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建构理论下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的文化导入
——以《现代大学英语》为例

2016-03-29

关键词:文化背景建构大学

何 瑜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实验基地,西安 710128)



情境建构理论下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的文化导入
——以《现代大学英语》为例

何瑜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实验基地,西安 710128)

语言反映着文化,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为例,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文的文化导入为出发点,结合《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就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遵循原则进行阐述,旨在增强学生文化意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人文修养,提升英语语言的学习效果。

文化意识;情境建构;文化导入

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教学过程。这个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字、词、句、篇的教学,还是一个在教学生掌握语言学习技能同时,通过建构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情境,将英语国家文化通过情境构建,导入、渗透,并贯穿于语言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整体提高。因此,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成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建构理论下的情境教学法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大学英语精读的文化导入这一环节,建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境就是对相关课文进行一定的文化导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英语专业精读课包含有大量的以了解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文章,如果没有认识主体(即学生)经过“同化”“顺应”的过程达成与外界的平衡,没有在对相关国家文化的理解的过程中,通过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对课文内涵理解的持续地丰富、发展和提高,那么学习者在理解课文主旨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困难,无法真正意义上地读懂课文。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也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维形式等都体现在其语言学习中,学习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在具体的英语交流中,仅仅掌握一些词汇、语法或者句型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英语国家语言交际规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探讨蕴含于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精读课教学中导入英语国家文化,建构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涵的背景知识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情境建构下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英语专业精读课包含有大量的以了解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文章,根据建构理论下的学习环境的情境建构,认识主体要经过“同化”“顺应”的过程达成与外界的平衡,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得到知识持续地丰富、发展和提高,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建构情境、对课文进行文化导入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民族文化背景的情境建构

民族文化背景主要包括涉及到目的语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历史缘由、风俗习惯等背景资料。如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课文Mandela’s Garden,这篇文章选自《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要让学生通过了解曼德拉在监狱期间种菜园来了解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建构有关的背景知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从关注非洲的现状出发,介绍非洲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种族构成、历史事件等,再介绍曼德拉的生平经历和他被捕入狱的原因及过程。这样,学生对曼德拉肩负的历史使命、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就会有一定了解,就能理解那漫长曲折却又充满希望的通往自由之路,从而达到对文章主题的升华。如果没有对非洲基本的民族文化背景的情境建构,没有对曼德拉人生经历做铺垫,没有将背景文化同课文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那么教师很难仅仅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字、词、句、篇的分析达到对课文的内涵的充分解读,也难以让学生领会到曼德拉的菜园对他而言是怎样的一种深意。

(二)价值观的情境建构

价值观是文化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探析西方的文化对西方人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现代大学英语中的课文取材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第二册课文Say Yes表面上看是夫妇二人为生活琐事发生的口角,但如果将对话内容逐渐层层剖开,就会发现这篇课文从深层揭露了美国社会种族问题在人们生活中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于无声处的影响。课文中的丈夫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对妻子照顾有加,二人关系融洽。一天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二人无意之间谈论起是否赞成白人和黑人结婚的话题,丈夫表示这不是个好主意,妻子询问原因并暗示他是否具有种族主义倾向。丈夫迂回周旋,试图找到各种理由来搪塞以回避自己的种族主义倾向。妻子早已看出真相,可是此时她更想知道的是:即使自己是黑人,丈夫能否超越种族与自己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这位丈夫在妻子充满期待的“逼问”下用一个真心的“No”缴械投降。课文分析到这里,学生如果没有对美国历史上的种族事件如黑奴贸易、南北战争、废奴运动、民权运动等有所了解,就很难理解这位丈夫为何会有如此的表现,也无法理解这种似有似无、易于掩盖的种族主义深深地、不着痕迹地影响着社会结构。通过这样的情景建构,学生就会理解夫妻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二十多年的“最佳拍档”在此刻变成了彼此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作者不动声色、草蛇灰线地铺垫着主题,精心设计并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不做好美国“黑白问题”的文化背景的情境建构,学生很容易迷失在夫妇二人时而思维缜密时而漏洞百出的唇枪舌战中,从而抓不到那条“灰线”也感受不到二人话轮转换之间的张力,结果就是不能很好地对文章主旨进行理解和升华,对其张力之美的欣赏也会大打折扣,认识不到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

