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6-03-2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合肥市体育锻炼院校

王 涛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合肥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

王涛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本文随机对合肥市8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别对20名体育教师和365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为今后合肥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提供参考.

大学生;体育;需求;调查

我国每年都会通过各个高校的体质健康测试对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研,本研究从大学生对体育爱好、体育知识需求的态度、情感体验、自我效能等方面出发,选取合肥市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和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合肥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因素.以期达到两方面的效果:第一,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体育、了解体育,更好的调整自身,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第二,希望为学校、社会等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使其以更具体合理的方式指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1 结果与分析

1.1大学生所掌握的的运动技能是否满足运动需求的调查

大学生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完全满足锻炼需求的占18.1%,认为所掌握的体育技能满足锻炼需求的占35.1%,二者共占53.2%.满足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满足于目前所掌握的运动技术.还有24.4%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这一部分学生对该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整体的满足率不是很高.但是大学生目前所掌握的基本锻炼技能还是可以基本满足他们锻炼身体的需求的,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差呢?为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锻炼呢?主要还是因为兴趣的问题.大学生所掌握的的运动技能当中,有很多简单易学,比如跑步等,但是这些项目缺乏趣味性,单调而乏味,所以很多学生即使知道锻炼身体重要也不愿意去锻炼.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运动兴趣的培养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认为所掌握的体育技能不满足锻炼需求和很不满足的共占22.4%.这一部分同学有的对体育锻炼要求较高,希望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来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和运动兴趣.例如,喜欢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竞争比较激烈的运动的同学,他们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要求很高,有一部分就认为自己的运动技能还不能满足自己的运动需要.

1.2大学生对学校所开设运动项目的态度调查

调查发现学生对目前所开设的体育课不满意的学生达到45.8%,很不满意的占到15.9%,二者共占61.7%.有14.8%的同学对此表示满意,只有1.9%的同学对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非常满意.持积极态度的同学共占16.7%.这说明合肥市高职院校体育课所开设的项目种类单一,远不能正常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实际需求.

在对不满意同学之所以不满意的原因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对目前比较时尚的运动比较感兴趣.很多男同学希望学校应该开设轮滑、街舞、台球等新兴体育项目.大部分的女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丰富多样、当下流行的健身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跆拳道、、形体、体育拓展等运动项目.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当代的大学生对健身运动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不只是简单地停留跑、跳、投以等项目中了,大学生对一些非主流运动特别渴望,如嘻哈HIP-HOP运动,一些富有动感与激情的的啦啦操.学生通过练习展示优美的身体线条,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由于像形体芭蕾、瑜伽、普拉提,这些项目要求有室内场馆,较高的环境要求,大部分学校体育课主要还是在室外进行,短时间学校满足不了这种室内场馆的需求.

新兴体育项目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高校依然以传统的球类和田径为主,就不能从兴趣方面吸引学生.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学内容与形式比较守旧,缺乏创新性.说明传统的体育课真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动力,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灵活性不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成为翻版的高中体育课,舒服了大学体育奔放自由的特点.

1.3对体育场地、器材的需求分析

通榆县2型糖尿病患者对流感疫苗接种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全面,受到年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接种率偏低。现阶段,流感疫苗是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项目,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并对重点人群予以关注,提高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知晓率,使流感疫苗接种率得到提升。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及器材设施缺乏是普遍现象,造成很多同学想运动但苦于场地太少,没办法去锻炼.因而他们迫切希望学校能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些新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来满足他们的健身需要.从表22可以看出,学生最希望学校能建设综合活动的体育馆,占到65%以上,其次学生对游泳馆也很感兴趣,再者就是希望学校增加各种球类场馆.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田径场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只有不到1%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田径场馆不足.这可能是因为大家对田径并没有什么兴趣,同时很多学校又都配备了档次不同的田径场.

1.4对运动伙伴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合肥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体育健身形式需求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与同学一起和与朋友一起,分别占61.6%和34.3%.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同学间频繁接触,尤其是同寝室的同学,彼此间感情深厚,相互依赖较多,上课、吃饭都是一起,就连打开水也要一起,参与某项体育运动更喜欢和同学一起,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合肥市高职院校学生在体育健身活动形式需求中的总体排序依次是:与同学一起、与朋友一起,独自一个人.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参与形式主要以与同学、朋友一起练为主,其次是个人锻炼.看来,高职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运动伙伴的.

