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3-29南青卓玛甘肃省合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甘肃合作747000

甘肃农业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管

南青卓玛(甘肃省合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甘肃 合作 747000)

合作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青卓玛
(甘肃省合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甘肃合作747000)

介绍了合作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及为该市“三品一标”的发展提供参考。

“三品一标”;现状;问题;对策

“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根据上级要求,合作市立足当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将“三品一标”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有力地推动了“三品一标”的发展。

一、现状

(一)“三品一标”认证现状

合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成立于2013年,现有在编人员7名。近年来,合作市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高原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到目前为止,合作市已通过无公害认证企业共8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8个;申报认证通过1个“绿色食品”,实现了合作甘南州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合作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规模占到全市养殖规模的45%以上,已认证企业100%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2016年申报1个绿色食品(燎原牌奶粉)和1个有机食品(藜麦),相关资料正在评审,年底有望通过认证。

(二)“三品一标”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为规范市场“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志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安排专人对合作市认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等产品证书的使用、产地环境、标识的规范使用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每年开展“三品一标”生产及经营规范性检查、标志产品检查等各12次。二是该中心连续4年与各农产品生产企业签定了“三品一标”质量安全责任书和“质量安全承诺书”,同时结合专项检查和农业“三品一标”年检、抽检,每年抽检农业“三品”16个,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三)“三品一标”宣传培训成效显著

近几年,合作市为了营造“三品一标”良好社会发展环境,不断加强“三品一标”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工作,结合“安全县”和“追溯示范县”等项目经费,多次邀请省、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领导和专家来指导授课,每年举办2~4期“三品一标”质量安全认证和监管培训班,培训各乡镇“三品一标”工作业务骨干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约134名。同时利用各类新闻和信息媒体加强对“三品一标”产业发展的宣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法律、法规及各地动态信息。通过培训,一是进一步落实明确了三个责任。分别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乡镇监管站监管责任、各产业单位日常监管责任。二是进一步规范了“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按标准执行,稳步扩大规模、稳定提高质量。三是对“三品一标”进行宣传和引导申报。一方面积极发动组织潜在成熟对象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另一方面是加强“三品一标”的品牌宣传,使广大市民了解三品一标农产品,从而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市场价值。四是证后监管工作进一步引起重视。要求各乡镇监管站要科学指导生产,健全生产记录,抓实专项整治和监督巡查工作,加大产品抽检和标志标识使用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品一标”认知度不高

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上不是很高,大部分消费者对自己本身需求的日常农产品质量要求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在自身对农产品质量的不够了解,可以说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是什么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导致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忽视的一个主要的原因。那么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有一部分生产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和主要的道德修养,没有把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主要的因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视国家法律,违背道德底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省体健康不削一顾。所以说,我们在搞“三品一标”工作的同时,其实很大一部分是要注重对群众的宣传工作,让更对的群众去知道“三品一标”是用来做什么的,于自身有什么的切身关联,让群众去认知去监督,没有法律保障和国家社会认证的一律不去接受和消费,让一些不法分子无处可藏,不给他们创造滋生邪恶的温床。企业要严格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要求,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律行为,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二)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申报积极性不高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引起重视的,为了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对有良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是一种保护和认可,保证在当今利益大于道德的社会现象“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有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对于生产加工企业对申报“三品一标”存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我结合当地的实际及个人观点认为有以下几点:

1.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按照“三品一标”标准化进行生产,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加了劳动成本和生产成本,但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一些农产品销售价格和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没有太大差别,体现不出“三品一标”产品的优质优价,这往往导致企业或农户收入回报比较少,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改善从而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农户生产“三品一标”产品的积极性,部分企业因受效益影响不愿申报或获标不用标,监管难到位。再者,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甚至也有冒用“三品一标”标志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对企业也是一种打击,不仅破坏企业产品的市场“美誉度”,也给企业带来损失。二是我市的“三品一标”企业或合作社布局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以及品牌运作、产销衔接和消费者认可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2.“三品一标”申报费用逐年增高,也是影响企业申报“三品一标”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不完善

“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监督管理体制是否健全的唯一考量标准就是群众是否能顺利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到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行、存储、销售环节的情况。那么保障这个体系正常高校运行的机制就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所以我们要求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配合衔接方面要紧密衔接。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及监管部门要进行指导扶持企业及销售平台,建立完善农产品的可追溯网络以达到农业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可追溯化真正落实到位。

三、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

“三品一标”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市委、市政府应积极落实推动“三品一标”工作,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三品一标”工作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工作中,并将“三品一标”工作经费纳入市公共财政预算,保证稳定的专项,长期的资金投入,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基地建设投资、产品认证补贴、产品挂标上市补贴、安全农产品生产补贴等。

(二)依法加强“三品一标”质量监管,加大宣传,指导安全消费

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途径及平台,经常性、系统性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三品一标”认证基本知识和消费常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经营主体正确识别、选购“三品一标”产品,提升认证农产品公信力。二是积极参加或组织“三员”(“三品”质量安全检查员、协管员和企业内检员)开展培训工作。三是配合相关机构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三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围绕保障“三品一标”质量和规范用标,有效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四是强化监管,维护品牌公信力。进一步加大认证后监管力度,规范“三品一标”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三品一标”公信力,逐步实现“三品”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五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强化企业自律意识,规范用标管理,提高申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突出认证重点环节审查,加大企业内检员培训力度。六是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管,要求“三品一标”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杜绝重大“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七是结合各类农牧业项目的实施,加大“三品”认证推进力度,实现无公害农产品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三)强化规范化生产经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

开展“三品一标”基地化建设,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追求安全、优质、生态发展;建立全程监管机制,将认证基地纳入我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全面监控“三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链条,使获证单位正真做到“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

[1]李蔚.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J].吉林农业,2010,(5):50-51.

[2]中合.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稳步发展[N].中华合作时报,2011-06-21(A1).

[3]云龙.“三品一标”发展进入新阶段[J].农产品加工,2012,(4):1.

[4]张玉香.新时期“三品一标”工作重心及发展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3):5-7.

[5]万述伟,张淑霞,张俊杰,等.“三品一标”打造精品蔬菜-青岛地区蔬菜生产规范化建设之路[J].中国蔬菜,2012,(3):6.

[6]张玉香.关注三品一标——扎实推动“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2,(8):6-9.

[7]陈晓华.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

[8]高宏巍,王南,刘东亮,等.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1):34-36.

[9]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编辑:刘国华)

F322

A

1673-9019(2016)18-0032-02

2016-05-12

南青卓玛(1974-),女(藏族),甘肃合作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福州“三品一标”建设收获理想成绩单
井研县“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监管和扶持并行
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
“三品一标”助力品牌农业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