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因素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2016-03-28李越超
李越超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制约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因素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李越超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受到教育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也受到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理念的制约.建立完整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体育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等相互协调.本研究选择辽宁省多个运动队为观察、访谈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体教结合
1 问题的提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领导人在总结会上强调:“要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1].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也制定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员保障试点工作方案》.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因此,深入研究哪些因素制约了这一体制的构建,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研究以辽宁省为个案,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展开.
2 制约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因素分析
2.1 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存在维度缺失问题
我们知道,通常从广义上讲的维度是指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2].那么将其应用于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中时,就主要是指: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主体(运动员)、教育的主导(施教者)、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等六个维度.
首先,当前运动员所接受的文化教育都只具有模糊的目的性,多数运动员表述为:家长和队里要求学的.而67%的教练员表示:让他们努力学了,可他们不听啊;24%的教练员表示:他们根本学不进去.超过半数运动队管理者的认为:国家与家长付出了这么多,目的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过度重视文化学习可能影响训练及竞赛,不能取得好成绩还当什么运动员啊!绝大多数运动队明显缺乏长期的教育目的性,导致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放任.
其次,教育主体角度分析.根据项目的不同,有76-92%的运动员还不到十岁就开始半专业乃至专业化的竞技训练了.其中有近半数运动员甚至连小学都没念过,还有些上过小学也是“没怎么学”.这些小运动员在运动选材初期即失去了系统接受基础文化教育的机会.进入竞技体育育才阶段后,其文化教育已经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完成文化知识与能力的接续.虽然我国早就制定了《义务教育法》、《优秀运动队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指导性教学计划》等.但调查了解到:很多少年运动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小学或初级中学的“在校生”,又是竞技体育从业的“运动员”,运动训练占用的时间远超于文化学习占用的时间,使其在主观选择上更倾向于运动训练.制定条例的目的在于保证运动员能够具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基本文化素养.但实践中,无论从运动员自身能力还是愿望上,都难以达成较好的正向效果,大多数运动员下意识地放弃了接受文化的教育权利.访谈相关的运动员,多数表示:退役后虽然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可无力改变基础薄弱的事实.
第三,教育的主导维度分析.承担各运动队在籍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任务的施教者主要来源有三个:运动员所背依的基础教育学校(即小学、中学等)的班级任课教师、运动队自有的文化课教员、临时外聘的文化课教师等.第一种教师,主要面对正常学校里教学班级其他的大多数学生,担负“应试教育”的压力,很难分精力于占极少数的“双重身份”学生.对于这些“特例”,多数任课教师会习惯性地放弃对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关注.接近96%的受访者表示:任课教师不会对他们的文化学习进行单独指导.第二种施教者是部分运动队(分等级、分项目、分地区)自有的文化课教师.此类教师对运动员的学习态度、习惯、能力等比较了解,相对来说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由于他们对运动队训练、竞赛状况比较了解,所以教学效果相对较好.但由于这种教师数量偏少,而学生数量较多,且文化水平差异也较大,很难提高整体文化课水平.同时,运动员不定期的“外出集训、比赛”,也必然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第三种施教者主要是运动队临时的外聘教师.由于各种外出训练、竞赛等活动,有时运动员较长时间无法接受正常的文化课教育.主管部门会根据情况,临时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但由于这种情况下师生互不了解,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外聘教师教学效果较好的,主要出现在年龄分布在16岁以上年龄组的运动队,主要科目是计算机应用、外语会话等,但这样情况在同龄组不同项目中占不到20%,可知,临时外聘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体缺失程度较高.
第四,教育内容维度分析.教育内容不同于通常学校课程的教学内容,它涉及到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社会参与意识等诸多方面.要想真正将这些内容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运动员,就要从学科设置、教科书采用、辅助教材的引进等加以完善,并做到及时更新、改进.调查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运动队对于“教育内容”仍然理解为“教学内容”,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就都转变成了单一的“教学行为”.可见,教育内容维度的缺失程度更高.
