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2016-03-29靳轶群
靳轶群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 110161)
网络社会的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靳轶群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 110161)
研究指出,由于网络高速发展因素的直接影响,一少部分网民学术素养降低,使得网络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并出现日趋严重的态势,引起政府部门、教育界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造成网络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制度缺陷,也有人们本身对网络诚信认知偏差、高校忽视网络诚信教育等原因。因此,学校应加强人们的诚信教育,相关部门应制定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网络;诚信;法律;道德
当前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便利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成为人们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部分网民在网络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网络欺诈、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隐私等违背和谐社会的行为却不断涌现,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已成为推动网络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来说,网络社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一少部分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欺诈行为
(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问题
网络共享是网络给现代人带来的便利之一,但高速的网络信息流通和全球性信息传播给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部分学生为了发表论文,随便在网站上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东拼西凑、投机取巧,把别人的论文稍加改动变成了自己的,自己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整个论文的设计和研究,未经作者的允许随意地浏览、下载、使用他人的文章,严重地侵犯了作者的知识产权。这一行为体现出大学生对自己行为不负责的态度,对待学术采取直接照搬、照抄他人的研究成果,造成了一些学风浮躁、急于求成和学术造假等现象。
(三)侵犯他人隐私问题
网络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比如我们可以在淘宝上浏览我们想要买的产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办公纸笔,这些都可以在网络页面中看到。但卖家会要求消费者首先注册新的账号,填写用户名、密码、手机号等一些个人信息,这种行为在无形之中就给不法之徒带来了可乘之机,他们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实施一些违法的行为,个人隐私的泄露会使个人权利遭到侵犯,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
任何信息只要在互联网上公布,就有被任何其他人从网上获取的可能性。防不胜防的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普通的网站并没有完全保护用户隐私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是随着互联网资源共享这一特性产生的,生活在网络虚拟的社会中人们无法避免这些问题。
二、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诚信缺失的内部原因
1.网络技术不完善为其提供了便利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网络技术,人们的生活日益离不开网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使用网络的痕迹。比如:在乘坐公交、地铁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是在上网,不论是刷淘宝买东西还是看电视剧看小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网络。正是有这么多人在使用网络这一技术手段,所以网络技术的先进与否就成了人们日渐关注的问题。网络虚拟社会诚信问题的产生同样也离不开支撑虚拟社会繁荣的网络技术层面上的根源。
先生说:“天地万物,像花草一样,哪有善恶的区别呢?你想要赏花,那么就认为花是善的,草是恶的;如果要用到草的时候,又认为草是善的了。这样的善恶,都是从你心中的喜好和厌恶生发出来的,因此都是错的。”
网络自产生以来,一直都是在人们的使用中逐步完善的。随着网络使用者的不断增加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网络技术不完善的地方逐渐被暴露出来,正是这些不完善的网络技术,导致了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的出现。在网络中人们都是虚拟的,可能一串数字一个符号就能代表一个人。就现有的网络技术很难对公民的身份加以确认、监督,这就为一些不法之徒逃避法律制裁提供了便利,即便是公安部门发现有违法行为出现也很难确认犯罪主体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无形中助长了网络诚信缺失等行为的出现。
2.网络诚信自我教育缺乏
诚信教育是思想与道德层面的教育,是一个人品德修养好坏的内在教育,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的外化表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想道德教育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导向功能,但它只是思想上的一种引导,人们必须还得通过自律才能实现诚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网络规则的自由化倾向占主导地位,导致网络世界价值观取向的良莠不齐,给网络诚信教育的实施造成了障碍。[2]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摆脱现实生活或工作带来的责任和压力,以全新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活动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遭到指责和埋怨,这就使得人们的思维混乱并有可能将这一影响延伸到现实世界中去。
(二)网络诚信缺失的外部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中的不诚信现象对人们诚信意识会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同时也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目前我国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社会体制不是很健全,人们的思想也不够成熟,这些原因导致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讲诚信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偏差,导致坑蒙拐骗、商业欺诈的行为越来越多。
2.学校网络诚信教育滞后
学校是传道授业的地方,更是人们思维理念传达的地方,在学校都会开设各种诚信课程,举办各种讲座、座谈会等活动,但是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还是屡见不鲜,比如论文抄袭、学术作假、助学贷款的拖欠,校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诚信现象,这些行为的出现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学校思想教育的手段单一方式简单,人们的思维是一种复杂多样的思考活动,不是我们简单地办个座谈会搞个演讲就能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诚信教育内容,加大了诚信教育的难度。网络诚信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高校应该在以后的课程设置、规章制度、日常管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获得网络诚信教育的效果。
