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模式的战略思考
2016-03-28陈卫新
文/陈卫新
稻田养蟹模式的战略思考
文/陈卫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稻田渔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国稻田养鱼(蟹)面积为2234.3万亩,其中辽宁省盘锦市稻田养蟹面积为75.6万亩(其中蟹种25.2万亩),产量3.1万吨,产值15亿元,分别占全省稻田养蟹92.5%、94.2%和95.5%。
稻田中有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有充足的氧气,有良好的水质。稻田生态养蟹具有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效益高、养殖技术易操作等特点。我们把稻田养蟹总结为“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立体生态高效农业模式。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国家渔业科技入户首席水产专家王武教授,把辽宁省盘山县稻田养蟹模式“盘山模式”,总结为“1+1=5”模式,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一、稻田养蟹的优点
实践表明,实施稻蟹(鱼)种养结合,解决了粮食与水产争地、大米和水产品向精品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等系列问题,大大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一项伟大创举,这种新模式,符合粮食保护战略,符合生态养殖要求,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模式,可以在全国水稻种植区推广,成为水稻种植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项富民工程。
稻田养蟹产业,以稻作为主,兼营河蟹(鱼)饲养和蔬菜(豆)种植。稻田种养结合,蟹、鱼不仅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并增加稻田的肥料,而且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不仅节省稻作劳力和生产支出,而且水稻产量可增产5~10%,不仅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三收”,提高了稻田的生产力,而且生出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蟹田大米)。凡是不用农药的养蟹稻田所生产的稻谷,可增加15%以上的收入。“水稻+河蟹”经济效益合计达到1500~2000元/亩,亩效益提高1~2倍。
2.立体生态种养,土地资源有效利用
稻田养蟹模式实现了田中种稻、水中养蟹、田埂种蔬菜(黄豆等),实现了稻、蟹、菜(豆)三丰收,建立“海、陆、空”立体种植、养殖的复合生态系统,它们既互相促进、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又保持稻田的生态平衡,同时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
3.“水稻 + 水产”实现了“1 + 1 = 5”
稻田养蟹将种稻与养蟹密切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不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用王武教授的话说:“水稻 + 水产 = 粮食安全 + 食品安全 + 生态安全 + 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即“ 1 + 1 = 5”。
4.稻田养蟹符合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稻田养蟹,对于确保我国基本粮田的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节约了土地、水资源,而且稻蟹共生,河蟹吃食虫害、杂草,养蟹稻田内病虫害、杂草明显减少,水稻有利于河蟹隐蔽、蜕壳和生长,确保稻田湿地环境和谐友好。这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型的产业。
谷祺教授于1987年在《辽宁会计》(后改为《辽宁财会》)连续推出有关国际会计的系列文章,对于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财务会计、国际管理会计、国际比较会计、国际会计的规范化与协调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
二、稻田养蟹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稻田养蟹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稻田养蟹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主要包括:大规格蟹种培育的技术体系不完善;缺少动物性饵料蛋白源;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种、养、加、销、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没有连接起来;河蟹行业协会、生产合作社刚刚起步,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整合,对农民吸引力不强;等等。
