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

2016-03-29谭和平李怀平王顾希吴媛媛

中国测试 2016年1期
关键词:检测技术中药材

谭和平,李怀平,王顾希,吴媛媛

(1.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2.中测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21)



我国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

谭和平1,2,李怀平1,2,王顾希1,2,吴媛媛1,2

(1.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2.中测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21)

摘要:该文全面分析研究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药典中在涉及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方面的差异及问题,提出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传统支柱性产业,但卫生质量形势日趋严峻,应建立全球最为严格的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体系和中药材外源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用以支撑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检测技术;国家药典

0 引言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传统支柱性产业,青蒿素、紫杉醇、银杏黄酮等衍生于中药材的药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消除人们疾苦,造福于全人类。经过数千年的应用和发展,我国中药材产业已跃居全球第一,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320种常用中药材蕴藏量达到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 70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1]。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 600亿元,较2010年(近3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2014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达19.66万吨,出口额同比上涨6.91%,实现创汇12.95亿美元[2]。

表1 各国药典关于植物药材农药残留种类以及限量值规定1)

然而,目前我国优势传统产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加工两大关键环节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药材种植环节,在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利益驱驶下,农药、化肥的泛滥使用,导致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产品质量每况愈下;在中药材生产加工环节,人为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等外源有毒有害物质事件时有发生,且添加的成分越发隐蔽和复杂,对人们的用药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极易引发群体伤害事件,本是治病的良药在非法添加后却变成了致病的毒药。

因此,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体系和先进检测技术是规范我国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本文全面分析研究了我国药典与发达国家药典在涉及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方面的差异及问题,以期为制修订我国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标准提供参考,提高我国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国际竞争力。

1 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研究

张政斌[3]在分析近年我国出口中药材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时指出:我国中药材卫生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农药、重金属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屡屡超出相关国家限量标准。何毅[4]、祈悦[5]、陈家春等[6]也分析指出我国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与欧盟、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1.1中药材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分析

表1为各国药典关于植物药材农药残留种类及限量值[7-12],可以看出,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是当前世界上涉及植物药材农残限量最多的药典,农药种类和限量值一致,共76种农药(部分以总和统计)。韩国药典中涉及到农药数量仅次于欧美药典,而且韩国药典还规定了另外27种农药在一些常见的植物药中的限量。日本药典中涉及到农药种类偏少,但考虑到一些中药材在日本要执行更为严格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所以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日本对于中药材的农残限量也较为严格。2012年10月25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发布了有关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草案,共涉及10种主要农药,这是我国药典首次对所有药材规定农残限量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经报道注册登记农药有效成分1400种,按照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惯例,注册登记的农药基本上都有限量要求;我国注册登记农药有效成分652种,有限量的371种,但注册农药产品数量却上万个。中药材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许多生产者对中药材的农药残留含量控制意识淡薄,甚至为提高药材产量和防治病虫害而大量使用农药和禁用农药,农药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出现现行中药材相关质量安全标准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使得对中药材卫生质量监督无据可依。

目前,国内外药典的中药材农药残留限制标准相较于开发使用的农药种类,有明显的缺失和滞后性,尤其是我国药典限制的中药材中农残种类明显偏少,而且涉及农药的40%为禁用农药。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中药材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和监督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

1.2中药材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分析

尽管重金属在中药材中有时会起到药效引子的作用,但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可能会引起身体某些部位的病变,包括皮肤、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甚至有致癌的风险[13-16];因此,世界各国都对中药材中重金属规定了相应的限制标准[7-10,17-20],如表2所示。我国药典对于中药材中重金属的限制标准较为严格,也是为数不多的限定了重金属总量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出口中药材却频频因为重金属超标而被贴上“不合格”标签,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在中药材种植的源头没有控制好,大量化肥使用导致土壤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生长于土壤的药材不可能独善其身。这需要有关部门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加以引导和监督。

表2 各国药典关于植物药材重金属种类以及限量值规定mg/kg

不同结合态、不同价态的重金属,毒性也不同。如无机砷化合物的毒性是有机砷的100倍[21];甲基汞、二价汞离子毒性较强,而一价汞离子毒性却很小,西医甚至还将氯化亚汞作为轻度的止泻药应用于临床[14];六价铬会损伤皮肤,全身吸收则可能导致肾脏和肝脏的衰竭[22],而三价铬不但无害,而且是人体糖代谢所必需的元素[23]。

