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之路径研究*

2016-03-29王莉芬黄建美李忆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对策

王莉芬,黄建美,李忆华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之路径研究*

王莉芬,黄建美,李忆华

摘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展脉络的回顾与解读,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路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多样化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发展;对策

王莉芬/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衡阳421001);黄建美/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衡阳421001);李忆华/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衡阳42100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0-30万的速度增加。据中国教育网发布的信息,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达到770万人,比2015年增加21万人。大学毕业生群体在逐年增加,因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直接冲击的是千千万万等待就业的大学生[1]。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满意工作或自主创业,成为高校和毕业生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展脉络演绎与解读

大学生就业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统包统分”(1951-1983)。新中国成立前,大学生基本上是自谋职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951年国家确立了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分配制度,由中央制定计划,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具体部署、落实计划,各个高校付诸实施,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1983年。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只要顺利毕业,就意味着拥有一份国家分配的令人羡慕的工作——俗称“铁饭碗”。尽管今天看来,“统包统分”制度存在忽视毕业生自主择业和用人单位自主择人的弊端,但却符合那个特定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保证了将非常有限的人力资源——大学生配置到国家急需的工作岗位,配置到国家重点项目、优先发展的行业和落后地区,也确保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2]。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人数较少,也使国家实行此项政策成为了可能。

第二阶段是“改革过渡”(1983-1998)。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逐渐显示其不足与缺陷。从1983年开始,国家率先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几所高校进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即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试点,并取得了初步经验。直到1988年,广东省属高校试点实施“普通高等院校招收的学生实行收费上学,毕业后推荐就业、定向就业、择优录用制度”。1989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有近百所高校招生时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并开始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多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形成。1994年,根据国家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各高校招生开始建立收费制度,缴费上学、并轨招生,改变以往包学生上大学、包分配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从“择优录用”到“双向选择”,尽管只有短短十多年时间,但是却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深化的大势,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三阶段是自主择业(1998-至今)。1998年全国高校全部实行并轨招生和试行自主择业,高等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实行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成为了历史,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自主择业”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顺应了教育体制改革对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要求。同时,促进了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尚的形成,对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增强适应社会需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它打破了过去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的惯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特点。当前,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其就业特点,一是由“精英”向“大众”转变。由精英时代的社会“宠儿”化身为普通大众,不再享受“统包统分”的待遇,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二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精英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由国家安排就业,不存在就业压力;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之间出现明显分化,不同高校、不同学历及个体之间的就业竞争硝烟弥漫,高薪岗位上演“一职难求”。三是毕业生流向呈地域性差异。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首先放在经济实力雄厚、人才需求旺盛的大城市、沿海及特区。而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毕业生,宁愿缴纳数千乃至上万的教育补偿费,也不愿意回生源地就业,因此导致就业地区相对集中,引发结构性矛盾突出。

2.大学生就业优劣势与缺陷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一是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量,现代发达的媒体和计算机网络让当代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二是较强的合作能力。大学生在学校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其合作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三是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强。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劣势也显而易见,一是适应力和综合能力不强。现阶段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独宝”地位使其娇生惯养,凡事父母一手包办,缺乏社会锻炼和适应能力。二是综合素质及个人修养不高。由于目前教育体制重知识轻能力,忽视了大学生素质和修养的提升,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失措和无所适从,在面试中缺乏自信、言不达意、发挥失常,失去复试的机会。三是规划和目标模糊。多数毕业生对职业规划与目标定位不清楚,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导致不能顺利就业。

3.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各种问题。2012年,国家对全国20个省市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和检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就业期待和创业意愿。结果,一是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尽管目前在校大学毕业生普遍拥有1张以上技能证书(包括外语等级证书、专业职称证书、计算机证书等),但多数缺乏工作实习经历,无法较快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重考证轻实践,为就业与创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是对收入期望较高。有60%的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较强,普遍具有较高的薪酬期望;42%的大学生对首月收入预期在3000—5000元,这也表明他们至今还未走出“精英教育”的光环。三是创业意愿不强。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面对诸如资金、专业技能、社会关系等困难,尤其是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甚至需要承担风险,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之路径探析

当前,创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要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建构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

1.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学生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与国家对创业机制建设存在明显的缺失有关。如创业政策落实和宣传不到位、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地方政府未能为大学生提供满意的创业服务等。因此,首先国家要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逐步扩大就业需求。其次要发展经济,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运用政策倾斜,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需求。再次要构建系统的就业法律体系。尽管目前我国已有相关的就业法规文件,但就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就业创业法律法规建设的力度,如规定就业市场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就业创业稳定的法规等,在积极就业创业的同时,对暂时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救济、职业指导与培训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构建完善的创业机制。

2.形成多样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现行的就业市场等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因此,要改变现行就业市场的运行模式,加强协调与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规范、高效、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场体系。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整合劳动力市场资源;二是要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的局面,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行业等限制;三是要改造人才市场的组织架构,逐步做到公共人才服务与经营性人才服务分别管理,促进人才市场供需主体到位。同时,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氛围环境,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乐于创业、勇于创业,促进经济高速正常的发展。

3.完善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机制。高校要改革就业工作管理模式,形成校内立体监控的就业指导和评价标准,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一是搭建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就业创业市场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三是建立系统的学生职业辅导体系,引导大学生根据现实情况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职业理想,大胆进入就业市场,到民营、私营企业发挥聪明才干,到西部、到边疆、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创业,最大限度地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寻求就业创业机会,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四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掌握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激发创业动机,培育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为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要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关键是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势。如建立创业基金会,搭建坚实的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主动与企业联姻,使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互动;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实体,促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劳动者和成功的创业者。培养成功的创业者离不开创业教育,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主动的职业创造者。因此,高校要逐步深化创业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同时,还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其自主创业提供智力帮助,提升他们自主创业的整体水平,使之具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司文.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2(17).

[2]赵剑影.市场错位致就业招聘两难[N].工人日报,2013-07-03.

责任编辑:贺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6-0012-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基地专项课题“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研究”(XJK014BJD001)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促进公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