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媒体对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研究

2016-03-28谢红翠裴佳佳王子灵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创新创业措施

谢红翠,裴佳佳,王子灵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网络新媒体对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研究

谢红翠,裴佳佳,王子灵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作为一个介于人才和市场的中间人,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和发展下,创新和创业的意愿更加强烈,因而也会形成基于大学生视角下的新型的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创新创业形式和战略.鉴于此,本文论述了网络新媒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并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来讨论当前网络新媒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高校通过多方面渠道、采用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用网络新媒体设立专项网站,普及创新创业知识等措施,希望通以此来解决当前网络新媒体对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措施

1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作为一个介于人才和市场的中间人,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和发展下,创新和创业的意愿更加强烈,因而也会形成基于大学生视角下的新型的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创新创业形式和战略.而本文想要通过研究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寻求在网络新媒体的推动作用下,促使大学生了解当前网络新媒体环境的创业背景,并引导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

2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2.1外部环境

首先,现在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具体的税费减免措施、小额贷款等措施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第二,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过渡与转型时期,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成功与否与转型所需时间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第三,互联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网络新媒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生活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新青年,网络新媒体对其的影响越来越来大,国家和政府也强调运用我们当前的网络新媒体结合我们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创业,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平台支持.

2.2内部环境——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省已基本建设了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学生创业园和产业园、从众多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以促进当地大学生积极创业.

1.政策支持:安徽省出台《关于推进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意见》,旨在扶持大学生创业.

2.经费支持:为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会给创业的大学生或者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和产业园的大学生提供一次性的经费支持,目前大概一次性补贴2000元左右.

3.创业平台支持:伴随着“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大批自主创业的涌现,国家及政府提供了各种平台支持,如建设创业型城市平台,投资创办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创业交流会及论坛.

3 网络新媒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的现状

3.1战略目标——利用“互联网+”思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缓解就业问题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现有的工业化思维,不是先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思维,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电子产业的急剧发展过程中集中爆发的新思维,可以看作一场头脑的风暴.大学生群体思维能力活跃,创新想法多样,很容易形成一场大的头脑风暴,凭借理论知识的学习,团队的合作,导师的指导,经验的积累,可以在原有的生产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将我们现有的大学生的传统创业模式(摆地摊,开淘宝等)进行创新,结合网络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盈利模式,从而不断地规模话,经济化形成新的创业方向.

3.2战略形态——依靠还是依托

所谓的“依托”是指在现有的网络新媒体经济的客观环境中,我们以网络为我们生产和销售的平台,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实现买卖的自由化,是完全在虚拟空间里完成交易买卖,离开了这个网络坏境,交易和买卖自动终止.与依靠不同的是,依靠实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扩宽了创业发展的销售渠道,使得销售形式多样化.所以,在网络新媒体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选择上是会选择依靠网络新媒体还是依托网络新媒体将决定其创业的方向和性质.而这一选择将会影响到网络新媒体在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方面的改造和升级.

3.3战略措施选择——合作还是独营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前期筹备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网络新媒体在对其创新创业的战略措施的选择的影响,这也就会让其考虑在创业的初期是选择合作创业还是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模式一般分为互联网经济(自由竞争)、创客联盟——众创空间、网络新媒体经济+实体经营、客对客模式(C2C模式)、大学生产业园模式和大学生产业园模式,每一张创业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创业者需要根据选择项目、市场目标定位等选择适合自己模式.

4 当前网络新媒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4.1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大学生对市场预测盲目乐观,想问题过于理想化,对市场的把握定位不够准确;没有耐心与长远目光,并且由于能力及时间的不足,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转变没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年轻和缺乏社会经验,容失败并失去信心,没有较强的心理建设和调节能力往往对刚出社会的青年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偏见,另一方面,社会及企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并不看好,也没有在经济或技术上提供帮助.这些原因都形成了大学生的创业阻力

4.2高校教育培养因素影响

首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方面,高校开展了各种活动.表面上科技创新风人数呈现出递增趋势,但是相对于总人口数来说,创新创业的人数并不高;同时受资金、人力因素的制约,高校往往忽略了一个方面----对广大大学生群体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其次,由于学校缺乏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相关的硬实力及软实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联系性不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中.

4.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如今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市场的饱和,劳动力的过剩,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市场的自主调节还不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无法顾及方方面面,市场秩序混乱.这些现状,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是最大的挑战和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

4 网络新媒体具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的对策

4.1高校通过多方面渠道、采用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1.1加快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

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挑战自己;建立立体化、开放化、个性化创新训练教学课程体系.使得创新创业知识的受众更加广泛,在系统的创业创新培训上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多方位,深层次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思维,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4.1.2建立多方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直至今日,从全国来看,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与参与度并不高,没有优秀的创新成果,其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院、指导老师、团队或个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建设优秀的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将学生会、团委以及社团等作为学生科技骨干队伍建设的依托,营造宽松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科技创新环境.

4.2利用网络新媒体设立专项网站,普及创新创业知识

经济的发展必然依靠产业模式的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方式的多样化也无疑影响经济的向前发展,大学生由于资质和经验缺乏,在创新创业这块存在明显的短板,国家和社会在考虑到大学生前期创业过程的困难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要完善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及时有效地掌握一线的创新创业的信息和优惠政策,所以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设立专项的创新创业的网站,更全面有效地普及创新创业的知识.

4.3整合社会资源,联盟各大高校,完善创业网络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自主的创新创业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尝试,但是互联网资源的雄厚和丰富性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为其提供一个很好地创新创业的氛围,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帮助大学生整合已有的社会资源,联盟周围的各大高校,形成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高校联盟,完善大学生的创业网络.

4.4完善自身建设,吸引社会化援助支持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资金和经费的投入不足,自身产业的发展不健全,吸引的融资者和投资者不多.在这一方面,创业者个人需要进行自我的定位,加强自身的产业和项目的发展,争取将其做大做成熟,以自身的项目和产业来说服更多的社会人士和社会资金,或者说更多的来自社会化的援助和支持,从而稳定自身的资金链,争取更大程度地发展.

5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创业有着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及其深远意义,他们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及一系列措施去完成其创业.不过,利用网络新媒体创业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其对创业者本人的各项能力有全方位的考验.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应该支持大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王舜.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J].市场,2015(7).

〔2〕王健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3〕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9).

〔4〕朱军.“互联网+”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企业报导,2015(8).

〔5〕张亮.“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国就业,2015 (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12-02

收稿日期:2016-02-15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创新创业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