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水稻螟虫发生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控策略
2016-03-28李明强
李明强
摘要:通过宣汉县灯下三种螟虫数据统计,总结了宣汉县三种螟虫发生为害比例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提出及时处理越冬残体、适期防治、农药更替、性诱等防控策略。
关键词:水稻螟虫;种群变化;原因;防控策略
宣汉县是全罔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稻出面积为52万亩,常年种植水稻50万亩左右,一般稻谷产量为2200万公斤,宣汉县水稻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种,春季第一代为害水稻苗床或移栽本田水稻,形成枯鞘或枯心。第二代(或三代)为害造成枯孕或白穗,常年发生25万亩次左右,损失稻谷约150万公斤。
一、三种螟虫的数量比例变化
1.三种螟虫灯下发蛾情况
通过宣汉县1957~2015年灯下诱蛾数据可以看出,三种螟虫的数量比例的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分别为三化螟优势期、三化螟下降期和消失期。 第一阶段:三化螟优势时间,1957年到1982年间,三化螟占绝对优势,占全年水稻螟虫数量的67.14%~99.81%,平均为90.9%,三化螟优势明显且稳定:二化螟占水稻螟的0.19%~29.12%,平均为6.99%:大螟0~10.99%,平均为2.11%。
第二个阶段:三化螟比例下降期。1983年~1999年,从1983年开始三化螟所占比例开始下降,占当年螟蛾数量的68.87%,比1982年下降19.45个百分点,17年间的比例从68.87%下降到6.86%,下降了62.01个百分点,平均为33.38%,每年下降3.88个百分点、平均比例第一阶段下降了57.52个百分点:二化螟当年比例占螟虫数量的18.64%,比1982年增加10.63个百分点。17年间二化螟比例从5.29%上升到72.24%,上升了66.9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4.18个百分点,平均为45.52%,比第一阶段增加了38.53个百分点。1983大螟占螟蛾数量的12.49%,比1982年3.65%增加8.84个百分点。17年间变幅为5.09~56.61%,平均为20.66%,比第一阶段增加18.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1.16%。
第三个阶段:三化螟消失期,宣汉县三化螟终见期为1999年,2000年及以后,均沒有发现,三化螟比例为O%,一直到2015年仍未发现,不仅田间没发现幼虫,灯下也未发现,说明三化螟从宣汉县完全消失。二化螟则保持相对稳定且占优势的水平,比例变幅为67.88~87.62%,平均为74.97%.比第二阶段平均升高2.57%,递增不明显,说明二化螟已经是稳定的优势种群。大螟比例变幅为12.38%~32.12%平均为24.86%。比第二阶段增加6.3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加加0.42个百分点。
2.发生面积的变化
根据从1980年到2015年的水稻面积统计数据,官汉县常年种植水稻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54万亩,下降到2015年的50万亩。其间发生面积10.4~32万亩次,平均为20.52万亩次,前期是三化螟为主,二化螟轻发生,大螟零星发生:中期是混合发生:后期是以二化螟为主,大螟次之,三化螟未发现。
二、发生变化的原因
1.耕作制度的变化
耕作制度的改革,破坏了三化螟的越冬场所,降低了越冬基数。由于宣汉县大力推广一季中稻,尤其是以杂交稻为主,直接影响了田间生态系统和生物的种群,三化螟一年发生代次比二化螟多,在食源上就保证不了第三代的需要,至使大量的幼虫得不到营养保障,冬季相际死亡。以1989年为例,三化螟、二化螟、大螟越冬代成虫,分别为l、601、148头,分别占总数的0.13%,80.13%、19.743%,全年总量分别为830、1238、841头,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8.53%、42.56%、28.91%。说明三化螟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第三代由于食料恶化,冬季大量死亡,冬前冬后均查不到幼虫,但是次年可见,根据测报调查办法推算,说明越冬亩虫量已经低于20头了。
2.育秧方式
推广温室两段育秧、旱育秧技术,避免了的产卵期和产卵量,二化螟和大螟则影响不大,还能够取玉米成熟越冬,第二年继续为害,种群得以保留下来。
3.水稻品种的更替
在混合发生的时期,一般说来,由于二化螟造成虫伤株,以二化螟占多数,三化螟较少,这可能是由于二化螟低龄幼虫有集中为害的结果,但是杂交稻汕优系列,三化螟又多于二化螟,到后来全面推广一季中稻,汕优系列由于稻瘟病发生为害重,被迫淘汰停止种植,又被丰产性好,组织粗壮,叶鞘角质化程度高的新品种所替代,三化螟取食困难,不利于取食,二化螟虫体较大,杂交稻茎杆粗壮更适合生存,口器发达仍可取食。
4.与其本身的习性有关
三化螟食性单一,只取食水稻,二化螟、大螟是多食性,还可取食玉米、高梁等,不缺乏桥梁食物,取食后变成老熟幼虫,才得以生存下来。
三、防控策略
1.以减少越冬虫源为主的农业防治
处理水稻、玉米等越冬残体,既是环保而且是比较经济的措施,板田要在4月20日前翻耕消灭幼虫,不会增加劳动成本。越冬虫量与螟虫的发生,并不是完全呈正相关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2014年为例,当年雨季来临迟,翻耕偏迟,冬后虫有效虫源田多,栽插历期长,导致枯心率严重居高,早栽田螟虫集中产卵,为害更重。2015年冬前亩越冬虫量为1616.7头,比2014年的293.6增加4.5倍,虽然创造近年来最高纪录,第一代枯心率最高为7.8%,比2014年的12.7%减少4.9个百分点。农事季节是根据雨水来得早与迟决定的,由于雨季来得早,及时翻耕,正好是二化螟化蛹的高峰期,消灭了大量的虫源,第一代最高枯心率反比去年低,都是由于只重视化学防治,忽视农业防治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因此处理越冬残体是防治螟虫最环保、效果最理想的方法,据2015年七里乡新芽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区调查,由于在冬前稻田大量翻耕、填埋、平整。消灭了二化螟及其破坏越冬场所,不防治田块第一代枯心率仅为0.2%,防治效达95%以上。
2.大力推广高效低毒新型农药的化学防治
加强监测,掌握水稻螟虫各阶段的发育进度。卵孵盛期是防治水稻螟虫的最佳时期。宜汉县常年坝区在5月15日至25日,山区海拔每上升100米推迟2~3天。早栽田虫量集中,间隔l周再防治一次,亩选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10%阿维·氟苯虫酰胺悬浮剂30毫升:或甜核·苏云菌(禾生绿源)粉剂30克: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3.推广二化螟性诱防治f诱集1越冬代成虫
每亩用诱捕器l~2个,于4月15日开始安放于出边、出中均可,不受上茬作物的影响,诱芯有效期长,每隔一个月更换诱芯,引诱田间越冬的螟虫。根据多年灯下数据观察,二化螟越冬代的雌雄比大,由于只能引诱雄虫,雌虫交配大大减少,从而减轻第一代的为害。据2015年,据今年灯下数据比较,越冬代雌雄蛾比为1229:213,雄蛾数量占比例小,一旦被诱集,减少了交配率,相当于减少了雌虫产卵,从而降低了出间产卵量,减轻了一代螟虫的为害。
4.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不是各种防治方法的简单相加,没有同定模式,因地制宜,安全、经济、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原则,仍然贯彻“预报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推广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