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耄耋老人何以成为“楠木大王”

2016-03-28

中国林业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尤溪楠木荒山

在原中央苏区县的福建省尤溪县,有这样一位谱写夕阳人办朝阳事赞歌的八旬退休老干部。他叫林上昌,现为该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梅仙分会名誉会长。

今年已82岁的耄耋老人林上昌,退休之后仍然老骥伏枥、不辞辛劳,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放慢植绿的步伐。

梅仙镇的铅锌矿是尤溪县的一大财富。该镇曾以铅锌矿开采加工和白石粉、白石米生产远近闻名,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因开采矿石、堆放矿渣等,矿区植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1995年,林上昌从林业部门退休回乡看到这样的环境,忧心忡忡。也就在那年,他自筹资金绿化荒山,把老矿区荒山租赁承包了下来,并不顾自己已年迈,每天起早贪黑,开始了老矿区垦荒植树造林。

每当别人问起他绿化老矿区荒山的动力,他总是这么回答:“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我退休了,要让老矿区荒山披上绿装。”

植下一片片新绿,扮靓老矿区绿色家园,是林上昌老人的一生心愿。多年来,他凭着自己多年在林业部门掌握的绿化苗木培育技术,在垦荒的同时,先培育好苗木。他专门开辟了苗圃地,把苗木当菜种,严把种苗关、栽植关和管理关,精心做好苗木管理工作。2010年-2014年,他科学培育了2万多株珍贵树种闽楠木苗、2万多株乡土树种杉木苗,成活率达96%,成了当地植树造林的抢手苗木。

科学培育苗木外,多年来他先后在矿区的荒山荒地上科学种植了绿竹、杉木林180多亩,还有杨梅、板栗等630多株经济林。

林上昌认为,凭着多年积累的栽培技术,以乡土树种杉木和珍贵树种闽楠木进行科学培育种植,是他垦荒22年来最大的收获。过去,尤溪县山上种的多是马尾松、杉木。为了扭转马尾松、杉木这“两棵树”当家的局面,他毅然决定调整林木结构,把珍贵树种闽楠苗木作为新的当家树种加以科学培育种植。

“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由于历代砍伐利用,致使这一丰富的森林资源近于枯竭。然而,楠木的种植并非说种就可以种的,得有适宜的条件。单就苗木要经过2次育苗,第三年才能定植;我种植的主要经验是当天起苗,当天种植,并小心苗木根部不被破坏,成活率就高。”

1992年,他试种31株闽楠木,成活27株,成活率高达87%。看着自己亲手育苗、亲手栽种的闽楠木成活了,一天天长大,林上昌干劲更大了,信心也更足了。

随着种树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又摸索出了“不炼山,科学种”的种植闽楠新法,种下了珍贵树种闽楠木6万多株,成活率达98%。

如今,老矿山树成林,闽楠木长得郁郁葱葱。栽种的珍贵树种闽楠木填补了“闽中绿色翠帷”尤溪珍稀树木的空白,成了尤溪科学栽培闽楠木的老专家。

“我造林的苗木基本上都是自己科学培育的,山上的每一株树都是自己亲手栽种的。”在今年第38个全民义务植树节,省林业部门领导到他家实地考察后说:“林老栽种的珍贵树种闽楠木,成活率之高,在福建乃至全国少有,是福建的‘楠木大王’”。

22年过去了,老矿区300多亩荒山荒地科学种植的闽楠木、绿竹、杉木、毛竹、板栗、杨梅、芦柑等,经过精心经营,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栽植的珍贵黄楠木超过6万株,创建了福建乃至全国少有的楠木科普示范园,也圆了自己一生的绿色梦,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菲的别样绿色财富。

林业老专家说:“林上昌老人自投资金科学栽培的闽楠木,倾注了他的心血。虽一时看不到收益,要等到10多年才能成材,但50年后,这成片的闽楠林可是摇钱树了,价值几千万元。真是一样的绿色,别样的不菲财富。”

随着自己年岁增大,林上昌希望把自己积累的科学育苗绿化经验,传授给育苗绿化户。面对前来请教种植林木的人,他总是毫无保留地认真传授,带动村民植树造林,扮靓家园。

闽中山区尤溪的广大农民每当说起林上昌,都夸他是躬耕老矿区荒山的“老黄牛”。2011年7月,他被评为尤溪县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2013年,被授予全县老有所为优秀会员。

如今,林上昌不仅通过珍贵树种闽楠木的科学栽培,把自己积累的科学育苗绿化经验传授给育苗绿化户,带动村民种树致富,还全身心地致力于给青少年传播护绿、爱绿的科普知识,从小爱植绿,美化农村生态环境,为魅力尤溪、“我家在景区”再添新绿,让尤溪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民更幸福。

猜你喜欢

尤溪楠木荒山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茶盘洲的楠木王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金丝楠木不神奇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尤溪三景
闽中有尤溪 岁寒出金柑
尤溪:以控费红利换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