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
2016-03-29潘火英
潘火英 李 玲 黄 坚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
潘火英 李 玲 黄 坚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55例脊髓损伤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LSI-B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有助于其排尿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间歇导尿;脊髓损伤;排尿功能
脊髓损伤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感觉功能和躯体运动能力产生直接的损害,还会影响损伤平面以下脏器高级神经中枢的支配与调节能力,进而会诱发神经性功能紊乱。排尿障碍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脊髓损伤并发症,尿潴留症状的发生会大大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痛苦,甚至导致尿路感染症状的发生,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快速有效地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对于患者排尿功能的保护以及死亡率的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有研究显示,我国脊髓损伤患者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并且快速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问题一直受到临床关注,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多种脊髓损伤患者的导尿方式。脊髓损伤患者泌尿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国内外文献报道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衰竭已成为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间歇导尿开始时机为已出现拔管指征,但部分患者由于尿道压力高等原因经过较长时间训练,仍表现为尿潴留,即拔管指征仍不出现,影响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进程,也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是改善尿潴留的传统方法,尽管其有助于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但是长时间留置尿管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Lapides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间歇导尿治疗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曹志坤等[1]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间歇导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间歇导尿指的是适度充盈膀胱的情况下,通过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导尿的方式,保证患者膀胱及时规律性地排空。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55例脊髓损伤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0例,女25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3.6±16.3)岁,损伤时间在1~5个月之间,平均(3.1±0.7)个月。按照患者入院治疗顺序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4± 10.3)岁,平均损伤时间(2.8±0.4)个月,实验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2±11.7)岁,平均损伤时间(3.3±0.2)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留置导尿管并接受膀胱训练,入科后对照组仍采用留置导尿并接受膀胱训练,具体方法:①及时夹闭导管,避免发生膀胱功能废用性减退。②冷热交替冲洗膀胱,通过较大温差的液体冲洗膀胱,能够对膀胱内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建立患者的膀胱低位反射功能。③增加腹部压力,辅助患者排尿,对于逼尿肌无反射性收缩功能的患者,需通过Grede手压法和屏气法增加腹部压力,并将其传导至膀胱处,从而达到促进尿液排出的作用。
实验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本次医学研究所用物品包括:梅里埃VITEK2-compact尿培养仪1台,长沙爱威公司AVE-763B尿分析仪1台,无菌手套一副,环氧乙烷灭菌12~14号导尿管一根,无菌纱布2块,无菌石蜡油1瓶,一次性外阴消毒包1个。间歇导尿操作方法:对患者肾功能进行检查,确保其不存在泌尿系感染、输尿管返流、畸形和尿道损伤等症状。每隔4~6 h进行一次导尿治疗,每次导尿前,患者首先尝试自行排尿,指导患者掌握盆底肌肉训练方法,导尿治疗过程中,对其残余尿量和自排尿量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中段尿培养和尿常规检查。患者出现残余尿量逐渐减少时,可将导尿时间间隔适当延长,在其残余尿量达到80 mL以下后,需及时停止导尿,停止间歇导尿后继续训练患者重建排尿方式。
1.3 观察指标
通过生活质量评分系统(LSI-B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加以评定[2],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其中,泌尿系感染评定标准为:尿常规检查证实细菌计数在105 cfu/mL以上,白细胞数量在10个/HP以上,且合并肾区疼痛、不适感、全身乏力、尿液异位浑浊、尿失禁、膀胱过度充盈、下腹疼痛以及发热等症状[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 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评定指标结果分析 (n,±s)
表1 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评定指标结果分析 (n,±s)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组别 n 泌尿系感染(n/%) 自主排尿量(ml/d) 恢复自主排尿时间(d) 残余尿量(mL)实验组 30 4(13.3)1) 1 990.08±231.11) 3.68±0.431) 138.01±15.451)对照组 25 10(40.0)1 216.57±165.7 7.76±1.04 251.52±25.55
2.2 LSI-B评分结果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前LSI-B评分结果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LSI-B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脊髓损伤患者不同时点LSI-B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s)
表2 脊髓损伤患者不同时点LSI-B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s)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30 12.12±2.32 35.31±4.34对照组25 12.23±1.75 19.14±1.65
