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研究生就业方向与教法课程改良初探
2016-03-29李爽,赵璐
李 爽,赵 璐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吉林长春 130032)
师范研究生就业方向与教法课程改良初探
李 爽,赵 璐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吉林长春 130032)
鉴于师范研究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改良研究生教法课程刻不容缓。本文针对师范研究生就业对口单位需求,就慕课平台“微库”数据化和在校研究生教法课改良两个层面探讨高校教法课程改革,进而达成课程设置与就业指导协调一致。
慕课平台;“微库”数据化;教法课程改良
从2003年国家放宽研究生招生政策开始,全国研究生入学人数连续10年保持突进式增长。在三年的缓冲带来的“研究生红利”逐渐消退后,研究生一次性就业形势在200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在师范类研究生培养急剧增长的同时,高职就业市场很快饱和,并出现非博士生不录,甚至要求海外学历等现象。师范类研究生在2008年出现了就业单位下探的显著征兆,即师范研究生到初中、高中就业人数超过高等教育人数与再教育人数的总和。师范研究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成为和本科毕业生竞争同样岗位的主力军。在实际竞争环节,研究生并没有学业优势带来的绝对强势身份。相反,因为年龄普遍达到25岁以上,女性研究生结婚、生育等诸多问题较本科生更为明显。用人单位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研究生对口专业在中学阶段沦为屠龙之技。笔者以改良师范研究生的教法课程设置、加入新课改理念为突破口,尝试解决师范研究生下探就业与教法课程设置之间的壁垒。
1 大学教法课的积极应对与变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不同科类院校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其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师范生教育在研究生阶段更担负传承发展、与时俱进的双重使命。
但近年来,我国高师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就业单位而言,硕士研究生只是比本科生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论教学实践能力还不如本科生,导致师范研究生在基础教育就业中面临尴尬的逆向竞争局面。基础教育招聘教师时,更倾向于实践能力较强的本科生而不是研究生。因此,提高师范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是必要和紧迫的,大学教法课的变革刻不容缓。
以课改为例,国家于2011年重新修订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各个学科知识能力、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都有了重新界定和规范要求。在基础教育一线,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实践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很多教育新方法和科研新探索如雨后春笋出现,相关论文论著极大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大学的教法课堂还在探讨前苏联教育模式在西方教育体制中的意义,缺乏对基础教育起码的了解,让师范研究生空有论文研讨的理论基础,而没有丝毫教学实践的体悟。基础教育改革专家组成员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国教育学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强调:“要实现新的课程标准,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师范研究生对新课程、新课标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培养的高学历师范生能否胜任基础教育工作。未来的教师必须能够衔接大学慕课与中学微课,懂得将教学实际和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有附属学校的大学应注重科研和教育实践的衔接,有教育基地的地区和高校更要让研究生实践课程形成操作体系,提高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
2 建立学校慕课平台,将“微库”数据化
大学阶段的慕课(MOOCs)是以连通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远程开放式、网络化的学习模式。慕课范围很广泛,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慕课的大规模平台在大学阶段很容易达成千人、万人的在线观看,这些课程往往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课堂依然是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手段。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学生借助多媒体平台可以共享教师设定的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信息化的教学流程,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微课针对性强,时间较传统45分钟课堂要简短,而实质上依然是完整的教学活动。
以大学慕课为代表的开放式教育与中学教育刚刚兴起的微课教学往往是割裂甚至是脱节的。短小精练的微课能在教师主体讲授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在高校中,师范研究生可以通过慕课实现更广意义上的网络学习;而中学生受年龄所限,他们的信息整理、学习吸纳能力不可能在有限的自主时间内广泛涉猎平台信息。
慕课本是前沿教育领域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诸多限制,这就需要调整在校师范研究生的已有网络学习模式。
首先,要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课件;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教授内容以解决教学重难点为核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成熟的教育平台为载体,针对义务教育对象进行微课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和大学阶段教授与研究生就学术领域探讨专业知识明显不同,需要师范研究生明确自己从网络信息的获取者到发布者的转变。
其次,师范研究生必须先研读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标准,根据对口教学单位的实际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将所掌握的慕课技术转化为具体生产力。
最后,中学阶段的慕课需要建立校内慕课平台,即符合中学特征的“微库”资源平台。由于平台开放性等原因限制,虽然学生人数远远低于慕课,但资源的针对性强、重复率高。师范研究生要明确自己信息发布的连贯性和解答的针对性,将信息发布和收纳整理结合起来,借助网络平台达成基础教育目的。
3 师范专硕教法课改良
2008年,国家出台硕士研究生发展培养的政策,师范院校出现了两年制的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师范专硕研究生主要培养在教育专业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且具有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两年的学制在专业教育方面区别于传统学硕的理论研讨,在教学实践的比重上自然应该加大教法的课程设置。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研究生更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学前沿问题的研讨,关注东西方教育理论的异同,在借鉴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研究适合当下教育理念的新教法。
改良一:共享慕课资源,改进微课设置。将基础教育课程分门别类,提前设定教学知识树;在教法研究上让师范专硕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相应子项,并合理共享知识体系。以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为例:七年级学生需要达成的作文训练目标为能在叙述中合理运用人物描写呈现人物形象,适当抒情、议论;八年级掌握审题、布局谋篇的方法,能写出对事件独到的看法;九年级能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探讨社会话题。师范专硕教法课可以针对作文训练目标,让学生上报微课讲解课例;教师整合资源并建立知识树,借助高校资源平台共享资源,并为学生指导就业、适应新课改理论下的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良二:教法课更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工作下探的师范专硕学生更应该到基础教育师范基地或省市区各级学校听课实践,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与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达成一致。以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为例,从2016年6月开始,体育学科以40分的总成绩录入中考总分之中。这一变化极大促进了中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能有明显的好处。而改革试验阶段的考试科目、测试标准和考核评价都亟待完善。如男子100米、1000米的测试,两项成绩分别计分,达标分值经过反复论证,但跳绳项目出现了很多花式跳绳的“双摇”、“三摇”,如何记录成绩成为要探讨的标准;女子的体前屈同样存在体重和身高对同一标准的质疑。体育学硕的师范生应尝试通过人体构造学、运动学等知识,提供更合理的学术理论支撑,为基础教育评价标准保驾护航。
改良三:在教法课整体设置上分出基础教育专项和高职教育专项。让传统教法理论学习的比重合理压缩(或是在学硕层面继续保留原比例),加大专硕对基础教学理论的学习,从教学实践上加大实习的课节数,增强基础教育实习反馈的学分比重,更合理地评价师范专硕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师范研究生就业下探日益明显化的今天,师范院校应合理把握大学的慕课资源,将基础教育的前沿理论应用于教法课堂的改良中,加大网络微课培训,有计划地培养师范专硕学生应对基础教学的实践能力,真正让教法课堂成为师范专硕学生就业指导的必修课。
[1]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5-80.
[2]邱斌.论美术新课标背景下从教能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1(3):93.
[3]王抗抗.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A3):89-90.
[4]吴家国.简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殊使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62-65.
2016-09-25
李 爽(1979- ),女,助理研究员,从事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
G64
A
2095-7602(2016)12-0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