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佛宗师洪照成及洪佛派的传承
2016-03-29周至譓
周至譓
洪照成(1865—1944年),绰号“白毛照”,广东省新安县松岗洪桥头村人,洪佛派第六代宗师。他6岁丧父,随母移居别处,少年时独自流浪到广东番禺沙湾何家村,被吴通收留在武馆当小工。
吴通,绰号“白毛通”,肇庆府德庆县人,师从洪佛派第四代掌门何道旦。洪佛派由云弥禅师开派。云弥禅师俗名李祖宽,年轻时在肇庆鼎湖山跟洪熙官学铁线拳、五形拳、十字拳,后来融入一路罗汉金刚拳和一路拨香掌法,合称洪拳佛掌,简称洪佛派。
李祖宽因从事“反清复明”活动被朝廷通缉,走投无路之际只好在八排山青华寺落发出家,法号云弥。云弥禅师人在佛门心在方外,云游四海时先后将武功传给了佛山丰宁寺僧邝能(和尚能)、新会远护镖局镖头陈曲佑(陈远护)和黄永基等人,洪佛派传到何道旦等人已是第四代。
“白毛通”随何道旦在肇庆七星岩普贤道院习武10年,艺成之后回到德庆设馆,由于年纪太轻,没有多少人愿意跟他练武,只好关闭武馆,到江西一带当保镖,五十多岁时定居番禺沙湾何家村,一边给赌馆看场,一边设馆授徒。
少年的洪照成天性喜武,每当“白毛通”教徒时他都会躲在一旁偷窥,用心牢记,然后晚上到僻静处苦练。他的一举一动当然逃不过“白毛通”的法眼。有一天,“白毛通”当着众人的面让他将偷学到的功夫演练了一遍,在场的其他徒弟无不为之汗颜。这个少年的刻苦和勤奋感动了“白毛通”,加上他头上长着一撮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白发,于是“白毛通”决定收这个少年为徒,将平生所学教给他。
洪照成正式学武的时候,“白毛通”已是晚年。几年之后,“白毛通”病故,处理了师父的身后事,洪照成就遵从师父的遗嘱,到肇庆鼎湖山跟师叔罗隐学了4年功夫。
下得山来,就得寻找活路。他也想和师父一样当保镖,奈何那条微跛的腿没能让他遂愿,跑了几家镖局都被拒之门外。回到家乡,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他只好一条扁担两只箩筐挑着缸瓦满街叫卖。
一天,洪照成挑担到邻村叫卖,一大班年轻人正在热火朝天地练武,他卸下担子驻足观看。这可是犯忌的,这班青年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要揍正在擦汗的洪照成。
洪照成不慌不忙摆摆双手,对他们说:“你们人多势众,我只有一个人,按理必输无疑。但如果我侥幸赢了,你们就帮我把这个担子挑回家好吗?”
众人想都不想就一口答应了,未料动起手来,他们才知道上当了。眼前这个微跛的青年就像一头下山的猛虎,一轮拳脚快如闪电般过后,众人痛苦地躺在了地上。
众人好不容易爬起来,想起了刚才的承诺,一个人过去把扁担放在肩上想把腰挺起来,谁知道这个担子足足有三百斤重。那人憋得满脸通红把担子挑了起来,摇摇晃晃走了十几步便累得走不动了。另一个过去接着挑起向前走。
洪照成领着这班人挑着沉重的担子回到寄居的亲戚家中,亲戚责怪他不该挣不到钱还雇这么多人挑担。洪照成解释说是打赌赢他们的,亲戚不信,问其中一个人是如何输的,那人如实说是比武输的。洪照成说了几句客套话就打发他们回家去了。
这件事在村中不胫而走,乡亲们都替这个身世坎坷的孩子高兴,但有一个人特别不爽。
这天洪照成和往常一样,一早就挑着那副沉重的担子出了门,远远看见村头的路边站着一个人,认得是洪连贵家的长工。到了跟前他向长工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长工也向他点了下头。当他准备往前走时,长工冷冷地问他:“听说你比武赢了邻村的?”
洪照成谦虚地回答:“是他们让着我这个残疾的。”
长工接着对他说:“你先把担子放到一边,我今天向你讨教几招。”
原来这个壮年长工是惠州一家著名拳馆的门人,他的师兄就是邻村那班青年的师父。
洪照成把担子放在路边,这时几个乡亲围了过来看热闹。
洪照成向长工拱一拱手说:“晚辈有得罪之处请多海涵!”