3 讨论
脊髓损伤早期截瘫患者,膀胱高度充盈呈无张力性尿潴留,需紧急处理,导尿是有效应急的手段之一[4-6]。间歇导尿技术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可使患者摆脱长期留置尿管,降低泌尿生殖系感染率,有效保护肾脏;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促进逼尿肌反射的恢复;改善尿管所致的心理障碍;减轻植物神经反射障碍;它不影响患者进行其他康复治疗训练;培训患者自家清洁导尿,推动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生存质量[7-9]。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相比传统的留置导尿管治疗方式,间歇导尿优势更加明显,有助于其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结果,以及LSI-B评分结果的改善,且明显优于接受传统留置导尿管治疗的对照组(P<0.05)。间歇导尿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①间歇导尿可使患者摆脱长期留置尿管,降低了由此引起的尿路感染发生率。②操作简单方便。③节约医疗费用。④适合向县乡等基层医院推广,方便患者就近就医。⑤适合患者家庭的自我膀胱护理,推动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10]。脊髓损伤尿潴留的尿流动力学特点有:①脊髓休克期一般为4周,也有文献报道脊髓休克期可持续8 d~8周,特点为膀胱逼尿肌完全麻痹无收缩力,因此产生尿潴留。②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在脊髓圆锥,位置在S3~S5,如果损伤部位在脊髓圆锥及以下,即损伤了控制膀胱逼尿肌的副交感神经核(排尿的低级中枢),则膀胱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膀胱呈现弛缓软瘫状态,膀胱内大量尿液潴留无力排出。③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多以骶上脊髓损伤多见,表现为排尿时逼尿肌反射性收缩,而尿道外括约肌不能协同松弛,产生功能性的排尿梗阻,导致尿潴留。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间歇导尿方法辅助排尿,患者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结果与李华等[11]的研究结果相符,经间歇导尿治疗治疗后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与逼尿肌收缩功能恢良好等因素有关,且患者尿道括约肌痉挛缓解、尿道压力下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尿液排出。
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间歇导尿方法辅助排尿,患者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残余尿量减少的原因为逼尿肌收缩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也可能因为尿道括约肌痉挛缓解,尿道压力下降有助于尿液的排出。实验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间歇导尿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原因为:①间歇性排空膀胱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膨胀造成膀胱血流量减少,恢复膀胱本身具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期排尿可使膀胱及尿道黏膜定植的微生物被清除,使微生物没有繁殖的机会,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但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即使间歇导尿辅助排尿,仍然无法达到膀胱正常的排尿功能,因此,泌尿系感染仍有可能存在,间歇导尿分为无菌间歇导尿和清洁间歇导尿,在医院内,多采用护士为患者行无菌间歇导尿,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操作者加强无菌观念、注意手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非常重要[12-13]。
综上所述,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可以向县乡等基层医院推广,方便患者就近就医;患者或家属经过培训后能够进行自家清洁间歇导尿,频次的及时调整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完成,适合患者家庭的自我膀胱护理,推动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是神经源性膀胱长期排尿困难患者的福音。
[1] 曹志坤,井永敏,田悦平.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14-1315.
[2] 周军规,范建忠,庞占军,等.无菌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8): 61-62.
[3] 廖利民.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障碍的全面分类建议[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2):1101-1102.
[4] 班志娟.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169-170.
[5] 韦文加.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75-77.
[6] 张 红,蒋碧珠,应文娟,等.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7(1):73-74.
[7] 刘旭东,苟丽洁,朱振丽,等.早期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及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995-996.
[8] 李 伟.间歇性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9):19-20.
[9] 廖伟平,何平生.低剂量西地那非治疗间质性膀胱炎34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8):29-30.
[10]陈思达,刘步平,钱丽欢,等.宁泌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Meta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12):9-10.
[11]李 华,王玉龙.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2):129-132.
[12]谢燕淞,梁丽红,张民勤,等.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联合直肠指力刺激对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2015,15(3):85-86.
[13]刘敏强,毛吉刚,何大川,等.经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5,15(6):4-5.
R473.6
A
10.3969/j.issn.1671-332X.2016.09.025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5424)
潘火英 李 玲 黄 坚: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赣州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