(二)稻田养蟹技术瓶颈问题(即稻蟹种养矛盾问题)
1.蟹种放养与水稻栽插矛盾。蟹种经过一冬的越冬,体力消耗大,需要尽早放养,改善环境,增强体力。蟹种放养越早,体力恢复越快,第一次脱壳成活率越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水稻插秧一般在5月中下旬,蟹种要在插秧缓青后放入养殖田。因此蟹种需要自4月初进行暂养,在田间地头围出一块田块暂养,或利用边沟暂养。暂养期长达2个月左右,暂养期密度大、暂养时间太长,严重影响河蟹脱壳生长。这也是河蟹养成初期最为矛盾问题。
2.蟹田暂养栽种水草与河蟹放养的矛盾。暂养池中要求在蟹种放养前1个半月种植水草。但北方地区河水化冻晚,春季时间短,化冻后随即放养蟹种。因此,暂养池内无法采用“打时间差”的方法预先种植水草,造成暂养池环境条件差。
3.稻田浅灌与养蟹的矛盾。水稻是沼泽性植物,其根不是水生根。为满足水稻根对氧气的需要,在水稻生长期必须经常调节水位,干湿兼顾,以促进根系发育。因此,稻田浅灌和烤田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这些措施对河蟹生长不利。特别是成蟹需要水量较多,水位稳定的环境,又不利于水稻生长。
4.施肥与养蟹的矛盾
水稻在分蘖、破口、灌浆时需要追施无机肥料,主要是施用氨态氮肥,水中高浓度的氨会抑制河蟹生长蜕壳。而且,施肥前通常要求降低稻田水位,施肥后田水肥分浓度高,会对河蟹生长造成明显威胁。
5.施农药与养蟹的矛盾
受气候、环境各种因素影响,养蟹田块的水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病害,采用农药治疗又对河蟹生长甚至生存有严重影响。
三、稻田养蟹模式的发展与思考
解决稻田养蟹瓶颈问题,创造和完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技术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稻田养蟹产业链条,是当前稻田养蟹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实施因地制宜,完善稻田养蟹特色模式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稻作方式不同,因此,稻田养蟹模式,要根据南北方地域差异,结合纬度、日照、积温、农业机械化程度、农耕农艺措施、养殖技术水平及地域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稻田养蟹模式方案。特别是要从田间工程、蟹苗暂养与放养、放养密度、蟹田水稻栽插与管理、解决施肥用药矛盾问题、水环境调控、强化育肥技术等几个重点技术环节进行不同设计。总的原则是既要解决水稻和河蟹种养矛盾问题,又要保证水稻、河蟹的正常生长;既要保证水稻不减产,又要生产出优质蟹田稻米和河蟹。要联合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实施方式,开发、集成和完善稻田养蟹特色模式。
2.实施“种苗工程”,建立接力式养殖模式
实施河蟹种苗工程,建立中华绒螯蟹的大规格良种繁育体系,是河蟹产业提升和发展的基础。目前,用稻田养蟹种,技术成熟而稳定,是农民的强项,通常亩利润可达1000元,效益比养成蟹高一倍以上。
同时,大规格的商品蟹一般都出自湖泊、水库和芦荡内。同样规格的蟹种,在稻田中只能长到75~125g/只,而在湖泊、水库和芦荡中只需稍加管理,其商品规格达100~200g/只,最大可达350~400g/只。因此,可采取“稻田养蟹种+湖泊、水库、芦荡养成蟹”,建成蟹种、成蟹接力式的养殖新模式。
3.解决动物蛋白源,提高河蟹规格和品质
“养大蟹、养优质蟹,必须要有优质饲料、要有荤料”。因此,解决鲜活动物性饵料来源,是提高稻田养蟹规格和品质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动物性饵料主要为野杂鱼,几乎没有活体动物性饵料。而且北方地区稻田插秧晚,且插秧后就放蟹种,不利于在蟹田内养殖螺蛳。因此,稻田养蟹业的发展,必须鼓励成立专门组织或行业企业培育生产螺蛳等动物性饵料,或者利用特有资源开发动物蛋白源,构建配套的、专门的服务体系,解决动物性饵料来源,来提升产业的质量。
4.实施科技入户,推广稻田养蟹新模式
稻田养蟹工程是一项富民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点工程。这一工程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并在农村“要和谐,养河蟹;要进步,快入户”,已经深入人心。为此,建议有关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争取、组织开展科技入户项目,以稻田蟹综合种养为主推技术,采用科技入户运行机制,完善科技推广网络和推广渠道,通过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示范带动、辐射推动稻田养蟹业的健康发展。
5.发展休闲蟹业,弘扬稻田“蟹文化”
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稻田养蟹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向以“蟹文化”为主的现代旅游渔业、休闲渔业阔步前进。稻田蟹园的抓蟹、钓蟹、品蟹、蟹田画艺等农家乐体验游项目可作为旅游渔业的一大特色、亮点;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如河蟹节、大米节),将食蟹提升到文化层次,将温酒品蟹、持螯尝菊、吟诗作画紧密结合起来,隆重推向市场化运作,创建浓厚的“蟹文化”氛围,使消费者不仅享受到天下第一美食,而且通过“蟹文化”的熏陶,使其精神上获得满足。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河蟹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