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木兰文化研究
2016-03-29郭洁洁
郭洁洁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跨文化语境下木兰文化研究
郭洁洁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花木兰的形象在众口相传和文艺再现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扩展和充实。从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中温柔内敛的花木兰,到电影《花木兰1》《花木兰2》中果敢热情的花木兰、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女勇士》中勇于追求独立自主的花木兰,再到电视剧《京华烟云》中的富有美貌、智慧、勇气和爱心的姚木兰,花木兰在不同环境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木兰不是指具体个人,而是被提炼、升华拓展为一个精神意象。木兰文化是深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的一种文化。研究木兰文化,对比中国木兰和“出国”后的木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不同时代女性的需求。
[关键词]木兰;中西文化;故事改编
在中国文学史上,花木兰形象在小说、戏剧、电影、绘画、雕塑和其它话语形式中有很多表现。花木兰以及以花木兰为代表的人物从古至今不断涌现,木兰不是指具体个人,而是被提炼、升华拓展为一个精神意象,从而形成了木兰文化。木兰文化是深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的一种文化。花木兰故事的要素为女扮男装、忠孝、女子才智,这些形象生动、真实,因此反复被引用。这一故事在再创作中有了新的解读。对花木兰重建,给予重建者自己所属的特定历史现状和社会环境,并由此赋予故事新的寓意。无论是中国的改编还是外国的改编都根据时代的不同、读者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读者不同的需要填补了母本的空白。
一、中国木兰——《木兰辞》中的主体:儒家思想
花木兰的故事源自于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花木兰一向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在家里作为女儿贤淑孝顺,在战场上作为军人勇敢智慧。《木兰辞》因为具备儒家思想而在中国深得人心并且广为流传。中国传统文化彰显出来的人文内涵深刻地体现在这个遵循儒家伦理文化的女孩身上。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和社会背景,木兰文化也是如此。穆桂英挂帅、秦良玉打破清军、梁红玉佐夫破金军等一系列中国传统女英雄形象在中国广为流传,她们的共性是忠孝兼顾,在家里作为女儿贤淑孝顺,在战场上作为军人勇敢智慧,人物推广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电影《花木兰1》《花木兰2》
“好莱坞历来对华人女子的想象,也不外乎这么几种范式:如《大地》中欧兰那种农妇形象;如黄苏丝那种等待白种男人拯救的愚昧女人;再就是《蝴蝶夫人》中宋利灵那种东方情人。很显然,影片《花木兰》并没有按照这种想象范式来塑造它的女主角。”[1]西方的女英雄形象和中国有别。在女权主义盛行的美国,需要一位英雄典型,而木兰符合其要求。电影《花木兰1》《花木兰2》中的花木兰形象是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下创作出的一位典型的女性英雄案例。由《花木兰1》到《花木兰2》,花木兰已经离那个“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花木兰相去甚远了。这里的花木兰变为一个成熟坚强、极具个人魅力的女性,勇于追求自己所要的生活。
三、汤婷婷《女勇士》中的花木兰
美国学者艾里奥特称,美国华裔作家的理想可以被界定为“非白人,有色人,同时又完全可能是一个真正资格上的美国人。”[2]汤婷婷是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她在《女勇士》中描写木兰“白虎山学艺”一段,展现了追求独立自主、男女平等的女性形象。华裔女作家通过写作让更多人认识到边缘文化。汤婷婷生长在美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也是道听途说,其描述的木兰形象是其女性平等意识的产物,对中国传统文化保留甚少。
华裔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交融不仅是重要的文学创作实践问题,也是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化身份是一种变化的存在,“它们决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3]
花木兰是现实中真实的文化作品依托的最佳人选。她们将文学和现实相结合,来唤醒女性对正义、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在这种男女合作的世界里,我们对正义、平等和自由的追求,我们对知识和精神启示的渴望,以及我们对爱和美的向往,最终都将获得满足。”[4]
那么,木兰这个形象是怎么体现西方思想的呢?我们来看一位西方传教士对《木兰辞》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文字的翻译:
And then before the sun began his journey steep
She kissed her parents in their troubled sleep,
Caressing them with fingers soft and light,
She quietly passed from their conscious sight,
And mounting horse she with her comrades rode
Into the night to meet what fate forebode;
And as her secret not a comrade knew,
Her fears soon vanished as the morning dew,
That day they galloped westward fast and far,
Nor paused until they saw the evening star,
Then by the Yellow River’s rushing flood
They stopped to rest and cool their fervered blood.