长工冷“哼”了一声,手一扬,一脚闪电般蹬向洪照成胸口。洪照成一偏身避开来势,左手迅速扣住来脚,右拳抛起重重撞击长工的下巴。
伴着一声凄厉的惨叫,长工被凌空击出一丈开外,晕倒在地。洪照成赶紧掏出还魂丹施救,围观的乡亲们个个都被这一击的威力惊得目瞪口呆。长工慢慢转醒,爬起来捧着下巴踉踉跄跄走了。洪照成挑起担子,在乡亲们复杂的目光注视下走出了村子。
一个吃尽苦头、身有残疾而又身怀绝技的年轻人在被别人欺凌时,心理的反应往往异于常人。乡亲们的担忧不无道理,而洪照成本人也把这段被人欺负的经历编成一路名叫“虎落平阳”的拳法,这就是后来的“猛虎下山拳”和“四大跛拳”的母拳。
其后的挑战接踵而至,在不断应战的同时,“白毛照”的名头也开始在新安、东莞、惠州一带慢慢被人们知晓。
一天,洪连贵挑着一担稻谷登门拜师,成为洪照成的首徒。这个后来当上了洪氏一族族长的人,直接推动了洪佛派的功夫在洪氏宗亲之间传播,后来还将它带到了台湾。
有了开始,后面就不愁了。很快,年轻的洪照成就在村中正式设馆授徒。紧接着附近的周家村、江边、黄松岗、潭头、涌头、新桥岭和东莞的怀德、大公岭、溪头、沙田、大岭冲头等地的人也纷纷慕名前来延请他到当地设馆。
洪照成不独功夫了得,医术也相当高明,尤精跌打正骨之术。以体力劳动养家糊口的基层民众,发生跌打骨折损伤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因此这项业务是武馆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但若对有求于他的贫苦人家施医赠药,洪照成却分文不取,此举为他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舞狮所得的收入是武馆三大收入来源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所以开武馆的师傅无不精通此技,洪照成也不例外。但与众不同的是,别人舞狮用代表喜庆的红色或黄色狮头,他却偏偏选用俗称“铜头铁角牙擦须”的黑色狮头。请这种狮头舞狮的客户,通常是为了辟邪挡煞,所以付费也相对疏爽,但由于它杀气重,很容易发生争执,特别是两头黑狮会狮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打斗,因此大家也称它为“斗狮”。
这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位于墟集上的北帝庙里里外外人山人海,乡绅们也借北帝诞之机搞了一个醒狮采青活动,放言谁能把悬在庙前一侧大树树梢上的“金线吊芙蓉青”采下来,就可以得到一封金额可观的大“利是”。于是松岗各村的武馆都派出阵容强大的狮队,志在必得。
洪桥头村武馆的狮队在洪照成的带领下,来到了北帝庙前的空地。庙门前并排摆放着四张八仙桌,十几个乡绅和官员围坐一起,空地上齐集二十多队来自各村的醒狮。旁边的大树上吊着青,一条丈把长的粗大毛竹竿靠在树干上。
乡长站在八仙桌上宣布规矩:各狮队可以借助毛竹竿爬上去采青,也可以直接跳起来采青,但不能用飞砣、飞刀、软鞭,也不能爬树。采下来一次,赏一封大“利是”,青接着再挂起,所有参加的狮队都有一次采青的机会,采不到的狮队也有一封参与的“利是”。点到名的狮队就上去采青。
在锣鼓声和呐喊声的助威下,第一队狮开始采青,他们把毛竹竿放在青对着的地下,几个人把着毛竹,狮子舞到毛竹竿旁边,其中一个人蹲下来让舞狮头的人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然后慢慢站起来。舞狮头人的用头顶着狮头,双手抓住毛竹竿,双脚撑着,手脚并用,很快就爬到了毛竹竿的顶端,下面的几个人合力把毛竹竿举了起来。可惜,舞狮头的人离青还有三尺距离,最终领队的师傅让他下来了。
第二队狮吸取了第一队狮的教训,当舞狮头的人爬到一半的时候,三个人踏上了垫底的三个人的肩膀,形成两层人塔,等到狮头到顶,毛竹竿一层一层向上举。眼看就要成功了,最底层的一个人却身体一晃,第二层的人重心不稳,毛竹竿一摇晃,舞狮头人就掉了下来。
接连几队狮都没能成功把青采下来。
轮到洪桥头村的狮队出场,舞狮头的是身材瘦削的“红毛乾”洪旺乾,把着毛竹竿的是洪连贵、洪跃庭和洪丽庭。当洪旺乾爬到一半时,洪照成从洪连贵的大腿踩上他们的肩膀成了第二层,当狮头到顶后,洪照成双手把毛竹竿稳稳地高高举起,狮头顺利把青采了下来。这时人们的喝彩声、炮竹声如雷鸣般响起。
邻村洪拳馆的师傅也学着洪照成,把青采了下来。
