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春栽培技术
2016-03-29郭占胜
马铃薯早春栽培技术
马铃薯以其适应性广,耐储存、营养全面等特点得到广泛种植。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把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有利于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和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马铃薯栽培方式多样,在本地区推广马铃薯早春栽培,收获早、产量高,还能种植下茬作物提高种植效益,受到农民欢迎,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1 种薯选择
选择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抗病性强的早熟优质脱毒种薯,如荷兰15、早大白、中薯3号、克新4号等。
2 选择优质土壤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砂壤土,必须与非茄科作物轮作。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三元复合肥70 kg、硼砂1 kg,冬前深耕30 cm左右,有利于蓄水保墒,减少越冬害虫。播前视土壤墒情浇水造墒,旋耕整地,表土细碎平整。
3 播前种薯处理
3.1切种催芽。播前25~30 d晒种2~3 d,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的薯块,每亩需种薯150 kg左右。切块时利用顶端优势,先切掉尾芽不用,再纵向切开种薯,每块种薯有1~2个芽眼,重量30 g以上,最好达到50 g。准备两把切刀,每切1次消毒1次,可用75%酒精、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阴凉处晾干刀口,放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保湿催芽,不要堆放过厚,以免发热伤芽,待芽长到1~3 cm时,在散射光下进行晾芽,绿化后即可播种。
3.2拌种。拌种可以减轻苗期病害,每150 kg种薯块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25 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5 g、滑石粉2 kg,拌匀后撒到晾好的薯块上,或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 g混合10%吡虫啉可混性粉剂30 g后加水1 500 ml,喷洒在薯块上。
4 播种
采用起垄种植,垄距80 cm,每垄2行,行距25 cm,株距25 cm,开沟深10~12 cm,放入种薯后覆土,把垄面耧平,在两行之间铺设滴灌带。每亩用33%二甲戊灵150 ml兑水40 kg喷雾防除杂草。铺一层细碎麦秸后用地膜覆盖,推荐使用可降解地膜,地膜要拉平拉紧,两端压实。搭建小拱棚。
5 田间管理
马铃薯芽破土时,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薯芽和膜孔压好,操作时注意避开中午高温天气。及时查苗补苗,用预备苗补栽。拱棚内保持白天20℃~26℃,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适时撤膜。苗齐前不必浇水,苗高10 cm后灌小水并中耕培土,适当控水蹲苗。苗高20 cm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由现蕾期开始,适时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收获前10 d停止灌水。现蕾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膨大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硫酸钾10 kg。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立枯病、蚜虫、地老虎、蛴螬等,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6.1病害防治
6.1.1马铃薯晚疫病。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边缘有浅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霉。发病严重时叶片蜷缩,全株黑腐。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倍液喷雾防治。
6.1.2马铃薯早疫病。叶片出现暗褐色带有明显同心轮纹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霉,感病块茎产生大小不等、微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健康与患病组织的边缘明显。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6.1.3马铃薯立枯病。幼芽发病时在芽上产生黑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使芽坏死。茎部发病产生黑褐色的病斑组织,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
6.2虫害防治。马铃薯瓢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500 g拌土5 kg撒于种沟内防治。
7 适时收获
当叶色由绿逐渐变黄转枯,表明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可及时采收,也可根据市场行情早收获、早上市。
064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
郭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