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

2016-03-28刘会平

甘肃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平凉市山洪防汛

刘会平

(甘肃省平凉市河道建设管理处,甘肃 平凉 744100)

平凉市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

刘会平

(甘肃省平凉市河道建设管理处,甘肃平凉744100)

在分析平凉市山洪灾害形势的基础上,从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配套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提高项目功效,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数据和资料整理保存与分析等方面提出平凉市山洪灾害防治治理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类似地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对策

一、引言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横跨泾渭,关山、六盘山将全市分成东西两部,地貌以丘陵、沟壑、川台和塬面为主,地势基本呈现“一川二塬七分山”。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50~620 mm,年内分布不均,7~9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发生频次高、强度大、历时短、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沟道上游坡降大,山洪集流快、来势猛、破坏强、危害重。为有效防御和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从2010年起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过几年实施,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系统化、统一化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目前,建成市、县(区)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管理与信息共享会商平台,实现国家—省—市—县(区)间监测预报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与视频会议直通;建成12处视频站、20处图像站、25处自动水位雨量站、307处自动雨量站、884处预警广播站,安置了149处简易水位器、770处简易雨量器,发放了1 133个手摇报警器、1 783面铜锣,形成村村有监测预警站点的预测预报预警体系;栽置1 548块警示牌、1 011块宣传栏,散发27.67万张明白卡、30.36万本宣传册、5 514张宣传光盘、3.3万张宣传画,组织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及监测预警操作技术培训23场1.31万人、群众转移演练228场,深入县(区)所在地及山洪灾害频发区乡村宣传356场次,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全面宣传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运用管护技术,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为平凉市山洪灾害防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防御山洪灾害的重要性

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常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及环境破坏。2010年“8.7”舟曲泥石流和2013年“5.10”岷县暴雨山洪及2013年“7.22”灵台暴雨山洪等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充分认识防御山洪灾害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快山洪灾害的治理步伐,防治惨剧再次发生,亟需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测预报预警准确性和实战性。

三、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

“十三五”期间,平凉市继续实施市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县(区)到乡(镇)会商平台延伸试点、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复核、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等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基本与“十二五”时期相近。因此,县(区)水务局、抗旱防汛办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一是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以抗旱防汛办为主,统筹行业人力资源,按“建管合一、以建带管”的思路,明确项目部、法人代表。二是严格落实项目招标投标制。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规范招标投标及政府集中采购。三是严格执行建设监理制。依据《水利工程监理规程》,分别委托具有电子产业监理资质和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项目监理,按照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要求,落实监理机构及其监理人员,编制项目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严格监理人员资格审查,施行旁站监理、跟踪检测、平行检测等制度,以规范项目施工监理。四是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按照《合同法》和水利工程施工合同标准文本签订合同,严格施行工程款月支付制度,有效控制合同外项目支付,用合同约束建设行为。五是高度重视项目质量。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相结合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和评价,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六是严格财务管理。按照《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国家、省部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要求,严格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账专户、财政集中报账,严禁用项目款购置车辆、发放津补贴、支付征地款等。按照《平凉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验收实施细则》规定,及时组织项目阶段验收、法人验收、初步验收,及时完工,及时交付使用。严格按照省上要求的时间结点,周密部署、及早行动、快速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加强已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运行管理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近年国家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实施的信息化新型防灾减灾项目,大多为电子设备和设施,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监测预警站点分布广、范围大,预测预报数据分析复杂,运行管护难度大,需要大量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保障及时准确预测预报预警。县(区)水务局一要通过编制争取引进大学生、内部编制人员调整、乡镇“三支一扶”人员借调等途径,配备3~4名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管护项目;二要通过向县(区)财政申请、县级水利建设基金提取、中央农田水利基金维修经费安排、防汛经费列支等途径,每年落实项目运行管护经费,保障项目正常运转和信息费用支付;三要落实每年汛前、汛中、汛后的全面检查维护和故障12小时内排除制度,及时交纳监测预警站点卡费和信息费,保障线路信号畅通、设备仪器和监测预警站点正常、监测预警数据发送准确及时。四要全面实行信息中心与抗旱防汛办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实行汛期值班人员固定电脑,网络实时监管和带班领导移动监管,确保安全科学防御防范。

五、不断提高项目功效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机遇,积极争取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和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实施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会商平台乡镇延伸试点及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项目,争取2~3年内全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会商平台延伸到乡镇,同时争取每年有2~3条小流域列入全省山洪沟防洪治理计划中,加快山洪沟道面上治理步伐。全面运用和调试好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管理与信息共享会商平台操作软件和移动监测系统,充分利用市气象观测信息共享系统,建立视频图像监测站点统一管理系统,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复核监测预警站点预警指标和风险区域,分区分片设立新的指标体系,重新划分山洪灾害风险区、标识新的转移路线和安置点,完善防灾减灾和抢险救灾体系,不断提高项目功能,为山洪灾害防治指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六、加强监测数据管理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监测预警的数据量大、面广、代表性强,是暴雨山洪特性和山洪灾害防御指标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是十分难得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县(区)抗旱防汛办要高度重视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整理保存与分析使用。值班值守人员要随时注意保存和修正实时监测数据,及时进行日、旬、月统计汇总。县(区)抗旱防汛办要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全面进行监测预报预警数据和资料的汇总整理,简要分析本县(区)年度暴雨及山洪的基本特性和特点,并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形式分别保存,逐步形成县(区)山洪灾害防治大数据,以便为防汛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

[1]黄先龙,褚明华,左吉昌,等.大力加强中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J].中国防汛抗旱,2010,(6):4-6.

[2]韩利,张阳阳,孙卫民,等.内蒙古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思路与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5,(6):104-105.

(编辑:张琼琼)

X43

A

1673-9019(2016)17-0048-02

2016-05-11

刘会平(1979-),女,甘肃平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抗旱防汛与河道建设管理。

猜你喜欢

平凉市山洪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优雅地表达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平凉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