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教师深耕课堂 促进教师自我建构——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2016-03-29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王彩云李明菊
■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 王彩云 李明菊
引导教师深耕课堂促进教师自我建构——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王彩云李明菊
“教育即生长。”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一个善于自学的教师,有自主生长能力的教师一定会胜出,反之,就会落败,甚至会被淘汰。因为一切教育本质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发展本质都是自主生长。
2014年9月,在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创立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阳教授的引领下,我们依托“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引导教师共同关注课堂,研究课堂,以课堂变革为抓手,以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为表达形式,助推教师专业自我建构,让每一位教师阳光、自信、主动地成长。
一、课堂诊察,主动发现问题,让教师自我觉察教学的水平逐步提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教育研究与教师成长发展的关键场所。每学期初我们开展校行政进课堂活动,旨在全面了解教师的课堂状况,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通过“望、闻、问、切”,为教师课堂“把脉”,和教师一起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回归教学之本,关注教师自己现有的经验及水平,尊重教师的发展起点,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我的课堂该如何发展”,敢于亮出我的问题,这样的“诊察”便是“治本”。
学期初,校领导班子会利用两周的时间,依次走进教师们的常规课堂,地毯式地对全校教师的课堂及教师的教学状态进行观察与分析,为实施有效的“量体裁衣”式校本研修提供依据。如:本学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青年教师个人素质好,有激情,求上进,但是教材解读方法,课堂规范意识,教学调控机智,教法策略选择等亟待学习;中年教师课堂教学扎实,有新思想,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老年教师扎根课堂,孜孜不倦,但是教学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宝贵的经验需要传承。活动中、活动后,我们推心置腹地跟老师们交流感受、交换意见,围绕课堂教学,围绕学生的成长,共想对策,共同生发出下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主动进行校内诊察的同时,我们还借助共同体学校教学视导机会,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对新进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指导、引领,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特色研修,着力解决问题,让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通过走进课堂,了解课堂状况,我们针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校本研修行动计划,践行最佳自我发展路径,着力解决问题,创建平台,组建团队,优化组织,开发资源,致力于把教师的工作场变成学习场、合作场、研究场,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促使教师自省自觉,悄然蜕变,让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唤醒其内在的潜力。
(一)导师引领,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将“活动+课程+课题”研修融为一体
学校自2014年成立了语文、数学、班主任三个青年教师成长中心以来,通过两年的培训,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三个中心在导师的引领下,将日常活动、研训课程、课题研究融为一体,其中课程开设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小而实在,真正有效。如:语文研训中心一学期就围绕“识字写字教学”学习相关理论、案例、模式等。数学研训中心根据开学初学校的课堂诊察反馈情况开展了“问题式”微研究。中心成员们根据自己的课堂主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听课习惯”“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二次订正怎样更有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小专题开展研究,最后一次课程大家以微课、微视频的方式交流分享了自己一学期的研究进程,朴实、真实的微研究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
(二)立足课堂,践行“四段式”学科整合教师培训模式,让教师学会智慧行走
