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016-03-29刘骏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件教室多媒体

刘骏飞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刘骏飞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理念也成功地运用到了教育领域.鉴于此,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几项改革建议,以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建议措施

现代教育已经从观念、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先进的教育技术不断被引入教育领域,引发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然而,高校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不高,现阶段的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还多限于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等.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利用信息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互联网+对高校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1.1当前高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改革只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却忽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在于对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课堂教学环境为背景,为实现教学目的将教学各要素进行组合,使其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教学结构形式.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解、板书和多媒体器材的辅助,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器材等媒体仍发挥着辅助工具的效果.采用此种教学模式时,教师对课堂的管控能力有所提升,但经常会忽视学生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长期处在这种固定的教学结构中,教师一味强调向学生灌输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成了知识的接收器和存储器,思维被束缚,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得培养出符合当今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的目标成为一纸空谈.

1.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深化我国课堂教育改革,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需要先明确认清教学本质,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既能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在学习中则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而是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知识信息加工主体和构建者.“互联网+”背景下,要实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必须重视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课程进行整合.

2 高校课堂教学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情况

2.1简易多媒体教室居多

多媒体综合教室是便于教师和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一般包括标准型、简易型、学科专业型、多功能型和基于web型五种类型.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建有多媒体教室,但大部分都是简易型的,包括使用银幕、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音响、话筒等设备.有的是以简易型为框架,结合标准型的部分设备建设的多媒体教室,但仍缺乏一些多媒体硬件教学设备.经调查,高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室类型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各多媒体教室的内部配置也并不统一,这给教师使用设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互联网资源使用效率低

互联网上有海量信息,互联网技术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了诸多方便,但多数教师只是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内容,然后制作成课件.学生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上,从网上摘取一些资料,只经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就拼凑出一篇作业或论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多渠道、非现场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但知识只有在不断的互动中才能实现传递与深化.若教师只知道点几下鼠标,放一遍课件,就会使课堂沦为一节“课件观赏课”,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效率低还表现在课件信息量过大、课件媒体符号运用不当、软硬件功能闲置、教师操作水平低下、课件使用方法不当等方面.

2.3MCAI课件应用少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MCAI)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MCAI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拓展了教学施展的空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可以激活学生的一些新想法、新观念,是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工具和载体,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大多数教师因时间、精力或者操作水平等原因的限制,自己开发与他人合作完成MCAI软件的情况较少,对MCAI软件多为借用或购买;还有一部分教师,因个人意识的影响,或是对该教学手段的不熟悉,产生了不认可的想法,从而很少使用MCAI软件进行教学.MCAI课件素材的缺少,对课件的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对该教学手段的应用.

2.4教学结构欠合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协作式的学习.教师使用多媒体软件也主要是作为课堂演示,帮助备课和协作学习的作用很小,甚至没有个性化学习的考虑.说明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时,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教学方式,背离了当前所提倡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用多媒体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先进的教学媒体并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绝对条件,教学器材等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程,应该是将教师引导和课件辅助进行完美结合.

3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议

3.1建设标准化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硬件环境的改善,是信息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影响最大、最直接.由于多媒体教室的不足、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室、缺乏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制作水平有限加、缺乏制作素材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也大大受限.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加大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可以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改造简易型多媒体教室,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方便教师对教学课件的准备和练习.另外,针对多媒体教室配置不统一的问题,可以采用统一标准建设标准化多媒体教室,促进多媒体教室建设的规格化,统一硬件设施配置.还可对教师进行统一技术培训,方便教师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使用和学习,逐渐提高多媒体教学授课比例,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3.2培养教师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为教师制作课件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互联网资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依赖性和思维惰性.面对大量互联网源信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信息资源的筛选和采用将耗费教师多余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特点去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科学地使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在使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时,应分学科、课程,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了解掌握除计算机以外的其他教学媒体设备,在媒体的选择上要以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使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简单方便的作用.此外,教师在使用互联网资源时,不仅要会借鉴,更要不断提升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进而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能力.

3.3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优质课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在课件设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逐渐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保证每位教师至少能精通一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库,设置一些常用的背景图片和音乐供教师使用.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开发多媒体课件.课件选题要突出重点,不能简单地照搬,选材应科学严谨.多媒体课件还应体现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应该尽可能利用图片、表格、插画等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能影响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否则,不但无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能分散学生精力.另外,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降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4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中教师讲解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既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又要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通过合理的教学结构设计,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教学结构的设计不仅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由于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媒体的教学功能不同,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即便是在信息相同、媒体相同的情况下,若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高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根据所授学科的特点,创新丰富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自学等,积累不同的教学经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4 结语

课堂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尤其是引导学者主动去阅读、思考.“互联网+”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课堂教学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情况,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些警示信息.由此教学改革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从教学硬件上进行改善,更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他们合理选择、使用互联网媒体资源的技能和自身教学水平,从而通过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出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新型社会人才.

〔1〕胡中亚.多媒体技术对高校教育技术的影响[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05).

〔2〕赵婀娜.“互联网+”让教育更关注“人的维度”[N].人民日报,2015(18).

〔3〕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4〕许正人.“视觉性”与“可能性”:从高校视觉文化课程的内在构建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

〔5〕魏莹.MOOCs时代传统高等教育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

〔6〕仲夏阳.融合信息技术构建生态课堂——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

〔7〕王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新常态及翻转课堂教学新趋势[J].亚太教育,2015(26).

〔8〕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 2012(02).

〔9〕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叶新东.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G642

A

1673-260X(2016)03-0243-02

2015-12-28

猜你喜欢

课件教室多媒体
“313”教室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