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三资”监管 保障农村集体利益

2016-03-29杨育兰

吉林农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三资集体农村

杨育兰

(仙游县园庄镇经管站,福建莆田351255)



加强农村“三资”监管 保障农村集体利益

杨育兰

(仙游县园庄镇经管站,福建莆田35125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三资”活动的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监管工作面临新的考验。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监管工作必须从会计基础抓起,从机构队伍、管理制度入手,严格审核把关,强化检查监督,直到责任追究,这样才能做好新时期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都比较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监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方面

目前,各地对农村“三资”的管理,主要有“村自管”和“乡代管”两种,“村自管”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符合村民自治的管理原则,但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不强,加上农村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乡镇及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职能受限,农村“三资”的支配和管理基本不完善。个别地方村级实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后,只配备代理会计,没有在乡镇设立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或设立村财委托代理服务办公室,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构不健全,代理会计配备不足;农经人员兼任工作队或其他系统工作,无法保证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指导监督缺失。

个别村只重视社会管理事务和保证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对集体经济发展和财务管理方面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没有资产资源和承包管理制度,没有评估和招投标制度,以及财务审批、票据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

1.2资产、资金管理方面

各地普遍未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有关部门常规审计范围,也未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只有在一些专项检查中才会被涉及,缺乏审计监督长效机制,很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期未进行审计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揭示和纠正。

个别村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招投标制度,集体资产资源出租拍卖等处置、集体事业建设项目、大宗采购没有公开招投标。

一些村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超过审批权限的支出没有经研究和会议讨论就通过;投资或举债没有履行既定程序,少数人说了算;票据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财务收支情况没有向代表报告或接受评议和质询。

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台账,特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倒闭后集体企业资产、社会捐赠资产等,未纳入账务核算和台账登记管理;对国家政策性补助形成的公益性资产,未进行权属划分,造成权属虚置。

个别村长期没有清产核资,建设、购置、报废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结转或冲销,盘盈盘亏资产没有处置,账实不符;债权债务没有清理、追讨和制定偿还计划;资产资源发包、出让、出租没有合同或合同条款不完善或合同丢失。对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自然资源,未进行完整详细的登记管理,经过多轮对外承包后,有的改变了性质,有的资源价值缩水,有的长期被私人占用,损害了集体利益。

2解决办法

2.1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严格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建账、做账,执行和落实《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完善监督平台,健全农村“三资”监管机构,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核算流程,做到有章可循,依法依章办事。

2.2健全管理队伍

出台农经干部管理办法,对不在岗和不履行农经工作职责的干部不予提拔重用、不予申报职称、不予批准浮动工资,对个别长期脱岗者予以调离。统一村级代理会计聘用工作,确保持证上岗。出台代理会计工资报酬、绩效补贴和养老保险等规定,调动工作积极性,为“三资”监管水平提升打好基础。

2.3形成监管合力

落实“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纠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的违纪问题、落实责任追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参与,将其纳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民政部门应负责监督村级组织履行民主议事程序,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工作;农业(农经)部门应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力度;财政部门应将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农业(农经)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的规定,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局面。

2.4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财务核算流程,落实财务人员和监管干部工作职责;二是统一村干部工资和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标准,规定报酬待遇和奖惩措施;三是制定会议费、旅差费和报刊征订费限额标准;四是严格财务审批权限,明确财务负责人直接审批和经村组织书记协商同意后审批、经村党组织委员会和村委员会集体研究后审批、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审批的标准;五是制定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和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公开投招标条件和程序办法;六是制定投资、放贷和举债报批程序和条件;七是规范涉农收费和捐资、赞助、慰问审核申报办法;八是制定违反“三资”管理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

2.5提高财会人员和监管干部素质

通过集中培训、召开现场会、以会代训和下到乡镇、村现场培训等,提高基层干部对农村“三资”监管工作重要性认识,提高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财经制度和政策规定,严格把关,杜绝乱开乱支,防止乱发奖金和补贴,预前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2.6规范日常管理

要求做到:一是年初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做好收支预算,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布执行;二是统一账务凭证和手续程序,按时过账,及时将账务录入电脑,实行网络监管;所有支出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名和民主理财务小组审核章,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等支出必须使用正规票据,集体收入使用统一的“专用收款票据”;三是设置理财登记簿,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理财和签章,真实记录理财事项、存在问题和整改结果;四是规范使用和管理现金,不坐支现金、白条抵库和私设“小金库”;五是规范设立银行户头,不出租、出借银行户头,不公款私存;六是开展清产核资,建立债权债务、资产资源、承包合同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适时监控;七是投招标项目入账时必须附相关的会议记录、中标书、合同、验收、决算、审计等材料,否则不予过账;八是做好财务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让农民放心满意,减少群众的不信任感。

2.7强化检查和监督

一是建立考评制度,实行农经干部和代理会计挂钩包村工作责任制,每次检查或考评,对发现的问题,都要开具《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将检查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和评先评优依据;二是实施重点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的村及时进行审计,审出有犯罪和违法乱纪嫌疑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能够整改的问题,坚决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充分发挥“三资”监管先进示范作用,发现和评选先进典型,通过经验介绍,组织现场参观观摩,取长补短,促进“三资”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2.8严格把关和责任追究

认真审核收支票据,对不规范、不合格、超标准和不能入账的票据立即退还;材料不全的,待补全材料后予以过账。对违反“三资”管理规定和不履行职责者,按相关规定坚决予以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李忠汉.分析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14).

[2]郝志臣.实施“三资”代理与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J].经营管理者,2013,(03).

[3]封立忠,宋亮.关于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的思考[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9,(03).

[4]李清乐.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永春县为例[J].福建农业科技,2010,(04).

[5]彭泽兵,严汉平,邹新华.南通市农资监管的现状与对策[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10).

[6]杨善训.发现新问题 采取新举措 进一步做好粮食监管工作[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8,(03).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3.027

作者简介:杨育兰,大专学历,仙游县园庄镇经管站,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三资集体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我为集体献一计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警犬集体过生日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阳光财务——嘉兴市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做法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2014年我国认定150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