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34卷总目次

2016-03-29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常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34卷总目次

第1期

明清鼎革之际的常州士人

吴戈(1)

浅论萧绎的边塞诗

王曙光(8)

谭恩美小说中的家庭记忆与华裔的自我阐释

许锬(13)

厨娘作家,可以如此优雅

——虹影论

宋秀娟(17)

郑板桥咏竹诗文的生态解读

彭庭松(21)

论神魔小说中的“识破”观念

张天羽(25)

施蛰存小说的性心理视域

居婷婷(29)

由《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式孤独”

王悦华(32)

论霍桑的“无意识”人性观

乐传勇(37)

论罗兰·巴特的文本自由

康晓(41)

论当代电视纪录片叙事的美学策略

方忠平(44)

网络剧的跨媒介传播研究

彭金金(48)

基于用户体验的梳篦“微设计”研究

李翠翠,高瞩(52)

椅子设计的生物学之镜

吴文治(59)

“声音”探源

张学彩(65)

从《说文》髟部字探究上古头发礼俗

杨恩慈(69)

《甲骨文合集》第五册—第八册合文计量统计分析

曹婷婷(73)

英文商务书信中介入标记的语用移情

时常珺(79)

论放弃继承与债权人撤销权的立法平衡

陈舒筠(83)

电子追踪科技下当事人隐私权保障研究

——以美国判例法为参鉴

吴雪华(87)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高校反腐倡廉的内控机制设计

石飚,宋国英(95)

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危机分析

陈健,尹育专(100)

青春影像视域下的高校人文环境建设

曲师,崔涛(103)

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体育活动中人文素养培育的作用

顾启兰,许文婷(106)

加强英语语用教学 提高学习者跨文化语用能力

唐兴红(109)转型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相关问题及对策

——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束超超(1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几点思考

熊焱生(117)

第2期

试论唐顺之对常州地域文化的影响

吴冬冬(1)

疏离与亲近:浅析瞿秋白的幸福存在

杨伟荣,张方玉(6)

古文传播与文化政治

——以吴汝纶对李鸿章形象书写为考察中心

陶运宗(10)

明朝宫廷演出的隋唐故事戏及其政治诉求

柯尊斌(16)

论吴伟业作品对庾信的接受

宋文慧(20)

从歌剧到芭蕾舞剧:论《白毛女》创作的叙事演变

乔雪(24)

论余华小说中的“簇拥模式”

张栋(29)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社会生态意义

尹成成(34)

论《尤利西斯》的互文性艺术

韩超(38)

论《米德尔马契》的母题与结构原型

杨洋,肖德法,战雪茹(42)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

邢丽梅(46)

真人秀消费“星二代”现象批判

宋莉(51)

台湾公共艺术公共性和民众参与性刍议

李志强(54)

比兴手法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张玉霞(60)

《庄子·内篇》的篇名与卮言

陈雪雁(6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勘误十二则

李坚怀(69)

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

魏际兰(74)

浅谈统一行政组织法的制定

张志毅(8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司法裁判的实证分析

——以CZ市两级法院裁判文书为视角

刘俊清(87)

抚养制度比较研究

——以儿童权益保护为视角

金雅,王和平(93)

“四位一体”民间社会组织持续发展源动力机理研究

叶雯,贺世红(98)

从平庸的恶的角度看失信企业普通职工的责任

范怡雯(103)

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发展策略探析

董长春,范晓琳(107)

典故诠释与清词教学

周焕卿(111)

环境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以“观赏植物学”为例

王燕,张新荣(115)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周琳(118)

第3期

辞书编纂领域的常州人

戎佩珏,戎林海(1)

中国大运河常州段保护对策研究

沈建钢,蒋英慧(5)

论福克纳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以《台北人》为例

孟飞,庄若江(9)

重绘逝去的时空

——论《吉陵春秋》的美学追寻与罪恶书写

李欣池(14)

晏几道梦词探微

张莹莹(19)

浅谈李之仪的咏怀词

耿明月(23)

论胡适新诗的叙事性因素

刘雨茜(26)

镜中的投射与自赎:卞之琳诗歌中的镜意象

李卫国(30)

论李涵秋《广陵潮》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吴一叶,王娜(34)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存在主义解读

顾建栋,史永霞(39)

旁搜远绍 集腋成裘

——评刘文斌先生《〈晏子春秋〉研究史》

谭坤(42)

论评论性传记的“评”与“传”

——以《作家铁凝》为例

闫莉莉(45)

论《博古叶子》插图版式的文人特质与图式的高古格调

温巍山(49)

清末民初中国画家留学去向选择因素分析

——以留学日本为例

钱进,胡雪(53)

《越人歌》的审美再现

——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

马明蓉,戎林海(57)

平行文本视域下的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吕丽贤(62)

现代汉语“以A为首”的多角度考察

王停(67)

新版《汉语大字典·穴部》指瑕

李晨溪(71)

科研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现象

——话语权力不平等之体现

陈敏(74)

地方立法权主体扩容的挑战与法治回应

高国梁,周京中(78)

美国民事审前程序中的释明及启示

李亚楠(84)

我国代孕面临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对策探究

陈硕林(8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杜嫣(93)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生权益维护的责任分担

彭波(100)

基于真实环境下的创新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以江苏省优秀团队奖毕业设计为例

张新荣,王继开,吴文治,项丹(104)

“才·德·能”复合型人才融合培养新模式

——“3+4”计算机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校校”“校企”协同育人

王筱丹(108)

中国艺术教育MOOC平台建设及技术应用前景探析

蔡晓骝(11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刘文斌(115)

智慧型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探讨

陆云起(118)

本刊声明

(70)(99)

第4期

瞿秋白生命历程中的“疏离”形象探析

杨伟荣,张方玉(1)

