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甘肃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与成效

2016-03-28王少鹏

甘肃农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水价十二五甘肃省

王少鹏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水务局讨北灌区水利管理所,甘肃 酒泉 735000)

“十二五”甘肃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与成效

王少鹏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水务局讨北灌区水利管理所,甘肃酒泉735000)

水问题一直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干旱缺水的甘肃如何破解水困局,历来是摆在主政者面前的头等难题。本文在分析了甘肃省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实施高效节水的系列政策、管理和制度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并展望了“十三五”的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前景与方向。

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与成效

甘肃省多年平均降水量281mm,水资源总量289.44亿m3(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2.14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7.3亿m3),人均占有量1 150m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水资源量只有5 370 m3/h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1],水资源严重短缺,用水矛盾突出,河西内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其承载能力,石羊河、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超过100%,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受国家分水指标限制,部分河流水质不满足用水要求,流域内大部分市(州)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属于资源性、政策性、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地区;长江流域水多地少,地高水低,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5%,但另一方面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属于工程型缺水地区。由此可见,干旱缺水已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未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与极度缺水的现实不相适应的是,在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占比在80%以上[2],河西走廊地区更是达到了90%以上,用水结构极不合理,用水效率低,输水、灌水损失大,粗放的用水方式及不合理的农业种植结构严重阻碍了农业的提质增效。因此节水首要做好农业节水,在大量的农业用水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业节水潜力巨大。节水是根本,增效是关键。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我省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支撑。

一、“十二五”高效节水灌溉系列措施

(一)政策措施2011年12月,水利部确定甘肃省为全国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省份。甘肃省按照国家下达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控制指标,将各项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到了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县的三级控制指标体系和以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与考核制度体系,为水权改革划定了总量红线。

2013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议》国发([201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甘肃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农业节水建设工作意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各地方也编制了譬如《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等相关规划。确立了将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与水权改革、节水量、土地规模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农田节水措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水价及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八结合”的工作思路,为形成以建促管、建管并重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管理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措施

2014年8月,水利部将我省列为全国水权改革的试点省份,确定在疏勒河流域的玉门市和瓜州县开展水资源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试点。我省在疏勒河流域开展了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资源确权工作,对三个灌区不同作物、不同灌季进行“百亩实测”。通过实测拟将农业用水水权确权到农民用水户协会和农场等用水大户,为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奠定了基础。

为配套推进水权改革,我省同步在疏勒河灌区开展了农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改革工作。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下发了指导意见,将以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为基础,实行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将水资源的使用权确权到工业、农业等具体取用水户,加快培育和建立水市场,促进水权交易流转,为新建项目打开用水指标通道。在农业用水确权上,按照水利工程的实际供水量、作物种植结构、灌溉轮次定额、法定土地面积等,将水的使用权逐步确权到户。

甘肃省以“定额管理、超用加价、阶梯水价、差别水价”来探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将用水量与水价、节水与增效、水费支出与农民收益有机结合起来,以价格杠杆撬动节水,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高效节水灌溉的迅猛发展,也促进甘肃实施土地集中流转,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土地流转不仅有利于更加高效、经济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传统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型,而且也是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基础条件[3]。如今土地流转和高效节水灌溉已实现了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管理措施

2014年,甘肃省开发建设了“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行了基本信息、地理坐标、资金使用、责任主体的定位管理和动态监管。各地从明晰水权入手,不断探索创新节水管理措施,逐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划用水,计量到斗,水价调节,凭票供水,配水到户,公众参与”的用水管理机制,实现以水定地、以水促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建立节水倒逼机制,用总量的刚性约束倒逼节水。通过建立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水权定水资源,以水票定用水量,有效破解了农业节水难题。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态不断改善,甘肃省全力推动节水增效,规模化打造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按照《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模式,继续遵循不增加地表水源,不增加灌溉面积,和不打新机井的“三不”政策,在河西上游沿山河水灌区,以大田粮食等作物种植区为主,重点推广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部分区域有针对性地适度推广微灌技术;在中游河水灌区、井河混灌区,以制种玉米、棉花、蔬菜等为主,重点推广大田滴灌技术,适度推广温室微灌技术;在下游井灌区及沿黄地区提灌区,以蔬菜、林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为主,重点推广微灌工程;以大田粮食作物为主,积极推广高标准管灌工程。同时,在河西走廊浅山区及沿黄高寒阴湿补充性灌溉区,主要以种植大田粮食作物及饲草料为主,适度发展管道式及机组式喷灌工程。

二、“十二五”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立足区域实际,全力抓好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和陇中东南部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两个示范区”建设。各地因地制宜,科学用水,调优种植结构,初步建立了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高效节水型农业结构,形成合理用水、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2013年,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启动,项目总投资91.7亿元,计划将于2018年完成,项目计划总工期7年,分两期实施。该项目完成后,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占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70%以上,综合亩均节水145 m3,年新增节水量10.55亿m3,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以上,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12亿m3,提供生态用水6.33亿m3。同时,年新增粮食产量2.82亿Kg,经济作物产值7.23亿元。

2015年甘肃省启动实施了《甘肃省“6 363”水利保障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六年内实现在建水利工程投资规模3 000亿元,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有力的区域供水体系、安全可靠的农村供水体系、增产增效的农田水利体系、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六大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努力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三、“十二五”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成效与展望

“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在我省各地成功推广,并与水权改革、土地规模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农业节水发展的新机制。节水措施解决了农田用水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提高了用水效率,水权、水价改革增强了农民节水意识,也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多种改革手段相互推动,激活了农村节水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活力,实现群众用水、节水的良性循环。

2012年,我省农业灌溉平均水价0.125元/m3,仅为成本水价的53%,农村供水平均水价2.5元/m3,占平均成本的一半,水价和成本明显倒挂。通过实施水权改革与水价改革相结合,2015年,全省农业水价提高到了0.147元/m3,达到平均供水成本0.253元/m3的58%,水费收入达9.4亿元。全省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由2010年年底的0.51提高到2015年的0.54,年新增节水能力达4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也为“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及中远期节水发展规划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省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将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给高效节水灌溉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和新要求。我省高效节水灌溉应以科技为先导、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坚持工程、农艺、管理节水并举,科学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甘肃实施精准扶贫和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1]姚进忠,赵自明.甘肃节水灌溉成效及发展途径[J].节水灌溉,2008,(9):54-55.

[2]郑文燕.甘肃省农业节水现状与发展建议[J].节水灌溉,2011,(9):9-10.

[3]梁川.甘肃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关键问题浅析[J].农村水利,2014,(11):57-59.

(编辑:魏翔)

S275

A

1673-9019(2016)12-0041-02

来稿日期:2016-02-29

王少鹏(1985-),男,甘肃酒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节水灌溉与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水价十二五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