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和对策
2016-03-29陈吉胜
陈吉胜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就业处,重庆 402160)
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和对策
陈吉胜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就业处,重庆 402160)
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在是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两者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落后,高端人才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大,大学毕业生劳动力供给过剩。破解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政府应制定宏观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等院校应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生应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用工荒;就业难;高校
近年来,我国既出现了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甚至失业的现象,也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甚至一些工作岗位无人问津的现象。研究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
1 我国企业用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1.1劳动力短缺
虽然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但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持续出现了企业 “用工荒”的现象。2004年6月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004年第二季度,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12个东部省市的劳动力缺口为38.3万人。2004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劳动力短缺地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浙江东南地区,这些地区的用工缺口率大约为10%。2008年9月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信息显示,江西省的用工缺口达到30万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2014年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地区的就业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国的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的劳动力需求量都大于供给量,我国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1.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003年我国首批扩招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就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上涨了46.2%。2003~2008年,我国每年毕业生规模都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突破700万人,达到了727万人。201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我国不断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2011年近57万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大学毕业生不仅就业率低,而且就业不稳定,就业满意度低。对工作一年后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已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只有47%。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普遍对自身的经济状况评价较低,大约70%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生活在中下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2 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原因分析
2.1大学毕业生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突出
虽然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时期,但是仍然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落后的问题。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而且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低端劳动力需求大,高端劳动力需求较小。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分缓慢,吸纳高端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导致我国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过快,导致大学毕业生存量和增量规模都非常大。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和大学毕业生总量之间不平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2大学毕业生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从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调研不足,没有真正把握企业的需求。一些高校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存在差距。二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力标准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能力不一致。高校偏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三是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还对大学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觉悟等非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麦可思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企业更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人品和才能,青睐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和党员大学毕业生[1]。这些情况表明大学毕业生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和企业的需求结构之间矛盾突出,影响企业招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
2.3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区域、就业单位,以及就业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和用工方式的期望都较高,期望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寻求稳定的职业,特别期望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工作,不愿意去相对落后的地区工作,不愿意去职业稳定性较差的民营企业工作。虽然大学毕业生都有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念与现实的矛盾,必然压缩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空间,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落后地区、民营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难度[2]。
3 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的对策
3.1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
政府并不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体,但是在营造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方面却能发挥巨大作用。为了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政府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宏观调控,缓解大学毕业生劳动力供需矛盾。解决大学毕业生劳动力供需矛盾是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的核心。政府应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供需矛盾。一是政府应加强高校的专业管理。社会需求是高校开设什么专业和招生规模的依据,高校只有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招生,才能避免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没有社会需求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规范高校设置专业的标准和程序,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使高校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二是政府应加强宏观引导,限制落后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快东部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进程。既不能盲目追求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也不能只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发展。只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促进战略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产业,逐步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够为高端劳动力提高更多的就业机会[3]。第二,完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就业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他大学毕业生就业,是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大学毕业生创业会遇到许多难题,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建立创业基金、提供贴息贷款、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提供财政支持等,以营造良好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环境。
3.2学校应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毕业生
只有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才能招聘到需要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高校是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的关键。高校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开展专业建设。高校要不断地调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同时,高校还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地调整专业,避免专业老化。第二,加强培养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大学毕业生的非专业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夯实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技术能力。其次,拓展第二课堂,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指导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摒弃地域和职业偏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第四,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和了解社会的机会[4]。
3.3大学毕业生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虽然大学毕业生不能改变就业环境,但是能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第一,主动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也不是一成不变。学生应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能力和素质提升计划。根据有关的调研发现,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员工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谈判能力、应变能力等[5]。学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之外,还应积极地参加种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第二,转变就业观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应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就业。
[1]麦可思研究所.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 2016-05-07.
[2]杨莹.试论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等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 (16):7-8.
[3]胡昌宝.浅谈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4]赵伟豪.浅析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5]方行明,韩晓娜.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人口学刊,2013(2).
责任编辑仇大勇
G647
A
1674-5787(2016)03-0076-03
10.13887/j.cnki.jccee.2016(3).20
2016-04-25
本文系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市级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管理服务‘1+N’工作机制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2015-717)的研究成果之一。
陈吉胜(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