从《书舶庸谭》看董康日本访书

张向朋(6)

王韵香生平考辨

毛慧(10)

《第凡内早餐》的文化循环

张旎(14)

装在回忆里的人

——比较《游园惊梦》与《对倒》的时间意识

杨峰霞(19)

王彦泓艳情诗情感梳理(三):歌妓·阿锁

骆新泉(24)

略论《诗薮》之诗体流变观

——以七言体为例

赵鹏程(28)

近三十年历史研究中的日记文献利用

解亚珠(31)

情爱的迷幻天空

——解读贺奕《身体上的国境线》中的性爱叙事

雷成佳(36)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扬州茶文化考察

王娜,吴一叶(40)

自由的存在者

——《美国牧歌》中梅丽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赵楠(46)

专心讲故事

——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突破: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

陆小玲(50)

架构导向角色类动画短片美术造型风格

——角色设计

李艺贵,孙述平,邱国鹏,王涛,陈蕊蕊(54)

万载夏布促进环保服饰设计的创新研究

花俊苹(62)

基于语料库的“随意”和“随便”句法比较研究

姜礼立(65)

诗词中虚拟位移的概念整合研究

——以毛泽东诗词为例

余立祥(71)

关联理论与影视语体冲突话语的交际效能分析

——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颜雪洁,欧阳俊林(76)

案例评析:大学生运动伤害事故中高校的安全保障义务

葛建义(81)

人民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与展望

——以长江经济带的环境保护为视角

汪千力,张潇文(85)

公共场所的隐私权保护

——以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为例

曹静(90)

江苏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薛志清,张立鹏(95)

“新常态”下我国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分析

叶雯,贺世红(101)

浅析日本“特别教科道德”的学科定位

邹燕(106)

高校学生榜样激励教育机制特点、现状和实践探究

朱建国(109)

常州成人高等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研究

尹绯(113)

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写作语块使用调查研究

毛亚英,汤雪妹(116)

第5期

数据化决策:常州东坡文化内容创意与整合营销

苗贵松(1)

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体呈现研究

——以《常州晚报》2015年报道为例

罗迪英(9)

把历史还给民间

——评严歌苓小说《床畔》

张开(15)

论《吉陵春秋》的“恶托邦”书写

宋秀娟(19)

从郑善夫的文学演变认识阳明心学对明代中晚期文坛的影响

刘蓉蓉(23)

浅析韩愈解体文文体

王祥辰(29)

化杜牧诗句续写“黍离之悲”

——姜燮《扬州慢》的悲剧审美

石婷(33)

用银镊子翻弄人生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断片”

孙思奇(37)

试论《猫城记》中的文化批判主题

郝瑞娟(40)

论特拉克尔诗歌中的“去人性化”特征

叶雨其(46)

后殖民生态视域下的《激战》

黄橙(51)

全媒体环境下都市报出路探微

包海霞(56)

常州公园公共设施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张建,吴文治,张新荣(59)

榜书的审美摭谈

孙立滨(66)

“淘气”探源

詹静珍(72)

《说文解字》女部字的意义类属、文化意蕴及编排体例

李超颖(77)

习近平主席2014年APEC演讲词的概念隐喻分析

孙娟(83)

试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姚远(87)

为《合同法》第121条正名

陶伟腾(94)

论人民权利的立法价值取向转变

——从“五五宪草”到《中华民国宪法》

黄岩(99)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以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东华社区为例

聂启元,张建(102)

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四导”模式探析

章志荣,冉育彭,王建明(107)

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

——兼论常州工学院环境设计系“十三五”发展构想

吴文治,秦佳,汪瑞霞,张新荣(110)

民间美术引入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价值和创新性作用

朱亮亮(114)

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海英,陈婷(117)

第6期

新常态下苏南运河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常州为例

任俊英(1)

常州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田子玲(5)

泰华文学的中华性与本土性

——以《春色满园——十年散文选集》为研究对象

计红芳(9)

加拿大华人真正的关切之声

——采访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得主余兆昌

赵庆庆(14)

“红桥修禊”考论

卢高媛(21)

从苏曼殊的名号“玄瑛”说起

——论曼殊诗的水意象

郭婉玲(29)

时光兔窟:张爱玲《少帅》中的封闭空间与时间意识

邵栋(35)

看中国传统女性文化沉淀下的集体无意识

——以《生死场》为例

高欢欢(39)

以情动人

——纳兰容若与勃朗宁夫人抒情诗词的表情艺术研究

朗琴芳,张宝兰(44)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形象的塑造

沈进宇(48)

论朗诵中的“留白”

樊煜(53)

谁才是“红屋”真正的作者

——“红屋”的装饰风格及其作者探讨

戴竹君(60)

提升赣傩文化应用价值 拓展服饰品设计视野

罗密(65)

法律术语的英译问题探究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例

金晓燕(69)

基于文本类型学的英语专业人才会展文案翻译能力培养

李静,朱献珑(75)

商务文本汉译中的美学取向

张春燕(80)

《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烹饪方式

史天兰(84)

从模因论视角探讨强势模因“裸×”新词

刘东燕(89)

软实力的隐喻图示架构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

万世长(93)

特许经营的反垄断现状与改革建议

——以汽车零配件行业为例

张家维(97)

从财政法视角谈我国购房补贴问题

任静(102)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

张建(106)

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

钱正武(110)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王文,王文琴,费贤举(114)

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抉择

——基于《中国制造2025》本质属性的思考

洪林,刘德仿,陈海军(117)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李燕,俞贤辉(122)

本刊声明

(59)

猜你喜欢

常州
常州薛典老街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常州青果巷里的“统战故事”
恽南田与常州画派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数字常州”架起“瞭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