散场回村的路上,兴高采烈的洪照成和徒弟们遇上了另一头黑狮。在来的路上,这两队狮曾经相会,舞狮头的洪丽庭按礼仪弯腰俯首,对方却依然昂首向前,不屑一顾,众徒弟见势准备发难,洪照成心中虽然不快,但还是制止了大家的冲动。
既然来时会狮对方不赏脸,再遇上也就没必要给面子了,于是洪玉生舞着狮头直接往前走。看见对方的师傅替下舞狮头的徒弟,洪照成也从洪玉生手中接过狮头。果然,对方几步就舞到跟前,飞起一脚侧踹洪照成腰部。
对方以腿法见长,以腿法缠斗自己肯定吃亏,心中有数的洪照成以拐马避开对方接二连三的攻击,迅速用偷步接近对方。洪照成自创的一路“四大跛拳”采用拐马和偷步使身法变得飘忽不定,可媲美著名的“醉八仙拳”。只见两只黑色狮头靠在了一起,洪照成用脚从后面卡在对方两脚之间,使对方无法起脚,然后以肩胯猛力一撞,将对方连人带狮头撞翻在地,成了滚地葫芦。
对方丢下狮头站了起来,洪照成也将狮头交给舞狮尾的洪跃庭,两人对峙。过了片刻,对方气馁,一班人灰溜溜走了。
洪照成成名之后,置了些房舍田产,娶一文姓女子为妻,生了洪善宝、洪银树、洪耀宗三个儿子。
洪善宝,绰号“白毛宝”,幼年就随父亲学习武艺。“白毛宝”喜爱武术且聪明好学、刻苦用功,深得“白毛照”欢心。二十出头就继承了父亲一身武艺的“白毛宝”并不满足,后来拜东江武术流派一位名师继续深造。
几年过去,“白毛宝”认为师父没有将绝技教给自己,就恳求师父相授,师父不允。一天,“白毛宝”袭击了他的师父,试图迫使对方使出绝招。师父知道他的用意,一再避让。由于“白毛宝”功夫甚是了得,师父被他几招就逼到了墙角,师父喝令他住手,否则出手打他。“白毛宝”在高度提防的同时攻击更加猛烈,师父无奈之下连消带打击了“白毛宝”右胸一掌,将他逼开。
“白毛宝”如获至宝,虽然挨了一掌,但他并未怨恨师父。师父拿出解药给他吃,“白毛宝”说家里有的是,没有接受师父的好意。师父再三劝他:一家的药解一家的伤,但倔犟的“白毛宝”就是不听。“白毛宝”回到家中找“白毛照”要跌打药,“白毛照”也劝他吃师父的药,但“白毛宝”不从。
没过多久,“白毛宝”伤势加重,师父曾经来他家中劝他服药,但“白毛宝”还是不肯。他以为自己年轻,撑一下就过去了,结果没能撑下去。
对于“白毛宝”的死,“白毛照”伤心欲绝,家人强烈要求他找“白毛宝”的师父报仇。“白毛照”对他们说:“阿宝为了学绝技袭击师父是不对的,哪个师父不留几手绝活傍身呐,我也不例外。加上他的师父劝他吃药,是阿宝咎由自取啊!我虽然很难过,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不要再去惹麻烦了!”
经过岁月的磨洗,“白毛照”的心境平和了许多。
1921年,“白毛照”到香港筲箕湾设馆授徒,后来将武馆迁往湾仔太原街。香港沦陷后,“白毛照”举家迁入元朗屏山,在邓氏宗祠继续教授洪佛派的武术,1944年6月“白毛照”在屏山达德病逝,享年79岁。
“白毛照”这支洪佛派以黄永基为源头,尊李祖宽为祖师,以“善怡拔生成、宝化用英贤”十字为传代堂号,例如“白毛照”的堂名为“宝宝堂”,即是该派第六代掌门。历代掌门均有一套拳法传世,第三代掌门李同宽创“八仙醉酒拳”,第四代掌门何道旦作“十四■”,第五代掌门吴通悟“四仿拳”,第六代掌门洪照成作“四大跛拳”。
铁线拳是洪佛派的基本拳术套路,它是由洪家拳的铁线拳衍变而成,将原来的十二桥手法门变成了十四桥手法门。五形拳模仿龙、蛇、虎、豹、鹤五种动物形态特点组合而成,强调龙形练神、蛇形练气、虎形练骨、豹形练力、鹤形练精。十字拳突出打法,以逼打、偷打、漏打和连消带打见长。洪佛派的这三个基本套路也是洪家拳的传统套路。
李同宽所创的“八仙醉酒拳”以跌宕麒麟步、回旋步配合扣手、顶手,偏身御敌、侧门进取。何道旦的“十四■”是一路洪头佛尾形式的拳法,用洪家三展手起式,以罗汉金刚拳中的抛、批、撞、顶、角、沉、迫、圈、刹、拔、劈、挂、连十四种法为根本。“白毛通”的“四仿拳”是一路拳出如狂龙猛虎、掌推如排山倒海的刚猛拳法。此外还有“十大形”、“独臂拳”、“猛虎下山拳”等拳术套路。
洪佛派的器械以棍为主,套路有“疯魔棍”,是以左手为前锋手的“左手棍”,棍出如雨打,连环快捷,身随步转,顺势而行,棍法有提、拦、点、揭、刹、挑、割、运、漏等。其他器械套路还有洪佛箫、追魂伞、铁算盘、双刀、单刀、横头凳、锄头等。
2015年7月16日至17日,笔者应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洪国华先生之邀,到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洪桥头社区参加洪氏宗亲的恳亲会,在社区领导洪伟江的安排下拜访了洪佛派的传承人洪灶兴师傅、洪建新师傅等人,现场观摩学习了洪佛派的拳术、器械和醒狮,展开了一次深入的田野调查。