1.5合肥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现有体育消费能否满足需求的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的定义:指直接用于体育生活的经济投入和物质消耗,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器材购买、体育服装购买、订阅体育报刊杂志和体育欣赏等.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条件、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从调查看出,每年体育消费在360元以上的只占了调查总数的22.4%,每年的体育消费在120—360元的占调查总数的36.7%.是体育消费在36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的1.5倍;而每年的体育消费在120元以下的占了40.9%,是体育消费在36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近2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和个人的经济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和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喜欢羽毛球运动的同学每月的体育消费支出就比喜欢跑步的同学要大得多.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与生活费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条件好,生活费较高的同学,相对体育消费也较高.可见,大部分学生每年的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很难满足需求.

2 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合肥市高职院校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较好,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基本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的促进作用,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2.1.2合肥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锻炼的项目设置较为单一,大多数都是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缺少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运动兴趣的现代流行体育运动项目,没有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1.4合肥市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器材不足,不能满足锻炼的需要,在增设体育场馆方面,学生最想增加的体育场馆是综合活动馆和游泳馆.

2.1.5合肥市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运动伙伴都有需求,觉得这样可以互相帮助,很多学生的运动伙伴是自己的同学或者朋友.他们认为跟别人一起锻炼不会显得单调,可以提高自己锻炼的积极性,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督促.

2.1.6合肥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主动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主要的体育消费集中于购买服装、体育器材等实物消费上.大学生很少主动花钱参加体育类的培训,体育消费缺乏正确的引导.

2.1.7合肥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俱乐部与社团的发展水平不够,体育俱乐部管理较差,缺乏特色,大一新生只是办个体育社团证书,实际参与社团活动很少,体育俱乐部和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体育锻炼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部分学校对学生体育工作缺乏重视,组织的体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体育锻炼指导与组织管理较差,体育资金投入不够、场地设施的缺乏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参加.

2.2建议

2.2.1加强学校领导重视,实行领导负责制,学校一把手负责体育工作,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加强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体育工作的重视,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使之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职业教育和职业病的预防的重要性,增加体育的各项资金的投入,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纳入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考评指标,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建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设立体育专项资金,给与体育社团政策上的扶持,加强管理促使其茁壮成长和发展壮大.

2.2.2安排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技术和运动安全的讲解和帮助,但不是以上课的形式,而是要跟同学们成为朋友,在共同锻炼的过程中给予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帮助.

2.2.3优化师资结构,引进年轻的体育教师,特别是像瑜伽、拉丁舞、跆拳道、轮滑等时尚运动项目的教师,丰富大学生的可选项目,满足大学生的不同体育消费需求,提高大学生运动的参与,让学校的体育课程开展的丰富多彩.

2.2.4对于学生的锻炼时间问题,实行早操制度,但是大学生有着很重的学习任务和不良的熬夜习惯,导致他们早上的睡眠特别宝贵,同时,同学们也都很反感早操.因此,最好是实行早操和体育课制度,或者是把早操的时间改到晚上.这样肯定会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2.2.5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消费专题讲座,正确引导学生的体育消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意识,教授学生根据各自未来从事职业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消费.在学生时期就树立“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理念.学校图书馆订购体育健身杂志,使学生形成阅读健身杂志的习惯;适当降低健身辅导班的收费额,使得更多学生有能力参加,并为工作后的体育消费奠定基础.

2.2.6合理制定大学生年度体育锻炼计划,形成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建议学生从“强迫体育”的困境中,变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丰富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知识,并培养与自身未来职业需要结合的体育运动技能,每个大学生都有自身特点的锻炼计划,科学安排体育锻炼时间,达到体育锻炼经常化、习惯化.

2.2.7加强学校的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多组织学生在校内或者到校外参加一些体育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加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1〕韩敬全,李旭.大学生体育需求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反差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2,5(9):78-79.

〔2〕冯岩,陈凤英.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需求与消费行为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6):41-43.

〔3〕谢小龙.高师女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与体育需求的研究[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4):103-105.

〔4〕李海峰,章茹.对大学生体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武术科学,2007,4(9).

G807.4

A

1673-260X(2016)03-0193-02

2015-12-30

猜你喜欢

合肥市体育锻炼院校
醒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送你一盆小多肉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合肥市朝霞小学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