第五方面,教育过程维度分析.通常教育过程至少包含:课上与课下、理论与实践、有组织与自我约束等.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环境、条件优势,并将教育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有可能让教育过程产生效益最大化;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与自我约束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才有可能使教育升级成为人类独有的高级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施教者与受教者间互动,形成良性教育反馈,为检验教育教学内容的传输与接受情况提供条件.辽宁省部分运动队的教育教学环节实地考察发现,其文化教育过程的主要特是:重视课上教学、忽视课下自我提高;重视理论传授、忽略实践技能提高;强调有组织教育过程、忽视对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育效果维度分析.由于本研究是以具体对象的观察、访谈等为主要信息源,所以,从实证评价的视角加以分析.教育的对象是人,评价教育效果通常主要是围绕人的发展的三方面:个性化、全面性与可持续性.首先,由于各运动队的文化教育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受到诸如:学生的文化基础、教师能力、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限制,因而不利于对人的个性化教育养成;其次,运动队环境导致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水平,忽视学生的内心发展,人的全面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再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起点本来就参差不齐,各种训练、竞赛活动又占了大量的时间,使其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效果缺失明显,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2“社会对运动员群体需求本质的外在体现”的分析
我国从上世纪初被称为“东亚病夫”起,到迈入“体育大国”,期间国人经历了“屈辱”到“自豪”的心理历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体育全面进入“举国体制”模式.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与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就更加强烈了,这主要是竞技体育的诸多功能所决定的.从“小球外交”到女排“三连冠”、从“走进奥林匹克大家庭”到“金牌总数跃入奥运会前三名”、从“运动员退役国家安置工作”到“世界冠军拥有巨额财富和特权”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体育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愈来愈彰显.因此,我国政府与广大海内外同胞对于“举国体制”也愈加认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优秀运动员自然备受瞩目.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运动员“为国争光”,国家与社会给予运动员更多关爱,运动员自身的自豪感也就愈加强烈.自然“运动员”这一群体就具有了“特殊性”,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产生更强烈的“需求”.全社会都认同体育可以“促进人类身体健康、促进公平竞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等等.简要表述就是:健康、公平、发展、和谐……等一系列“外在体现”.
社会对运动员的“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上述“外在体现”产生相应变化.这从运动员退役后去向可见.90%以上受访者说:除少数冠军外,其余人只能自谋发展.可知,占运动员极小比例的各种冠军,还被社会相应的“需求”,而大多数退役运动员,只有两个出路:升学或走向社会.70%以上表示:文化基础差,升学是不可能的.超过87%表示:从小到大主要是训练和比赛,很少接触社会,选择“走向社会”感到“不知道怎么面对”.有研究表明:“举国体制”在体育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助长了运动员的依赖性,训练比赛依赖教练,生活学习依赖队内管理人员,慢慢失去会主观能动性,最后连主动思考的能力也会变弱.[3]
2.3“体教结合”方式的分析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4]“体教结合”之路是我国多年来倡导的一种“融合方式”,但有两方面实践的困扰.首先,如何平衡“体”与“教”的配比?从本质上看,“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前者是通过运动方式完成其教育功能,两者是一种从属关系.把握好体育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与教”的配比问题.不能单纯的“为了比赛而训练”、“为了冠军而比赛”、“为了利益从事体育”,管理者和教练员应该重视自己的教育使命.辽宁运动队只有不到30%的管理者,偶尔对运动员进行大局观等方面教育;而教练员几乎全部只专注训练和比赛,忽视运动员文化教育.“体教结合”变成了一种说法,“体教分离”才是真实状况.其次,谈及“体”与“教”结合方式,多数教练员表示:与文化课教员分工不合作;不足30%的文化课教师“偶尔向教练员反映运动员缺课之类的情况,但没太大效果”.可见,辽宁运动队“体与教”的结合方式存在缺失.
3 小结
综上所述,如何弥补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维度缺失;怎样有效化解社会对运动员群体需求本质的内部矛盾;使“体教结合”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真正产生作用等问题的解决,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1〕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9-30(2).
〔2〕百度百科.维度[EB/OL].http://baike.baidu.com/,2016-01-07.
〔3〕张薇.优秀运动员个性化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4〕加藤仁平.嘉纳治五郎:在世界体育史上闪耀[M].东京:逍遥书院,1964.28.
G812
A
1673-260X(2016)12-0126-02
2016-10-06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自选项目(L14DTY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