三、网络诚信缺失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对网络主体的诚信教育
不管人们在网络是以何种身份存在,他们都无法离开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才是他们真正价值的体现。在网络社会中那种不负责任、诚信缺失的现象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外在反映,只是在表现方式和途径方面有所不同罢了。所以,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人们在心中清楚地了解什么行为正确什么行为不正确,增强人们对网络诚信的辨别力。
我们应以学校为核心加强网络诚信教育,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解决人们网络不诚信的问题,需要他们的诚信道德自律,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人们的行为无法随时随地地受到监督和管理,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人们通过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网民网络诚信的自律精神尤为重要。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应该加强主观能动作用,清楚地知道什么行为能做什么不能做。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社会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打击违法网站,创造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使人们能够在和谐的网络社会中生存。
网络舆论对网络环境的文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应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类,过滤那些不合法的广告和信息,关闭对网民有错误导向言论的不良网站。政府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利用有效手段在无形中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政务公开,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网络社会的特殊性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有着非常迫切的需要,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网民的网络信用机制,增强网络信用教育,引导和规范网民的网络自律,以此来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网络法规的建立健全对网民的网络诚信行为具有监督、管理的约束作用,网络本身具有涉及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犯罪主体难以确定等特点,所以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跟上其步伐,导致有些不法之徒利用法律的空子逃避制裁。我国有关部门应对网民的行为及网站内容作出相关规定,尽快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法律法规,以此来保护网民的权利。我国为了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并在《刑法》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3]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立法与网络技术发展速度相比还是属于相对滞后的,政府部门应时刻关注网络发展的现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建设,以此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规范网络秩序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消除网络诚信危机带来的危害。[4]
(四)把网络诚信和现实诚信结合起来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们的立身处世之本,人无信则不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受到其他人的监督,也受到道德的规范,但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的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活动主要靠自觉,因为没有其他人的监管,这就使有些自律性差的人容易犯错,比如发布虚假信息、虚报不实的数据等等行为。[5]网络诚信是自身诚信在虚拟世界的反映,所以必须把网络诚信和现实中的诚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在无人监管的网络世界就随心所欲,必须做到行为一致,这样才能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和谐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网民的努力。[6]
[1]晁婧.网络社会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2]张怀民,张丽.论大学生的网络诚信[J].中国水运,2007(4):24-30.
[3]杨路轩,邓冬峰.网络诚信教育对网络失信的疏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1):97-110.
[4]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谢庆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48-67.
[6]王仁华.论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6):110-12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ood faith in the network society
JIN Yi-qun
(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10161,China)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f the network is developing rapidly,a few netizens academic literacy decrease,the lack of network integrity phenomenon has occurred,and the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which has aroused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educational circles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of lack of network integrity,such as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education system defects,and people’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network integrity of the deviation,the university to ignore the network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other reasons.Therefore,the school should strengthen the people’s good faith education;create a good social credit environment,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develop laws and regulations.
internet;good faith;law;morality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2.008
2016-02-20
靳轶群(1989—),女(汉),辽宁沈阳,在读硕士
C912
A
1009-8976(2016)02-0027-03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