依据我校实情,学校组建了语文、美术、体育三个由骨干引领的强势学科课堂观察团,每一个小组观察员由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组成,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本年组,实现跨学科、跨年段、多维度整合,凝聚更多教师的力量与智慧,真正促进教师改变。如:语文观察团八名成员,由两名数学组长、六名语文青年教师参加,其中四名为刚参加工作青年教师。观察团建立了自己的群,平时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语文重点以省级课题“群读类学,自主课程”实验为抓手,以课例研究为主轴,实施“课堂展示+课堂观察+课堂思辨+课堂重构”的四段式研修模式。我校骨干教师李峥老师在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刘萍老师的指导下执教了一节群读类学实验课《留住精彩——场面描写》,在磨课的过程中,观察团成员进入课堂,站在语文群读类学课程实验的角度,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文化、课程性质”这四个维度进行观课,结合前期研训的相关理论,形成自己的感受。最精彩、最锻炼教师的是每次观课后的20至40分钟的“红方”和“蓝方”的课堂思辨,辩手们由胆怯变得自信,由不知所措变得滔滔不绝,由不知道怎样去看课到能理智地分析一节课,由不熟悉群读类学课程之精髓到8位观察员自己能独立创编群读类学三年级上册8个单元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语文群读类学课程实验的思想静悄悄地改变着我校语文教师的课堂,不少教师自发地在自己的课堂实践。最后李峥老师的这节课在区里市里成功展示,并获好评。美术学科以《有趣的拼图》为例,探究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我校办学思想中的“创”“合”“美”,如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围绕此课例,此思想,美术观察团成员进行了“一课一席谈”思辨活动。这节课本学期参加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优质课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体育学科以我校特色课程《羽毛球正手挑》为例,实施了“教坛三人行”思辨活动,促使体育教师也理性地思考与行走。校本研修带给我们的变化与惊喜,创新与成绩,让教师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改变,感受到了成功。
(三)教研协同,依托高校智力资源,丰富学校薄弱学科课堂教学。
本学期初的教学“诊察”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三年级开设英语,学习现行的教材,要想追求课堂高效,还有一定的差距,孩子们底子薄,兴趣不太浓厚,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针对此问题,本学期,我们与二师外国语学院合作在低年段尝试开设了英语兴趣课程。11月每周四的下午,二师英语系学生与我校英语教师一起执教英语兴趣课程,重在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欲望,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情景。12月英语系的老师学生还来到学校参与英语组的专题教研活动,共同研讨下学期低段英语兴趣课程开发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与二师开展了慕课课题研究活动,依托高校资源,教研协同,协作共赢。
(四)充分信任,打造教研组长团队,努力提升学校教研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以指导教师写好每课的“二次教学设计”和每周的“周反思”为内容,对教研组长进行培训,要求教研组长去组织与落实,让其逐步学会带领本组教师对课堂赋予“我”的解说,生长出“我”的新教育思想。
“二次教学设计”我们采取的范式是“阶梯式”,其基本元素为:“起点、台阶一、台阶二、台阶三、终点、亮点、不足”。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疑惑处铺展教学;我们注重教学的台阶是,教师要清楚自己的教学是如何带着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生长”;我们更要求教师授课完毕后深度思考教学的“终点”,即再回到开课前看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看学生的学,学生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是学有所获,还是一无所获。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学人员坚持撰写每周反思,每周学校将反思编辑成简报,在群里共享,起初有些艰难,现在,老师们在教研组长的督促下渐渐养成了主动撰写反思的习惯。如:本学期教师撰写反思700余篇。这些体现了教师个人思想的文章是最珍贵的。
三、常态检晒,共同生发问题,让教师发现并感受更好的自己
每周一、二、三的下午,分别为语文、英语、数学、综合学科的常态教研活动的检晒,校行政全部蹲点到教研组,参与研究,每周每位组员轮流执教研讨课,每个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主线,一次聚焦一节课,深入探讨,及时上传研讨照片到群里共享。每月集中进行《教师工作手册》、粉笔字、钢笔字等常规检晒,组与组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互查互评,并在专设的点赞台上点赞,留下彼此欣赏的痕迹,感受到同伴真诚鼓励,老师们倍感亲切,无比幸福。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我们举行全能杯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检晒全体教学人员的课堂。第一周组长筹备,第二周人人晒课,第三周推荐选手校级比赛,第四周聚焦校级赛这一节课,从“教学新主张、教学设计框架、教学得与失、教研体会”这四个方面进行团队研课过程展示。此项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拔节生长!如本次活动中,科学教师杨蓉执教完竞赛课后,当天便修改了教案,并投了稿,同时为自己制定了专业发展的三年成长规划。她深有感触地说道:“我要找机会多上课,积极展示,发现不足和缺陷,及时充电改进。多请教、勤动笔,多投稿、多上课,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孩子们带来科学的乐趣。我相信:只要用心,就有收获。即使只是学校的一节课内比教学,我也愿意花十二分力气,这会让我成长更快、更好。”
未来,我们将更执着于课堂,自主发展!更深耕于课堂,自主生长!
责任编辑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