是“肥厚”至极,并且在笔画的起止两端和点、钩、转折处做作甚繁,“华饰”现象突出。米芾把颜真卿的楷书归为俗品一类,可见米芾“卑唐”的评书标准是非常强烈的。如今学习楷书大多仍将“颜柳”奉为典范,尤其在中小学生中发展势头猛烈,一是存在对传统的敬畏;二是“颜柳”书风明显,便于教学,且学习效果明显。
米芾还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还说《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等都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但都是碑版,以米芾之意,不妨写写《自书告身帖》(传为颜真卿楷书)。学书当从帖中入手,至于碑版鉴于刻工刻凿,已属二次加工,加之自然环境的影响,失真现象不可避免。
(四)书法自然
米芾对于书法笔法如是说:“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体会这样的书法词句,当参看米芾的书法作品,其“刷字”之风蕴含其书法观:秀润生涩、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一切寓于矛盾的统一中,但又恰到好处,与“中和”的传统观相契合。
米芾秉承“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对于结字的把握十分讲究且自成一格。在书写过程中往往因笔势的映带而出现轻重缓急的不同,为字形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米芾存世的代表作品《蜀素帖》和《苕溪诗帖》中在字形、用笔、用墨上表现出极强的控制能力,善于让必然隐藏在自然之中,浑然天成。在米芾的作品中总能发现每个字的姿态竞相变化,寓于统一,布置自然。章法上,米芾也是以天真自然烂漫为指向,追求“势活”状态,各随其相,气势飞动。
执笔作为书法用笔的一个方面,米芾认为:“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米芾所用的执笔方式是“五指包管法”,犹如撮物。据曹宝麟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中记述,唐代就已有此执笔方式。五指执笔法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执笔方式,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学书者可根据自身的生理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合乎自然习惯为准。
二、书法艺术的探索与修习
米芾的《海岳名言》中字字珠玑,引人入胜,为后学者书法的探索与修习提供了众多良方,得学书者膜拜至深。
(一)学书方法应适合自己
在今人的书法学习中,书法技法的传授变得更加实用,更加贴近书者自身的学习要求,让书法在技法层面上更加符合学书者的生理习惯。学书者根据自己对于书法的审美追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受益匪浅。
在古代,米芾算是书法界“出道”晚的,在集古字上花费了很长时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宋代跨进“宋四家”的行列,并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米芾的集古字是潜修于古代经典碑帖的临摹,取诸长处,汲取更加广泛的书法养料。米芾的书法实践是厚积薄发的典范。“集古字”不是米芾的发明创造,自古有之。书法的临习和创作都离不开临古,“与古为徒”便成为书法师学的最佳方法。这就是很好的范本,值得每一位学书者效仿学习。
(二)学书方法当合乎自然
黄惇等认为,华饰现象使点画本身规律化、独立化,改变了自晋楷成熟以来与行书笔法相互贯通的用笔规律,所以颜柳楷书在用笔上与行书的衔接多有障碍。故米芾的“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很有深意,可以使现代学书者少走弯路。
以临摹碑帖为例,只有当学帖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学金石碑版书法的时候,才能透过刀锋看笔锋,真正学会写碑。米芾崇尚“天真”,则是尊重自然之理,他擅用藏露、俯仰、长短、缓急、疏密来使得汉字各尽其形,以“故意制造”达到“天真烂漫”“浑然天成”的境界。所以学书者应在习字过程中用心体会古人的笔法、章法、墨法,使得自然书法审美观切实地植根于思维当中。
(三)加深对书法的认识和审美体会
从事书法或是学习书法,首先当明晰书法的本质。书法是在中国传统土壤中孕育生长的艺术,学习者应当运用传统的思维方法并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深入思考,建构书学思想。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靠临摹字帖体会古代书法家的技艺和文化内涵是不够的,有必要去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古代书法作品展览,在欣赏书法精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心领神会。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给后代学书者留下了诸多良言益语,也为后人学书提供了不竭动力。米芾曾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当今的学书者是否也能勤恳专书并甘于潜修,集古尤深“自成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熊秉明先生曾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的经典,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其饱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灵魂。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认为:“文化是民族的根,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国书法在文化中已经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书法艺术。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陈振濂.中国书法批评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3]黄惇,金丹,朱爱娣,朱天曙.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4]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欧阳中石,徐无闻.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2-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