因此,重金属各形态与其毒性的关系应该是制定重金属限量的重要依据;再者,中药材一般的食用方法为水煎,也有药材作为药品全部吞服,因重金属的浸出率关系,重金属限量标准制定还应考虑药材的使用方式。但从表2中看,各国药典、条例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都是对其总量的约束,显然,这样的控制方法在科学性和严谨性方面还有待改进。

1.3中药材中非法添加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药材以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等外源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严重,非法添加的种类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对民众的用药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市场上易出现非法添加的中药材及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抗风湿、镇痛类中添加吡罗昔康、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降糖类中添加格列苯脲、盐酸二甲双胍等;降压类中添加利血平、氢氯噻嗪等;安神类中药及保健食品中添加地西泮、硝西泮等;缓解体力疲劳类中添加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等;补肾壮阳类中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甲磺酸西地那非等;另外还有止咳平喘类、减肥类等中非法添加的现象也较为严重[24-25]。

然而,研究发现,各国药典均未对中药材中的非法添加物作出相应的检查要求和检测规定,这方面相对食品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非法添加化学物质除自身的危害外,添加物有可能与中药材中复杂的组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引起药物药效减弱或增强、药物不良反应等。因此,杜绝中药材中非法添加的现象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在加强中药材行业自律的同时,不断完善药典标准体系和提高药监药检部门的检验检测能力,严厉打击中药材及其制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2 中药材卫生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2.1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色谱法是农残测定最为常见的分析方法,各国药典都以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配合不同的检测器作为标准检测方法[9-13,21,25-26],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在检测方法方面,与其他国家的药典比较,2015版《中国药典》首次采用GC-MS/MS和LC-MS/MS来检测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量,该项技术凭借其定性准确、灵敏度高的优势,使得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迈入了多种类、多组分的高通量定性筛查和准确定量时代。在提取和净化方面,《中国药典》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药典最大差别在于《中国药典》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检测方法的农残分别采用不同的提取、净化方法,而国际药典的前处理方法较为统一,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还有待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孰优孰劣。

表3 各国药典关于植物药材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比

表4 各国药典关于植物药材重金属检测方法对比

因此,我国药典应主动加强与国外药典的协调和沟通,只有建立国际通用的中药材农药残留量检测标准,才有利于在一个标尺下评判卫生质量,才有利于打破我国中药材进出口所面临的技术壁垒。与此同时,中药材中多种类、多组分农药残留的高通量定性筛查和准确定量技术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2.2中药材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各国药典中均规定了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如表4所示[9-13,21,26-27]。由表可知,各国药典检查药材或药品原材料中重金属总量的现行方法是拥有100年历史的硫化物沉淀比色法,通过对比有色沉淀物与铅标准溶液的颜色强度来确定是否超出重金属限量。该方法除了存在目视比色的主观误差外,还存在灵敏度较低、费时费力,且不能给出单个金属元素浓度的缺陷。同时,从表4来看,我国药典对于中药材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并不落后,是为数不多的采用ICP-MS来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杂质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ICP-MS具有低检出限和宽动态范围线性响应的特性,对于一些复杂而珍贵的药材潜在毒性痕量元素,如砷、镉、汞、铅和铜的最低限量检测,尤为重要。此外,由于无机形态的汞和砷毒性要比其他形态大得多,2015版的《中国药典》颁布了汞和砷元素形态及其价态测定法,采用HPLC-ICP-MS进行特别的分离和测定。这一方面,仅有美国药典对此提出关注,其他药典均未见提及。用ICP-MS来代替现行的中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方法是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我国药典应该加快中药材多组分重金属元素同时测定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研究,促进中药材重金属检测国际标准的建立。

2.3中药材中非法添加物检测方法

中药材及其制品本身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检测标准及方法相对滞后,再加上非法添加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国家层面难以制定一个对所有类别的非法添加化学物质进行检验的统一标准,这就注定了非法添加物检测难度极大。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有经验鉴别、理化分析法、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色谱法和离子迁移色谱法等。理化分析和薄层色谱法一般只用于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初步筛查;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方法较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方法主要用于实验室精确筛查和定量[28]。其中,质谱联用技术对中药材中异常化学物质的快速筛查和定性定量具有定性准确、排除干扰能力强以及灵敏度高等显著特点。先用色谱法进行快速筛查,再以质谱或串联质谱法等专属性更好的方法进行最终的确认,是未来对非法添加等外源有害物质筛查的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杜绝中药材及其制品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开发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极为重要,有了检测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做到有效监管,精准打击,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因此,我国药典应在继承现有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加大以质谱技术作为检测手段,结合非法添加物的掺假动态,建立中药材非法添加物快速筛查分析检测技术,为完善我国药典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3 结束语

