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业驱动”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28宋淑红徐慧琴郭海建张冰冰郭思博

农产品加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应用型意识

李 槟,宋淑红,徐慧琴,郭海建,赵 楠,张冰冰,郭思博

(1.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郑州 450003;2.河南省轻工业学校,河南郑州 450006)

基于“创业驱动”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槟1,宋淑红2,徐慧琴2,郭海建2,赵楠2,张冰冰2,郭思博2

(1.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郑州450003;2.河南省轻工业学校,河南郑州450006)

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建设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创业激励机制等途径出发,探讨建立在“创业驱动”基础上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职业院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目标。

创业驱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建立在必需、够用、有效理论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建立在学科体系课程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直线单向式的教育方式使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中处于核心输出地位,学生静态地接受“惰性知识”,不利于学生主观感受动态发展世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脱节。

由于社会发展造成的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也促使普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教育的核心问题“就业及发展”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1]。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中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主要以安排学生实习、联系就业单位为主要内容。针对创业教育的工作,大多仅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创业活动的开展。

本课题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建设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创业激励机制等途径出发,探讨了“创业驱动”对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职业院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目标。

1 以创业为驱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

1.1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因素

创业意识是创业驱动的前提,如果没有创业意识,职业院校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成效就无法显现。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学生所处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有关,此外还受到学校环境的重要影响,甚至是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直接因素。职业院校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不同,必然受到专业对口的行业及企业的影响,并且由于职业院校没有升学压力,目前评价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只能从学生的就业单位和工作岗位来进行[2]。因此,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和企业的指导。专业课教师通过对行业和企业的分析和发展,树立了学生初步的工作和创业意识。

1.2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制约因素

1.2.1受父母传统就业观念制约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任务就是学习,至于创业是学生毕业以后才考虑的事情;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创业辛苦,失败的几率又大,担心承担损失而没有意愿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也不具备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影响了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3]。父母宁愿花费财力为孩子安排工作,而不愿意让孩子创业。父母的这种观念势必减弱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创业的比例极小,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形成。

1.2.2学生自身条件制约

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年龄普遍低于22岁,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再加上创业辛苦,又需要需要承担高风险,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创业的意愿,毕业后找工作仍然是大多学生的优先选择。

1.2.3学校创业环境制约

职业院校虽然注重于实操,但仍然以验证型的实验为多。学生大多时间都在学校这种比较封闭的环境当中,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都安排在高年级阶段,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既缺乏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也缺乏用于创业教育的条件。

珍惜土地资源 建设美丽家园 .............................................................................................................................6-1

2 建设创业实践教育平台

通过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建立开放的实训室和项目工作室、创建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平台等方式,落实创业所需的知识、场所和资金。

2.1开设创业培训课程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创业指导与教育工作,对普及创业知识培训、培养创业意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与专业培训机构资源互补,开办“SYB创业培训班”,积极组织和举办创业大赛。职业院校的创业培训课程是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的中心环节,为此课程结构的合理配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把必修课和选修课及课外实践课纳入创业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此外,加强与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相关的公共课程建设,把创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以及市场经济、税收与法律、国家的金融政策等纳入公共课程体系建设中。

2.2建立开放的实训室和项目工作室

2.2.1实行任务或项目化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情况一般是第1年学习基础课,第2年才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且一般专业课的课程都需要在一学期内完成,造成学生学着后面的,忘了前面的,缺乏在具体实践中完成课程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不清楚自己所学的课程和日后的就业有什么关系,学习具有极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验和实训基本上都是消耗性的,由于没有生产成本核算,造成学生有意无意的浪费;由于没有有效地激励措施,学生缺乏实验实训兴趣;由于没有有效地考核机制,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因此,职业院校可以针对专业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尝试实行任务或项目化教学模式。利用和改造校内实训室为创业实践场所,鼓励学生进行模拟甚至改造企业实际生产产品,指导学生了解创业政策、体验创业过程。

职业院校要加强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在学生中普及创业意识教育,同时培育创业团队,鼓励毕业生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并加强创业项目及成果的跟踪和反馈。校企合作有利于帮助职业院校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一是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困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问题,学校的办学条件、培养模式创新、就业等,尤其是办学条件、设备的购买需要资金的支持;二是助推了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到了创业的氛围,不仅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逐渐产生创业的意愿,并有计划地进行积累并付诸实践。

3 建立创业激励机制

良好的创业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力。主要从2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指导教师的报酬;二是学生创业获得的报酬。

3.1尝试实行创业效果与报酬挂钩

职业院校的教师工资实行的是基本工资加酬金形式。酬金与教师的课时紧密挂钩,这就意味着该教师上课越多、酬金越高。而建立在基于“创业驱动”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院校的教师的工作量不能只与课时量多少挂钩,而应把创业指导效果的考核计入工作量范畴,通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的人数及项目数等方式尝试纳入考核体系。

3.2学生创业获得的报酬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几乎是纯消耗性的,学生家庭为学生需要投入高昂的教育费用,如果学生就业后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时,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家庭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比,以致于近年来学生放弃升学直接就业的状况屡见不鲜。目前,职业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实行了部分免学费制度并享受助学金补助;但学费和生活费,对不少家庭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得相当的经费支持和报酬,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也势必有助于吸引更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职业院校,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源,这对于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在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有利于适应和释放学生在新时代下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利于实现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郑丽君.基于创业教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职教天地,2010(6):52,57.

[2]唐雪莲,高振强.浙江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 [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3):18-20.

[3]蒲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J].成人教育,2012,32(6):42-43.◇

The Study of the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Pattern Based on Start-up Driven

LI Bin1,SONG Shuhong2,XU Huiqin2,GUO Haijian2,ZHAO Nan2,ZHANG Bingbing2,GUO Sibo2
(1.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search Room,Zhengzhou,He'nan 450003,China;2.He'nan Light Industry College,Zhengzhou,He'nan 450006,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rt-up driven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patter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ltivate of career consciousness,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sing platform for training enterprising talents,establishing of entrepreneurial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pattern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cultivating.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servic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enterprenurship enhancing;vocational colleges;talents cultivating pattern

G717.38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1.053

2016-01-04

2015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业驱动”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ZJC15011)。

李槟(1982— ),女,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应用型意识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