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互动情况探析
2016-03-28刘嘉娣
刘嘉娣
摘 要:微信朋友圈通过信息分享、自我形象展示、在线互动等形式,帮助用户积累社会资本。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研究朋友圈互动的情况。研究主要以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从互动的主体关系特征、互动的过程性特征、不同强度关系的互动差异等方面探讨,旨在通过这些研究,让微信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其管理社会资本。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社会资本;强关系;弱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20-02
一、微信朋友圈与社会资本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2015年8月13日,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突破6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1]。
作为中国时下最热门的社交网站,微信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交流渠道,微信朋友圈更是给了用户一个自我表达、沟通交流、管理关系网络资源的平台。20世纪80年代,布迪厄、普特南等社会学者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这一理论为我们观察社会现象,解释社会发展原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传播学者纷纷将之加以应用,用来解释传播学上的一些现象。大学者林南更是预测到,互联网的普及将会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间的互动提供一种新的基础[2]。因此不少学者进行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尝试,结果证实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微信朋友圈以人际交往为要点,它已成为人们获取好友消息、进行人际交流、增进感情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是当下人们最常用的线上活动平台。圈中朋友是如何互动的,互动的主体特征如何,不同强度关系的用户间互动方式有什么不同,这些互动能否为活动在其中的个体带来可获取的社会资本,这些问题都十分值得探索。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的方式、对象说明
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用户数据报告,微信用户呈现如下几方面特征。1.用户性别方面:男性用户居多,男女的比例为1.8︰1;2.年龄方面:平均年龄约为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3.职业方面:主要有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四类,这四类用户占比高达80.6%。具体来说,企业职员占比32%、自由职业者占比28%、公务员占比11%、学生占比20%。本研究从微信使用人群特征出发,按照配额抽样的方法,选择其中20位拥有不同社会资本的微信用户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用户在朋友圈互动过程更具体的特征及体会。
研究选取了12男8女,共20人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当中有2人是企业主,4人公务员,4人是自由职业者,其中1人长期作为公益活动的发起人,6人是企业职员,还有4名学生。这20人成为微信用户均超过2年,上两周内有在朋友圈发布过内容。
(二)访谈重点
访谈主要想了解用户在朋友圈互动时具体的情况。主要有:1.选取部分朋友圈互动内容,让他们指出哪些属于强关系联系,哪些属于弱关系联系;2.互动的偏好,针对不同强度关系的朋友是否会有所不同;3.使用朋友圈有没有带来社会资本的增长,具体为,与本来强关系人员有无进一步的感情交流,有没有从弱关系转为强关系的情况等。
三、微信朋友圈互动的特征
(一)互动主体的关系特征
1.平等的同质互动居多。研究发现,在微信朋友圈中,以平等的同质互动居多。此处强调微信朋友圈个体关系的平等性,是因为与微博等社交网络不同,在微信朋友圈中,连接的大多数是基于现实的社交关系,也就是常说的“熟人社交”。朋友圈中的大部分人是现实关系中的家人、朋友、同学、上司、同事,圈子的构成方式不是简单的从众式关注,而是在双方相互认证基础上的互为添加,这样的添加方式使得朋友圈回归了平等的人际传播。建立了联系的双方,朋友圈会推送个人发布的内容,“迫使”双方互相了解,信息交往更加平等,因此圈内的人际互动机会和频率更高,能够有效增强社会资本连接的有效性。处于强关系的双方,通常拥有更加相似的资源,在社会学中这种互动称为“同质互动”。社会学学者边燕杰曾在格兰诺维特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关系假设,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也就是说,在中国,要办成事,靠的不是社会关系的多而广,而更加强调的是关系的强弱,强关系更能给以有力的支持。
2.平等的异质互动不可忽视。处在弱关系当中的异质互动,往往穿插于其他连续的同质性互动之中。根据情感与互动关系假设,情感很难引发异质性互动,因为双方之间的资源是不对等的,所以异质互动通常需要更多的条件。微信朋友圈恰恰提供了这种条件。在微信当中,互为弱关系的个体通常是由强关系介绍、推荐或者由于工作需要添加,在经过互相认证之后,已经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牵引着他们。微信朋友圈把这根纽带再次加固。美国传播学者埃里克·尤斯兰利指出,网络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是由兴趣或特定议题出发建立,朋友圈是个人兴趣爱好展示的舞台,互为好友后,对等的查看权限“迫使”对方了解你的朋友圈消息,了解你的兴趣爱好,在这期间,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异质个体很可能发生互动,这也是弱关系转为强关系的第一步。