我国中药材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体系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基本同步,但局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卫生质量标准和相关检测技术方面,严重影响我国中药材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推进中药材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自身而言,标准体系滞后也影响我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应建立严格的中药材卫生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外源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体系,共同支撑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明,王丽岩.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弱在哪里[J].今日中国论坛,2009(4):86-88.

[2] YANG. 2014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19.66万吨[EB/OL].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05/08/ 051593zd7.shtml,2015-05-08.

[3]张政斌.出口植物类中药材安全卫生质量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7,17(1-2):113-116.

[4]何毅,叶正良,赵利斌,等.中美欧中药/植物药/传统草药质量标准差异分析[J].中草药,2012,43(1):182-186.

[5]祁悦,卞鹰.欧盟与中国植物药标准的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286-1288.

[6]陈家春,贾敏如.中、美、英、日和欧洲药典中植物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规定及分析[J].华西药学杂质,2005,20(6):525-527.

[7] Europe pharmacopoeia[M]. 8.0th edition,2014.

[8]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M]. 36th edition,2013.

[9] Japan pharmacopoeia[M]. 16th revision,2012.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1] The Korea pharmacopoeia[M]. 10th revision,201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S]. 2002.

[13] CAUSSY D. Cas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understanding bioavailability:arsenic[J]. Ecotoxicol Environ Saf,2003,56(1):164-173.

[14] CLARKSON T W,MAGOS L. The toxicity of mercury and its chemical compounds[J]. Crit Rev Toxicol,2006,6(8):609.-662

[15] PATRICK L. Lead toxicit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rt I:exposure,evaluation,and treatment [J]. Altern Med Rev,2006,11(1):2-22.

[16] WAISBERGM,JOSEPHP.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cadmium carcinogenesis[J]. Toxicology,2003,192(2):95-117.

[17] Kore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roposed Amendments of Residual Limits and Test Methods for Pesticide Residues/Heavy Metals in Herb Medicines[M]. 2005.

[18] The Canada Pharmacopeia[M]. 2013.

[19] The British Pharmacopeia[M]. 2013.

[20] WHO.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for Medicinal Plant Materials-Revised Draft Update[M]. 2005.

[21] JAIN C K,ALI I. Arsenic: occurrence, toxicity and speciation techniques[J]. Water Res,2000,34(17):4304-4312.

[22] DEBASIS B. Cytotoxicity and oxidative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forms of chromium[J]. Toxicology,2002,180(1):5-22.

[23] FERNANDO G R.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diabetes:The case for chromium,magnesium and antioxidants[J]. Arch Med Res,2005,36(3):250-257.

[24]张小龙,王昆,吴先富,等.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状况分析[J].中国药师,2014,17(10):1749-1753.

[25]符江,荆文光,章军,等.中药中非法添加问题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草药,2014,45(3):437-442.

[26]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S]. 2005.

[27]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s Analysis Document:SANCO/10232/2006 24/March/2006[S].2006.

[28]徐硕,金鹏飞,徐巧玲,等.中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16):1843-1850.

(编辑:徐柳)

Research of hygienic quality standard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N Heping1,2,LI Huaiping1,2,WANG Guxi1,2,WU Yuanyuan1,2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Chengdu 610021,China;2. Zhongce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Chengdu 61002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id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s of hygienic quality standard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betwee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and Pharmacopoeia of a series of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It suggests that though TCM industry is an original conventional backbone of the fasting developing economy of China,the hygienic quality standards environment is facing growingly severe challenge and threat. Hence,a more scientific and strict TCM hygienic quality standards system and a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system of extrinsic toxic compounds with the help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should be built up to support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ygienic quality standards;detection technology;Chinese Pharmacopoeia

作者简介:谭和平(1957-),男,重庆市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从事生物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GYB215)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5GZ0084)

收稿日期:2015-09-1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5-10-20

doi:10.11857/j.issn.1674-5124.2016.01.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6)01-0001-06

猜你喜欢

检测技术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一场开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宣讲会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