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6-03-29尚能曹小勇

甘肃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黄羊农垦制种

尚能,曹小勇

(甘肃黄羊河集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新形势下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尚能,曹小勇

(甘肃黄羊河集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本文分析了种业发展的大环境,结合甘肃垦区及种业的发展现状,旨在通过发挥自身垦区基地、技术和管理优势,使垦区种业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逐步走向集团化发展之路,为垦区加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农垦;黄羊河;种业现状;发展对策

一、种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种业发展现状

1.全国种业发展现状。当今世界种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种子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2.我国种业发展现状。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用种大国,常年用种量达300亿kg,居世界第2位,市场空间巨大。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但与国际种业集团相比,我国种业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过于分散,缺乏竞争力;二是观念落后,宏观调控不力,市场化程度低;三是种子企业运行机制僵化,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四是投入不足,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五是对品种知识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

(二)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分析

1.研发型种企具备极强竞争优势,国际种企龙头投入巨额研发保持领先。国际种业巨头实力雄厚,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占全球市场50%;前5种子企业集中过90%的知识产权保护。种企龙头每年研发费用占收入平均比重超过10%,研发新产品线,以及对现有产品及时的更新换代和完善,保持市场占有率和领先地位。

2.研发型种企具备极强竞争优势,中国研发型种企优势显著,竞争力有望提升。中国种企大多市占率不到1%,年销售额过亿的不到10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约100家,育繁推一体的不足80家,有科研能力的不到1.5%,大部分研发投入低于1%。薄弱分散的行业现状给强种企整合市场提供巨大空间。

(三)行业发展趋势及种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国际并购推动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种企龙头通过并购扩大市场规模并不断增加研发,推动技术和产业革新并购推进龙头企业基因库,种质资源,研发技术全面领先。企业研发随1980年代后的并购潮持续上升,现在美国企业完成过80%的商业育种。企业因巨大的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实力,研发实力提升并购整合能力。

2.种企改革利好研发,规模种企持续整合行业。国家持续出台政策鼓励大型优势种企整合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利好研发型企业。(1)近3年强制提高种业进入门槛,种企减少40%,规模种企数量增加;(2)明确严厉打击套牌品种,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3)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开启,龙头企业研发优势凸显;(4)对主导品种加大主推广力度;(5)农业部《事企脱钩通知》,深化种业体制改革;(6)深化科企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

3.未来行业并购整合将持续进行,市场集中度有提升空间。行业小、散、弱的状况已在改善,骨干企业结构趋于稳定。2013年企业自育品种占过审玉米、水稻品种的50%和47%,企业新申请品种权的数量超过科研教学单位。

4.依托于研发优势,强大科研,不断研发优质的品种。受品种生命周期等因素影响,一些种子品种在使用若干年后,其遗传性状和生产潜力不断衰减,不宜再推广使用,因此种子品种培育必须持续推陈出新;虽然公司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品种储备使公司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如果未来不能继续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将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困难。

二、甘肃农垦基本情况介绍及优势分析

甘肃农垦创建于1953年,经历了多次体制改革和调整。目前,甘肃农垦拥有810万亩土地、81万亩耕地、49万亩林地、371万亩牧草地,17个农牧场、18个工商企业、1个事业单位、10.1万人口、3.2万从业人员、1.9万离退休人员的大型企事业群体。近年来,甘肃农垦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出了啤酒原料、葡萄酒、马铃薯、食品加工、制种、果品蔬菜、草畜、中药材、节水、建材化工等十大产业,部分产业发展处于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初步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甘肃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河西走廊内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 550~3 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地势平坦,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甜菜、油料、瓜果、蔬菜等各类农作物生长。由于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病虫危害较轻,也有利于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天然隔离为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国际农业气象专家分析,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是全球制种产业最具优势的地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国内最主要的瓜菜种子生产基地和对外合作制种基地。

