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 发生及防治

2016-03-29高建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治病虫害玉米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及防治

摘要:病虫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其有效防治对玉米生产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实现玉米的丰产与高产。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

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增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等也在逐渐加重,玉米常见病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地老虎、玉米螟等发生规模不断扩大,还有一些新发病害正在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安全,必须加强防治。

1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特点

1.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可称作玉米斑病,会对玉米的叶片造成危害,对于苞叶和叶鞘也会带来一定的侵染,小斑病还会危害玉米的果穗。症状识别:病斑小是玉米小斑病最明显的症状特点,病斑近椭圆形,通常小于1 cm,宽被两个叶脉限制,边缘呈现出赤褐色。随着斑病的发展,会让小斑病成长为大斑病,长棱形状,严重时可以达到10~30 cm,几个病斑偶尔会连接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大斑。

1.2丝黑穗病。一般来说,丝黑穗病会对玉米的果穗、天花带来危害,玉米一旦出现丝黑穗病,就会颗粒无收,其损失率与发病率对等,危害较大。症状识别:丝黑穗病是系统性的一种病害,从玉米苗期芽鞘入侵,主要在玉米抽雄之后表现出症状。正常的玉米果穗病果穗外观较短,端部尖、基部大,顶部不会有花丝抽出。有的时候玉米苞叶会裂开,露出黑色的粉末,病果穗成黑褐色。土壤、粪肥等带菌量以及土壤本身的温度条件都会对丝黑穗病的发生率带来直接的影响。

1.3青枯病。一般来说,在玉米的灌浆末期出现青枯病,属于爆发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症状主要表现在:在灌浆末期,出现突然的萎蔫青枯,导致叶片干枯,呈现出水烫状,并且还会褪色;玉米果穗出现下垂现象,苞叶会直接枯死;在初期阶段,玉米茎基部呈现出水浸状,之后逐渐变成淡褐色,常致倒伏。在玉米灌浆期到乳熟期的大雨会严重影响青枯病的发生,土壤含水量高是诱发玉米青枯病的重要条件。

1.4玉米螟。玉米螟一般又被称作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也是多食性害虫,有超过200种寄主植物,玉米、高粱等是受其危害的主要农作物。玉米螟幼虫属于钻蛀类,玉米被蛀穿后呈现出心叶形;在雄穗抽出后,幼虫会钻进雄花,将基部折断;当齿穗出现之后,会逐渐转移到嫩苞叶、花丝、蛀入茎部或者是穗轴,直接影响茎秆的坚韧度。螟虫害侵害会直接导致植株青枯早衰,籽粒不饱满,部分穗甚至没有籽粒,玉米减产严重。

2 防治技术措施

2.1播种期防治。一是选择农大108、郑单958等耐病抗病的玉米品种,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黑粉病等;二是在播种时用冷水浸泡种子12~24 h,或用50℃温水浸泡种子6~8 h,然后将玉米种子摊开、阴干,选择药剂、种衣剂拌种,可有效预防玉米病虫害;三是尽可能减少早播夏玉米、迟播春玉米的面积,推迟夏玉米播种时期,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2.2苗期防治。按照玉米的生育进程、病虫发生规律,应在每年的4月30日之前完成春玉米播种工作,并在每年的6月10日以后开始播种夏玉米,避免玉米九叶期麦灰飞虱传毒,从根源上解决玉米粗缩病问题。在玉米苗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创造对玉米生长有利、对病虫害发生不利的生态环境,并及时将粗缩病病株拔除,有效降低毒源玉米的数量。苗枯病通常在播种后到7月上旬易发,应结合田间管理加强防治,选择百菌清1 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1~2次。2.3灌浆期防治。在玉米灌浆期,当田间玉米初见锈病病叶时,每公顷可选择20%三唑酮乳油900 ml或烯唑醇450~600 g兑水喷雾防治,并视病情酌情补治。当玉米每100穗花丝有50头虫或螟虫穗率达到了10%时,应先将穗顶的花丝剪去,每公顷玉米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900 ml,兑水喷洒玉米穗的顶部。当玉米蚜虫株率达到30% ~40%时,每公顷玉米用抗蚜威150 g或10%的蚜虱净(吡虫啉)450~600 g兑水喷雾防治。当收获玉米后,应集中销毁秸秆,或将秸秆粉碎并还田,降低玉米螟的越冬基数。

参考文献

[1]黄芳.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01):90~91.

[2]王玉梅.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01):154,158.

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牧局高建勇

猜你喜欢

防治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