(三)关键词语文化内涵的情境建构

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文中关键性词语的文化内涵,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本书中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二十年后》描述的是在纽约长大的两个好友鲍勃和吉米青年时期因追求不同的人生目标而走上各自的人生道路,分手之际相约20年后重逢,再次相见时却一个身为警察,一个身为逃犯,最终吉米出于对职责的忠诚又不忍心亲手逮捕自己的好友而请便衣将鲍勃送进警察局。作者多次提到过“西部”这一内涵深远的关键词,它暗示着拓荒运动带来的丰富自然资源、孕育的民族的精神和萌生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成功意识和美国梦,它也同鲍勃的性格、与吉米的友谊和他最终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鲍柏那镶有宝石的戒指、胸针、表盖以及志满意得的神态上可以看出他在西部发了财;脸上留下的刀痕则表明其西部的发家史充满了血腥动荡。于鲍勃而言,西部成就了他,也是西部毁灭了他。经过对“西部”这一关键词语文化背景的情境建构,这个活跃外向、信守承诺、重视友情但却贪财枉法以至于为财而死的鲍勃便跃然纸上。

(四)名称及生活环境的情境建构

再以Wisdom of Bear Wood一文为例,文中出现了人名如Robin Hood,地名如Berkshire,生活环境如“(居住在英国)18世纪的伯克郡乡间农舍,四周被古堡、教堂、一望无尽的农田和树林环绕”;再如第二册第十课Pompeii,文中人名有Apollo,Jupiter,Isis;地名有Italian,Naples,Mediterranean,Rome等;生活环境如“(庞贝古城)附近是那不勒斯湾——地中海的狭长海湾”,“农田环绕庞贝城,在城市的后面耸立着四千英尺高的维苏威火山”,“那时的庞贝是座繁荣的城市,也是座快乐的城市”等等,这些名称和描述,或文学名著,或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或世界名城,或历史遗迹,或宗教信仰,或生活习惯等。每一个名词,每一处描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知识。教师如果根据这些文化背景建构有关情境对课文进行文化导入,那么学生除了理解课文之外,还会领略到如何去欣赏文章的文字之美、故事之美和相关国家文化的独特之美。

三、文化导入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结合性原则

结合性原则是指在分析课文之前,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的情境建构时应该从授课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层次由浅入深逐渐向学生介绍课文,提高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在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一课中,作者引经据典,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仅课后补充介绍的词条就达两页之多。如果教师能够循序渐进,依照课文中提到有关词条的先后顺序嵌入到课文讲解中,并且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先易后难为原则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境建构,那么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就会有上下文和构建的情境的依托,更容易理解、记忆和掌握。因此,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化导入的进程。

(二)适当性原则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好与本课相关的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把握好文化导入在整个授课计划中所占的内容和时间比例,把握好本课的重心内容,不可过于冗长而破坏整体授课节奏。还以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为例。要将课文讲解和文化背景的补充囊括在规定课时以内无疑是需要进行筛选的,否则便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根据整体的教学计划选出与本课密切相关、学生兴趣度高的背景知识再先行补充介绍,其余内容可在其他教学环节渗透。如果不分主次便可能无法做到合理的“收”“放”,最终南辕北辙。因此,在精读课堂进行文化导入还需要注意文化导入适当性原则。

(三)趣味性原则

要提高精读课堂文化导入的情境建构的有效性,还要提高背景文化导入的趣味性。西方各国文化差异性强,教师在讲述课文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PPT播放、故事、游戏、笑话等途径将文化差异性变为“趣味性”,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便可以紧抓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较快地接受导入的背景文化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篇的分析上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基本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词语的文化内涵入手,建构相应的文化背景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不仅是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重要环节,而且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过程中还应设法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意识并在恰当的语境下进行正确的表达,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错误。

[1]包济平.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J].外语界,1995(3):32-49.

[2]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3]李刚.综合英语课程提高思辨能力教学策略初探[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6):54-59.

[4]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于建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情境认知教学环境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2):60-61.

On situational construction in culture int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E Yu

(Xi’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Xi’an710128,China)

Language is the reflection and carrier of culture,while culture is what language expre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decisive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term of culture awareness cultivation.Through the example of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teaching contemporary English (by Yang Limin),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importance,the content and the principles in western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emphasizing the effects of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student’s culture awareness cultivation and study efficiency.

culture awareness;situation construction;culture introduction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2.037

2016-03-11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1JK0338)

何瑜(1978—),女(汉),陕西西安,硕士,讲师

G64

A

1009-8976(2016)02-0129-03

主要研究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建构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大学求学的遗憾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