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2016-03-28钟艳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钟艳(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钟艳
(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内地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在开发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徽省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可谓潜力巨大.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国内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游客对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求,对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0 前言
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在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方面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导致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良好的开发.在国内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广泛开发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应当立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滞后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加快对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宣传,重视开发数量,更重视开发质量,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和高度吸引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推动力,助力安徽省的经济发展.
1 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拥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独山革命旧址、皖西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形成良好的经济互补,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开发意识较差、开发手段不佳等原因,安徽省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和其他省份相比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各项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指标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靠后.
长期以来,安徽省对于自身的定位一直是农业大省,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甚至一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排名垫底,旅游产业特别是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基础性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作为支撑,公路网密度较低导致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整体来看,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并没有在带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突出的作用.
2 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2.1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联动开发
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包含多个景点、多种类型,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在重视各个景点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统一性的思考方式,将全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视作一个整体,打破区域壁垒、行政壁垒,建立良好的产业联动模式,制定综合性的开发策略.在资源开发、景点保护、开发评价等工作中,要坚持以宏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当中,使安徽省的各部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联动开发、联动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效应、群体效应.
2.2 红色文化旅游产品联动开发
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指的是具有当地红色文化内涵的、以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为背景的、由旅游景点当地旅游经营者向游客出售、提供的物品或者服务.在旅游过程中,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红色文化审美需求,具有较高的纪念价值,深受游客的喜爱.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当充分调动、触动游客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对游客产生多种感官刺激,形成互动性,使游客亲切的、近距离地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构建出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良好的产品联动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3 红色文化旅游形象联动开发
良好的红色文化旅游形象,是红色文化旅游地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根本,简单来说,各个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即是旅游形象的竞争.安徽省在构建各个景区的红色旅游形象方面,应当本着联动的思想,一方面,注重各个景点红色旅游形象地互补性、联系性,将多个景点的形象联合到一起,使游客在游览其中任何一处的时候产生继续游览的兴趣,另一方面,注重各个景点红色旅游形象地叠加性、一致性,保持所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主题、内涵的高度关联,共同阐述安徽省红色文化的深刻意义,形成良好的整体效应.
2.4 红色文化旅游营销联动开发
安徽省在红色文化旅游的营销方面,联动性必不可少.一方面,应当做到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动,共同参与市场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营销方式和联动、高效的营销运作方式,将各个景区的产品、内涵、形象绑定到一起进行营销,又要突出各个景区的各自特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营销战略侧重点,积极开拓大城市、海内外的旅游市场,通过交易会、博览会、媒体广告等多种营销方式,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红色文化旅游营销,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舆论效应.
3 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良好的、具有针对性的、重点突出且发挥优势的开发模式,是安徽省做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点和基础性保证.结合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固有优势和开发现状、弊端,才能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社会保障能力
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型的、决定性的作用.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法律保障的推进、专业人才的引进,都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社会保障能力,牵头进行并高度参与.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以满足游客的吃喝、游玩、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为建设目标,多部门联动,统筹安排、联合行动,做好建设规划和设施布局,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建设,并在建设完成之后做好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在完善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方面,要设立单独的红色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进行统筹性、全局性的管理,积极借鉴其他省份的管理经验,立足管理实际,完善管理机制,此外,要依据国家旅游方面的相关法律、条例、办法,根据安徽省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保护性的、针对性的地方单行法规,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保障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加紧旅游专业整合、建设,强化旅游专业师资力量建设,出台旅游教育保障性政策,培养高标准的、应用型的的大批旅游专业人才,并通过适当的人才选拔、人才招聘措施,将优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投入到红色文化旅游领域当中,为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3.2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构建牢固品牌优势
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号召人们了解红色革命事迹、牢记革命历史、产生深刻的民族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仍然可以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对于安徽省来说,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方面,要重点注意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地区性资源的结合、整合,把红色文化和当地的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绿色文化等鲜活的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具深度的红色文化内涵,体现出红色文化内涵在当代的主流价值.此外,要有构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坚定意识,结合实际、结合主体受众的旅游需求,构建一批精品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形成强大的品牌实力,达到品牌营销的长效化.以皖江都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区为例,皖江都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区靠近合肥市与芜湖市,这两个城市是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城市,建设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在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品牌构建方面,就可以将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娱乐休闲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形成一体化营销模式,使游客在欣赏令人敬仰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后,可以在娱乐休闲景区或者场所得到身心的放松,以此为亮点进行宣传,依托合肥、芜湖这两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可以突出旅游特色、优势,逐步树立起吸引力强大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3.3 加快进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十字”延伸
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多产业结合的今天,单一的、局限性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模式已经明显落后,远远无法满足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此基础上,拓宽思路、重塑发展意识,加快进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十字”延伸.对于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来说,一方面,要做好横向延伸,即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另一方面,要做好纵向延伸,即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文化表演和文化演示等行业的推进发展.在横向延伸方面,要发挥金融业、信息业、制造业等现代化气息浓重的强势行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产品上市、旅游企业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向金融业进行拓展,通过与信息产业合作发展,进行良好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营销、宣传、创新,通过与制造业结合,增强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文化体验,增加其直观吸引力.在纵向延伸方面,可以适当借鉴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发挥红色文化多样性内涵的优势,结合景点当地的文化特色、民俗特点,开发创意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例如,可以通过安徽本地的黄梅戏等表演形式,将红色文化旅游融入其中,滋生出浓重的乡土气息,冲击受众的听觉感官,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有效运用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独特优势,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形成科学的开发模式,将现代人的生活、娱乐元素融入到红色文化旅游当中,将现代产业的联动发展理念融入到红色文化旅游当中,将政府的主导力量充实到红色文化旅游当中,实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设的齐头并进、全面提升,使安徽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与安徽省的各领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融入到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构建品牌并形成强大的品牌竞争实力.这才是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应有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晖.中国红色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叶武跃.泛长三角背景下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杨家余,汪翔.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06):32-33.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107-02
收稿日期:2016-03-26
项目基金:2013年度安徽省社科联课题,项目名称:加快徽文化资源整合及其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A20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