洪桥头社区现有常住洪氏族人近四百人,其中八十多人长年练洪佛派功夫。目前保存完好的拳术套路有十字拳、铁线拳、小五形拳、大五形拳、十大形拳、醉八仙拳、四仿拳、十四拳、独臂拳、猛虎下山拳和四大跛拳,器械套路有小疯魔棍、大疯魔棍、插花棍、追魂伞、铁算盘及刀枪叉凳等。舞狮套路是传统的地狮套路,狮头黑色。
“白毛照”跟“白毛通”学的第一个套路是十字拳。在洪桥头社区,小朋友们集体演练的十字拳有点像现代武术操,这与笔者2011年7月在“佛山赞先生”梁赞的故里——鹤山市坡山南门村做田野调查时,观摩梁汝能、梁兆荣两位师傅演练的十字拳明显不同。当年笔者看到的是一路硬桥硬马的洪家拳,据两位梁师傅说是清朝咸丰年间广东天地会起义时,洪兵在他们村附近驻扎,首领陈开的军师和尚能将这路拳法教给了配合他们作战的村民,流传至今。和尚能是云弥禅师的徒弟之一,也是洪佛派的第二代传人,天地会起义失败后潜回佛山石湾丰宁寺,最后成为该寺方丈。当地还流传着他在寺前脚踩砂煲打拳的故事。
罗汉金刚拳是洪佛派的基本拳术套路之一,但据洪建新师傅说,这个套路目前在社区的传承人中已无人能够演练。2013年7月,大型武术纪录片《洪拳大名堂》摄制组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杨屋村完整拍摄了杨耀炽师傅演练的罗汉金刚拳,这路刚猛凌厉的拳法将佛家拳的贴身快打、短桥寸劲的技术特点表露无遗。大家可以在网上观看《洪拳大名堂》上集的视频,第三部分《英雄辈出》里杨师傅演练的就是这路拳法。据杨师傅介绍,这是他的太叔公,广东天地会悍将杨升郎留下来的家传武艺。
拨香掌法是洪佛派的佛家功夫,但没有在洪桥头社区的传承人中流传。笔者三十多年前随父亲到肇庆市鼎湖山庆云寺参加一个活动,庆云寺住持释雪峰大和尚应大家的请求表演了这路掌法。大师深厚的铁砂掌功力将这路刚猛的佛掌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满堂彩。《洪拳大名堂》摄制组2013年5月到庆云寺寻找洪熙官的足迹,本想将这路精妙的掌法奉献给大家,奈何雪峰大师早已驾鹤西归,寺中僧众再无薪火相传者。
洪佛派是洪家拳的一个重要流派吗?笔者从洪灶兴师傅和大家的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洪氏宗亲们为武术大家洪熙官出自洪氏一脉而无比自豪,认为“白毛照”延续了这个武林传奇。
洪佛派武术的流传范围不大,在国内武术界并不广为大家所熟悉,随着资深传承人逐渐老去,挖掘整理和继承发扬的迫切性显得尤为突出。所幸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与内地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洪佛派武术在香港武术界广为人知。这当中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白毛照”晚年在香港设馆授徒,门人遍布港九新界。还有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少洪桥头村的师傅移居香港,以教馆为生。再加上香港的传统文化氛围浓重,适合传统武术的生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白毛照”第三子洪耀宗广泛联络洪佛派传人,在香港成立洪佛派国术总会,着力推动洪佛派在香港发展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洪锦培师傅等洪佛派传人的精心组织下,2015年7月25日下午洪佛派国术总会在香港九龙湾宏天广场百乐门酒店举行隆重仪式,纪念洪照成师公诞。当晚筵开八十多席,来自海内外的洪佛派传人济济一堂,席间的舞龙、醒狮和武术表演精彩纷呈,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整个活动从下午5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之中落幕。(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