(一)甘肃农垦黄羊河集团公司及黄羊河种业基本情况分析

1.黄羊河集团公司概况。黄羊河集团现拥有土地15万亩,已建成标准化农田88 812亩,果园9 560亩,防护林23 500亩。辖区总人口10 000余人,其中在职员工3 000名,离退休人员1 200名。企业拥有账内总资产6亿元,自1981年在甘肃农垦率先扭亏为盈以来,连续34年盈利。集团公司下设22个内部核算单位,其中子公司11个,分公司11个,对外参股单位3个。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有甜糯玉米、良种、蔬菜、果品等。

2.黄羊河种业基本情况。黄羊河种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种业企业,注册资本8 100万元,主营玉米杂交种、油葵杂交种、高粱杂交种的生产、销售,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公司成立有育种科研机构——玉米研究所,有育种试验田300余亩。每年承担多项玉米新品种试验,育成多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系);拥有农作物种质资源材料10 000余份,自行选育、适应不同生态类型的自交系5 000余份,每年有20个左右品系投入到各省份的布点试验。通过投资并购,资源整合,目前公司拥有玉米品种权4个(晋单55号、丰禾96、忻玉106、特早2号)。公司依托黄羊河集团公司“四大一化”的基地生产优势,利用膜下滴灌、精量播种、干播湿出等技术优势,建有标准化玉米制种基地3万余亩。

近几年,公司树立了“强化专业、适度多元”的战略目标,在做强做大主营产品的同时,兼顾发展其他作物,2014年进行了食葵制种、高粱制种的生产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15年在进行高粱制种的同时,新增了南瓜种植,公司种子生产经营正在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生产过程中,公司充分利用玉米制种机械播种机、“海吉”八行玉米去雄机、OXBO多功能收获机,率先在河西地区实现了适合制种玉米规模化生产的耙地、覆管铺膜、播种、去雄、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机械化操作的推广应用。2015年公司投资新建玉米剥皮生产线,6台主设备,日生产加工能力1 200吨,使玉米制种完全实现了统播、统抽、统收、统剥的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二)甘肃农垦条山集团公司及条山种业基本情况分析

1.条山集团公司概况。条山集团现有土地面积10万亩,主要产品有“条山”牌果品(梨、苹果、杏)、以杂交玉米种子为代表的作物良种、加工型马铃薯、番茄酱、蜂产品、杏脯等。集团农林业生产均采用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区域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11个农林产品取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在梨上率先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认证,马铃薯、洋葱、番茄等加工型农产品进行了出口产品基地备案认证。近年来,条山集团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组建了农林业专业化生产经营公司,改革了一家一户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小农生产模式,培育和发展了具有产业优势和地域优势的良种繁育加工、绿色果品生产、加工型马铃薯等支柱产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2.条山种业基本情况。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种子企业,拥有条山集团2万亩制种基地,土地肥沃。地区海拔1 635~1 730米,年降水量180mm,年蒸发量3 038mm,年日照时数2 725.5小时,年均气温8.2℃,无霜期155~165天,≥10℃的有效积温3 038.2℃,太阳总辐射147.8千卡/cm2,属内陆气候。本地区主要农业区光照丰富,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全年大气干燥、少雨,病虫害较轻,极利于栽培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土壤属荒漠土,其质地为沙质壤土或粘土,土层深厚,为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公司投资者条山集团种植业灌溉模式为5万亩的“高扬程提灌”、1.5万亩低压管灌、2万亩滴灌,为各类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为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各类作物的制种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公司在景泰及周边地区生产基地发展不断壮大。目前,公司的3万余亩基地主要分布在条山集团、景泰县城附近乡镇及景电一期区域、二期区域(漫水滩、红水镇、蒙古农场等)、古浪、永登等地,为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区繁制玉米杂交种。