在微信当中,平等的异质互动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交友为目的的情感性需求的互动,第二类是求助、营销等目的的工具性需求的互动。从调查数据来看,两种类型数量相当,均比较普遍,但以工具性为需求的互动,互动层次会更深,如看到朋友圈发布的买卖信息,有需求的个人很可能会发起直接的会话,进入异质个体对话的状态。
(二)互动的过程性特征
网络中的互动性,强调信息传送者与接收者可以互为对方角色,产生信息上的交换。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就是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微信朋友圈是由强关系连接起来的圈子,互动权限的适度开放使得它与其他社交网站的互动有着不同的过程特征。
1.互动过程的私密性。首先,从它的好友添加方式来看,必须验证通过才能加为好友,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其次,微信好友是基于现实朋友圈子发展起来的,是现实版本的网上扩充。朋友圈是微信的附带功能,好友添加的私密性决定朋友圈的私密性。在朋友圈中,还可设置是否准许查看权限、非好友评论无法查看等功能深入,“私密”的味道更加浓厚。
在朋友圈中,只有互为好友,且互相开通朋友圈可见权限,内容才被见,因此整个互动是在“第三者”看不见的状态进行的,过程隐秘的味道更重。
2.不断被发现的小圈子。在微信朋友圈中,查看及互动权限并不是面向全体好友开放的,只有互为好友才能看到对方评论的消息。举例来说,有A、B、C、D四个人,A、B、C三人互为好友,而D只和A是好朋友,A在朋友圈发布消息,B给予评论,C可以看到B与A的互动内容,而D则不可以。假设C不知道A与B认识,当看到B在A朋友圈评论的时候,C就会得知A、B互为微信好友。这样的设置权限会让人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小圈子。
(三)不同强度关系的互动特征
1.强关系的互动。互动手段更加多样、互动层次更深。通过对访谈结果整理发现,无论何种话题,强关系的互动总是占大多数。科尔曼曾从关系角度出发对社会资本作出解释,他认为,社会资本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物质资本是有形的,可见的物质是其存在的形式;人力资本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个人掌握的知识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也是无形的,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3]。
关系强度是能否动员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中国现实社会强烈的关系观被带到了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微信朋友圈中,强关系的互动不仅频率高,互动手段还十分多样,互动程度也更加深。根据对朋友圈互动截图的进一步访谈发现,强关系的互动是十分灵活的,无论是点赞数还是评论数,抑或是发起会话数,强关系人员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实世界的互动特征已经不自觉地“移步”至网络的虚拟世界,使朋友圈成为现实社交的网上延伸。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强关系之间的互动更多是巩固已有的资本,维系着现有的社会关系。微信朋友圈无论在好友的接入设计,还是朋友圈的互动设计,处处为强关系的加深与巩固作出努力。
2.弱关系的互动。与内容类型有关,浅度互动为主。在微信朋友圈中,是否能引起弱关系人群的互动,发布的内容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访谈统计显示,买卖消息、笑话、段子及转发分享的内容更可能引起弱关系人员互动,而记录生活状态的点滴,心情感言引发的互动比例就比较少。从互动的层次来看,弱关系的人群给常用的点赞、表情评论等浅层次的互动手段。
四、结 语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认为,互动、情感和活动之间存在着互惠关系和正相关关系[4]。换言之,个体之间互动越多,他们就越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对双方的感情巩固、加深就越可能产生有益的影响。虽然关于社会资本的获得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有一个不可否认的观点是,社会资本通过“嵌入”获得,个体之间需要通过互动来获得和巩固社会资本。基于强关系接入的微信朋友圈子在巩固社会资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维护社会资本的重要平台。当然,在日常的使用中,用户对朋友圈权限的选择性开放,朋友圈过多的营销信息干扰,冗杂的圈子结构令人注意力分散,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朋友圈互动的热情。虽然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可拓展个人社会资本的平台,但是个体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才是最终决定镶嵌在该社交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是否能被获取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社交平台管理社会资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2015年微信政务白皮书[EB/OL].http://mt.sohu.com/20151024/n4 24061830.shtml.
[2] Lin,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J]. Journal of Science.2005(16).
[3] 以行动与结构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与理论视野[J].国外社会科学,2004(2).
[4] 高连克.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3).
[5] 陈雅琪.社交网站SNS使用与用户的社会资本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