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大学生义务支教与专业技能发展共生机制的建构

2016-03-28吴孔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师范类支教专业技能

吴孔宝

(合肥学院 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师范类大学生义务支教与专业技能发展共生机制的建构

吴孔宝

(合肥学院 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和城市社区义务支教活动的兴起,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志愿服务单向输出模式,发挥师范类大学生义务支教和专业技能发展互利共生的优势,使师范类大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自我.可以通过优化义务支教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过程管理、设计社区支教课程等举措,建立一种义务支教和专业技能发展的共生机制.

义务支教;专业技能发展;共生机制;过程管理

近几年,在城市人口聚居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志愿服务模式——义务支教,大学生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到社区为孩子们辅导课程作业、拓展综合素质.对于师范类大学生,可以考虑突破传统的志愿服务单向输出模式,把服务他人与发展自我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义务支教与专业技能发展互利共生的机制.

1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1993年12月19日,二万余名铁路青年在京广铁路沿线高举“青年志愿者”旗帜,开展为乘客送温暖活动,此活动一经开展,便得到全国各地青年志愿者的积极响应.1996年,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相关部委组织实施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号召、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扎根贫困地区一线,开展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乡镇企业发展等志愿服务活动.1999年,团中央、教育部开始组建研究生支教团,招募研究生志愿者到中西部边远地区开展支教活动.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共同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高校应届毕业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地区从事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青年中心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06年,中组部、人事部、团中央等八部门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2-3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十几年来,广大青年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前赴后继、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撤点并校工作的推进,偏远地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均得到快速提升,支教的重要性逐渐淡化,而同时城市里另一种支教模式的作用和意义却在凸显.在青年父母特别是农民工聚居的社区,每天下午和节假日,当年轻父母们还远在工作岗位挥洒汗水、努力工作时,他们的孩子早就放学、放假在家了.由于无人看护,这些孩子处于“放羊式”的状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全面发展也受到遏制.在有关高校和社区的努力下,青年大学生们走出校门,为社区的孩子们提供义务支教服务.通过义务支教,孩子们“放羊式”的现状得到改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家长们也解决了“后顾之忧”.

对于师范类大学生,如果能改变单纯的服务他人的单向输出模式,把服务他人与自我专业技能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互利共生的机制,不仅有利于支教各方,也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2 师范生义务支教与专业技能发展的互利共生作用

“共生”本为生物学概念,由德国医生、著名的真菌学奠基人、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De Bary)提出,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etogether)的生命现象.[1]1969年,斯科特(Scott)指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玛格里斯(Maga-Lies)在1981年又从生态学角度进一步指出,共生是不同生物种类成员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成.[2]共生包括寄生、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偏害共生,此处主要是指互利共生,即义务支教和专业技能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都得到较好发展.

2.1 专业技能发展对义务支教的作用

1、利于丰富义务支教的内涵与模式

传统的义务支教以到社区辅导孩子们的课程作业为目标,补差补缺,提高课业成绩.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当前的义务支教不仅要完成课业辅导的任务,更要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师范类大学生专业技能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教学组织、心理辅导、信息技术,还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可以帮助志愿者们把义务支教作为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课程设置,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帮助、得到成长.

2、利于增进义务支教的作用与效果

孩子具有“向师性”,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的语言和行为.大学生志愿者年纪轻、活力强,自然会得到孩子们的亲近.如果志愿者们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能弹会唱能说会跳,甚至还是游戏高手、童话大王,就容易得到孩子们的钦服.孩子们就会确立目标,梦想长大后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目标越清晰,动力越强,支教的效果随之事半功倍.师范类大学生具备心理学知识,有的还通过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很多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由于多种原因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亲子游戏、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增进与父母亲人的感情,学会与人交流,建立合理的认知,更加自信自强,从而终身受益.

2.2 义务支教对专业技能发展的作用

1、利用“小先生制”,实现“传帮带”

在中国东三省被日寇占领沦陷之际,陶行知先生为了团结老百姓、改造当时的旧社会、保家卫国、收复失地,于1934年提出了“小先生制”,他提出要把整个社会当做学校,小先生要与老百姓们建立起一对一的或一对多的教育互帮对,把所学的知识立刻传授给他们.[3]师范类大学生到社区支教,一般都以团队的模式,采取“以老带新”模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大二、大三的学生是支教的主力军,大四的学生负责培训和指导,大一的学生则是随队学习,做一些辅助工作.在义务支教中,可以发挥“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的理念,由高年级技能水平较高的同学指导低年级技能水平较低的同学,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2、教学相长,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训练

义务支教是一种知识的输出,大学生要把学习到的教育教学知识通过技能的形式展现出来.大学生志愿者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语言表达、课程与活动设计、教学与活动组织实施、突发情况的应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引导等方面易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教育教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组织协调能力缺乏实战,基本技能存在短板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自然会引起大学生们的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和一线教师的差距,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形成倒逼效应,更加自觉努力地投入到第一课堂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训练中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 师范生义务支教与专业技能发展互利共生机制的建构

3.1 加强义务支教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

为改变传统组织结构层级过多、效率低下、主动性不足等缺陷,义务支教组织结构设计应扁平化.所谓扁平化组织,就是让员工打破现有的部门界限,绕过原来的中间管理层次,直接面对顾客和向公司总体目标负责,从而以群体和协作的优势赢得市场主导地位的组织.[4]义务支教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设计,就是采取“支教点负责人←→各课程团队←→支教对象及家长”的模式,尽量减少层级,尽量增加反馈与沟通的功能.义务支教的组织结构还应建立起负反馈控制系统,整个支教团队接受各成员、支教对象、社区人员和家长的反馈,不断地对目标进行修正,对行为进行调节,不断趋于平衡.

3.2 加强义务支教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Senge(1990)以Forest的构想为基础,发展出了学习型组织的蓝图,并于1990年在《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进行了详细描述,由此拉开了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热潮.[5]加强义务支教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就是以所有支教成员为团队,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等步骤,不断地增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义务支教的效果得到持续改进.

3.3 加强义务支教的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来源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最早由著名的协同厂商新锐互动提出,是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对关键环节、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6]加强义务支教的过程管理,主要是加强对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上课(活动)和考核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在志愿者招募环节中,要认真甄别报名同学的目的,高标准、严要求,并根据支教课程与活动要求,找到“对”的人.在志愿者培训环节中,首先要提高志愿者对支教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之后再对志愿者支教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培训.在志愿者组织上课(活动)环节,要对课前准备、课程组织实施过程进行监控.考核环节主要分为阶段性考核和终期考核,阶段性考核一般每月一次,重在团队内的交流与学习.终期考核一般每学期一次,重在总结经验,并进行适当的奖惩.

3.4 加强义务支教的“校本课程”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7]由于支教对象来源的复杂性,他们在家庭条件、父母教养方式、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认知方式、遭遇挫折后的心理反应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义务支教要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就要根据社区孩子的现状和需求,建设最适合该社区孩子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服务对象的健康成长.

〔1〕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4).

〔2〕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序言.

〔3〕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C].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2009.

〔4〕饶慧,王兴国,张德新,江滨.组织扁平化理论与行政体制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

〔5〕Senge,P,M.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M].New York:Bantam Doubleday Deli,1990.

〔6〕唐雪莲,赵昆渝,姚雪.过程管理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7〕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3.

G656

A

1673-260X(2016)12-0248-02

2016-11-27

本文系201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HSKY2014D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范类支教专业技能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