原辞中花木兰辞别父母,按中国常理,应该泪眼婆娑、依依不舍。这里则翻译成“kissed her parents in their troubled sleep”。中国人不善于流露自己的感情。花木兰替父从军,热爱父母、热爱国家,但不会用拥抱或者亲吻来表达感情。在西方,亲吻对方是人们离别时的礼仪。文化差异构成了理解的差异。这段翻译深深烙上西方特色,翻译后花木兰这一形象体现的不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内敛温柔,而是勇于表达自己感情。
四、《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
《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体现了女子的完美形象,她既是“道家女儿”,又是“儒家媳妇”,同时受新思潮的影响,具有开放的意识和自由的精神。木兰的形象充分体现除了儒道结合、中西合并的特点。她是富有美貌、智慧、勇气和爱心等的中国新女性。小说里她的爱情和婚姻是分离的,但她又很好地处理了婚姻的关系,可以说把中国传统中对女子的所有要求都做到了。同时,她从孔立夫那里学习了新思潮,有胆识气魄,承担起在战乱中维持大家庭的重任。
五、木兰文化研究意义
纵观木兰文化发展史,从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中温柔内敛的花木兰,到电影《花木兰1》《花木兰2》中果敢热情的花木兰,从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女勇士》中勇于追求独立自主的花木兰到电视剧《京华烟云》中的富有美貌、智慧、勇气和爱心的姚木兰,花木兰在不同环境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花木兰“出国”后,掀起西方对中国花木兰的喜爱和研究热潮。在电影中,花木兰已经脱胎换骨,忠心报国、温柔多情,事业和爱情兼得。《花木兰1》里花木兰与李翔将军的爱情得以细腻展现。《花木兰2》中花木兰代替公主出嫁,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中作出取舍,体现了为了国家而敢于牺牲的精神。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儒家道德思想的代表,《女勇士》中的木兰是女性要求独立、自由、平等的典型,电影《花木兰1》《花木兰2》中的木兰则完全成为西方的女性代表了。中国木兰和“出国”后木兰的差异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产物。新的木兰形象重新塑造于中西文化相融合之后,建立基础是西方价值观和道德观。对花木兰重建,给予重建者自己所属的特定历史现状和社会环境,并由此赋予故事新的寓意,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研究木兰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女性的要求,认清女性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任晶 迪斯尼影片《花木兰》的跨文化研究[D].洛阳: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
[2]Emily Eliott . ed.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684.
[3]斯图亚特·霍尔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1.
[4]艾斯勒.圣杯和剑——男女之间的战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280.
[收稿日期]2016-01-21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服装设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zy091);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服装设计教学团队”(2015jxtd064);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物流英语教学团队”(2015jxtd106);校级项目“服装英语”(2016yjzxjg025)。
[作者简介]郭洁洁(1984- ),女,讲师,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7-0189-03
Study on Mulan Culture in Cross-culture Context
GUO Jie-jie
(L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u’an Anhui 237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Hua Mulan, her image has been changing from normal people’s generation and literature, and during this process, it has been enlarged and perfected. Hua Mulan has been given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Yuefu folk Mula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Mulan is gentle and restrained. In the films Mulan 1、Mulan 2, Mulan is enthusiastic and bravery. Then in literary work Woman Warrior of a famous Asian American writer Tang Ting ting, Mulan is full of courage to pursue independence. In TV drama Moment in Peking, Yao Mulan has beauty, wisdom, courage and love. “Mulan” does not refer to an individual, and it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 spiritual image. Mulan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soil. It is useful for u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Mulan in China and Mula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study of Mulan culture can help us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in context. Most importantly, it can reflect the need of women.
Key words:Mulan culture; East and west culture; story ada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