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饮工程后期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2016-03-29王海明甘肃省高台县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站甘肃高台734300
王海明(甘肃省高台县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站,甘肃 高台 734300)
农村人饮工程后期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王海明
(甘肃省高台县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站,甘肃高台734300)
做好农村人饮工程后期管理工作,事关百姓饮水安全。就当前运行机制看,管理、维护方面遇到了资金筹集、水源保护等难题。本文通过对高台县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就加强和改进人饮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有益探索,为人饮工程管理提供借鉴。
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探索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民生项目。广袤西部,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显得现实而迫切。同时中央多次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对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人饮工程设施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要确保农村人饮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尤其是加强工程的后期运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高台县位于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全县总面积4 425平方公里,辖7镇2乡,136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15.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万人,农村人口10.45万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全县有耕地58万亩,林地56.51万亩,宜农宜林荒地94万亩。海拔介于1 260-3 14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6℃,温差15~20℃,日照3 088小时,年均降水量103.2毫米,蒸发量2 000毫米,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县境内有黑河、摆浪河等6条主要河流,中小型水库18座,总库容5 119万立方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32亿立方米。
近年来高台县把农村人饮工程当作亲民、爱民、惠民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设中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防治并重、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采取“统一规划、项目捆绑、集中连片、整块推进”的方式,整合农村饮水安全、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先后建成以集中连片供水为主的农村供水网络体系。止2016年高台县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115处,各供水站辐射周边5~8个村子的群众饮用水,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台县农村群众的饮水现状。
一、高台县农村人饮工程后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台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在运行的后期管理上,却出现了诸如运行秩序混乱、供水效率低下、维修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饮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当前高台县农村人饮工程后期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饮水工程后期管理机制不健全
没有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多数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低下,不能适应日常的管理维护要求。大部分人饮工程工作人员有村社干部兼职,管理素质与技术水平跟不上农村安全用水发展需求,加之群众投资意识不强,在工程监管上又不到位,不作为,造成了管理工作的先天不足,甚至出现人为破坏人饮工程的怪象。有的群众采用滴水、漏水等违规作法,变相偷水。在收取水费中,有的群众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不少村社都存在着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
(二)水源保护区和水质监测落实不到位
农村人饮工程,站点分散、涉及面广,水源保护难度大。加之农村影响水源的因素复杂多变,区域内水质易受农药、人畜粪便、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等污染源的影响,水源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另外,现行的水质检测多由卫生疾控部门承担,项目点受集中供水规模的限制,所收取的水费本身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各地因无法承担水质检测费用,造成水质监测难以及时到位。
(三)工程建成后维修资金无保障机制
人饮工程建设后,没有后续资金支撑,大部分人饮工程科技含量低,缺乏技术创新,造成工程运行成本,维修和管理费用的增加。部分深井工程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需进行必要的检修,但由于资金不足,只能停留在纸上。农村供水管网长,受农村道路与村庄建设、耕作等因素制约,人为破坏的风险加大,漏水损失、维修费用呈上深趋势。综合各种情况,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收取的水费只能勉强支付运行成本,无盈利,人饮工程处于简单维持状态,严重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转和长远使用。
二、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期管理的改进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人饮水工程后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程的长远使用效益,针对现行高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期管理中存在的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群安全饮水意识
农村人饮工程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领导干部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对人饮工程普惠性特点的认识。从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入手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强化群众对饮水安全重要性的意识,提高安全饮水的入户率、知晓率,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践表明,只有得到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人饮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才能通畅、有序、有效。
(二)建立农村人饮工程长效工作机制
在工程运营中要坚持“谁建谁有、谁用谁管、所有权长期不变”的原则,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和工程规模大小以及受益范围等情况,建立起符合本地情况的县、乡、村三级农村人饮工程专管机构,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履行安全饮水工程规划、管理、运行维护等职责,确保人饮工程安全、有效、可持续发展。
县级水务部门应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县级供水总站,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服务部,按维修规定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维修服务、技术指导,同时在人员、编制、经费上抓好落实,努力克服人员少、技术弱、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切实担负起农村水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在人饮工程后期运营管理中,要指导管理机构健全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的学习培训,确保农村人饮工程安全运行,同时辅之以利益为导向,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元化投资机制、多种模式经营管理农村饮用水工程,通过机制建设确保工程发挥最佳效益。
(三)做好水量供给与水质监测工作
在供水区建设中,要科学布设用水计量的总水表、供水点水表和入户水表,以表计量,做到计量合理,水量足额到户。对所有建成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应配备必要的水质处理设施,采用必要的消毒净化处理工艺,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尝试县级卫生疾控部门应收取的水质水样检测费用改由财政给予补贴的机制,能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水、卫生水、健康水。或依托县级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组建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等措施,实行免费检测。这样才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工程供水安全。
(四)规范水费的收缴及使用管理工作
合理制定水价和足额收取水费是确保人饮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的强有力经济手段。为了做到以水养水,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必须规范水费征收及使用管理。凡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其水价核定、水费计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确保运行”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水费的收缴和使用要实行规范化管理,供水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明确水费开支范围和审批管理权限。要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等管理和使用制度,保证水费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
(五)探索建立工程后续维修基金保障机制
人饮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工程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由于人饮工程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农民,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公共财政要在人饮工程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上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建设、维修和管理经费渠道畅通。县级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有效解决工程维修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在县财政设立专户,加强监管,确保维修基金专款专用。
人饮工程是一项长期、久远的惠民工程。工程后期管理需要公共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正常运行、良性运行,才能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农村千家万户,有力助推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
(编辑:刘国华)
S274.1
A
1673-9019(2016)07-0028-02
2016-03-16
王海明(1970-),男,中共党员,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人饮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