公司拥有通过项目团队实施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玉米制种项目基地1.5万亩,配合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过千万元。专业的技术团队使客户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使玉米制种的质量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使公司精细化和标准化等现代农业管理措施在制种产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5个(垦玉10号、垦玉30、垦玉50、临糯4号、承单1171),油葵品种1个(垦油8号),豌豆品种1个(垦豌1号)。

三、种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发挥地理优势,优化种植地

甘肃农垦黄羊河集团公司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该区域三面临沙临山,形成种业基地建设天然的隔离带。全年的日照时数高达2 800~3 300h,日照百分率60%~70%,年太阳辐射总量607.1~649.OkJ/cm2,≥10℃的有效积温为2 600℃~3 600℃,昼夜温差12℃~16℃,无霜期130~170d,能够充分满足育种作物的光热需求。这里气候干旱少雨,年降雨量200mm,蒸发量2 000mm以上,有利于作物病虫害控制。独有的地域优势和光热资源优势,是公司所处区域成为“天然的育种宝地”。

公司依托黄羊河集团“四大一化”(大产业、大条田、大农机、大流转、水肥一体化)产业优势,利用膜下滴灌、精量播种、干播湿出和标准化栽培等技术优势,建有玉米制种基地5万余亩,而“一带一路”政策为种业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整合农垦资源,形成集中统一的基地管理模式

条山集团和黄羊河集团都隶属于甘肃农垦。条山集团现有土地面积近10万亩,其中耕种经营土地面积4万多亩;黄羊河集团现拥有土地15万亩,已建成标准化农田8.9万亩,园地9 560万亩,林地2.35万亩。条山和黄羊河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依托国有大农场优势,实行“公司+分场+基地”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订单化操作、标准化作业,达到了集中、连片、统一、高效的管理效果。着力培育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提供优越条件扶持优势基地扩大生产,实现了生产基地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组合与适应基地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必要情况下,甚至可以整合整个垦区的资源,实现统一经营。

(三)改进工艺流程,提升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率

近几年来,甘肃农垦黄羊河集团公司成立的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自从新疆引进数台玉米制种机械播种机、从美国引进两台“海吉”八行玉米去雄机、OXBO多功能收获机之后,率先在河西地区实现了适合制种玉米规模化生产的耙地、覆管铺膜、播种、去雄、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的推广应用。

2015年,公司投资870多万元,新建由美国A﹠K公司生产的玉米剥皮生产线一条,其中主设备6台。该设备能快速而又轻柔的剥离玉米穗的苞叶,日生产加工能力1 200吨。该项目的建成,使公司玉米制种完全实现了统播、统抽、统收、统剥的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

(四)健全营销网络,争取市场份额

市场是一个大环境,占据市场份额是营销的终极目标。黄羊河种业在解决资本、人才、技术和品种等因素方面都已有成熟经验,但在渠道创新方面却略显得被动,主要原因是黄羊河种业是以代繁为主的种子企业,长期实行的是订单农业生产、销售,而自有品种的种植和销售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市场销售格局尚未完全打开。因此,下一步公司市场化的营销模式将从刺激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多种途径去探索路径。结合种业企业自身的发展特征,采取自建网络以及借用网络的方式构建营销网络,加强品种市场占有率,逐渐外扩市场。在直接营销网络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小网络上进行构建,并通过销售网络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基于本省放射性的销售网点建立。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增加品牌资产,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通过管理品牌的整合营销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五)加大科研投入,实现育繁推一体化

黄羊河种业的科研育种工作是近三年才发展起来的,种质资源匮乏、育种力量偏弱,短期内难有较大突破。因此,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大强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通过与各科研院所强强联合,整合种业优势资源,从而切实提高种子企业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

(编辑:刘国华)

F326.11

A

1673-9019(2016)08-0015-03

2016-01-12

尚能(1986-),女,甘肃泾川人,主要从事玉米杂交种生产与经营工作。

猜你喜欢

黄羊农垦制种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母黄羊之死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沙漠向导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