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016-03-28陈丽娟
提高母猪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直接影响到仔猪繁育场的经济效益。母猪产仔数和产仔成活率与种公猪有密切关系,更与母猪自身状况有重要联系。因此仔猪繁育场要根据公、母猪的繁殖生理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母猪产仔数及产仔成活率。
1 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1.1 后备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时必须达到性发育和体发育的完全成熟,要求在200~230日龄,体重达到120 kg以上。后备母猪身体状况越好,终生的生产性能就越好。后备母猪饲养到80 kg左右时,在饲料中应适当增加钙磷比例,饲料中钙比例应在0.7%~0.8%,磷比例在0.5%左右。要通过控制饲料量来控制母猪的膘情,每天饲喂2顿,每顿饲料量2.5 kg,配种前11~14 d日饲喂量可提高到3.5 kg。后备母猪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圈舍阳光充足,保证卫生干净的足量饮水。后备母猪要与公猪适当接触,配种前两周增加采食量40%~50%(一般达到3.5~4.0 kg/天),作用是增加排卵数量。一般到第3次发情才可以配种。
1.2 经产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经产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配种前要求7~8成膘,不能过肥或过瘦。断奶母猪的膘情应从上一次产仔开始抓起,产后哺乳母猪很容易掉膘,而且恢复很慢,因此哺乳母猪要确保每天采食量6 kg以上。断奶后要增加饲料中淀粉含量,提高能量摄入来调节刺激母猪生殖激素的分泌,促使母猪按时发情,增加排卵数量。对断奶后1周后仍不发情的母猪要排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多次采取措施后仍不发情的母猪要及时转商淘汰。
2 搞好适时配种工作 提高母猪受胎率
母猪发情持续期为3 d左右。公母猪适时交配是决定母猪能否受孕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因素。种公猪或公猪精液在影响的繁殖效率方面与母猪同样重要。因此要选择外形、繁殖性能、经济性状等优良公猪或公猪精液进行配种。本交配种时,公猪与待配母猪尽量同养于同幢猪舍,每天上、下午把公猪赶到母猪圈附近,进行发情鉴定或配种,配种应在静立反射的稳定期进行,采用两次配种法,两次间隔12~14 h,最好在早晚进行。人工授精也要进行2次输精,每次输精量30~40 ml,含30~50亿精子。一般老龄母猪发情要适时早配,年轻母猪发情适度晚配;经产母猪发情早的需延迟晚配;发情晚的应尽早配种。配种前如给母猪注射750~1 500 IU的孕马血清加500~1 000 I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发情、超数排卵,配种效果更佳。
3 母猪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3.1 合理调配饲料成分及饲料供给量。妊娠前期(前86 h)应使用妊娠母猪料并严格限饲,适当增加饲料中高纤维的比例,使饲料的粗纤维水平达8%~10%,以防孕猪过肥或便秘。如妊娠前期遇冬季,喂料量要适当增加,以提高母猪抗寒能力差,抵御寒冷气候,特别是怀孕30 h以后。妊娠后期(妊娠第86 d至分娩)是胎儿快速生长阶段,应增加饲料中的的营养成分,并提高饲料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成分,尤其是维生素E和硒元素。
3.2 精细饲养。配种后要单圈饲养,并保证圈舍卫生,合理调控圈舍的温度及光照。妊娠母猪进出圈舍时,要严防滑倒,避免追赶惊吓。妊娠前40 d和妊娠后100 d是胚胎或胎儿死亡高峰期,应严格避免各种刺激,严防惊吓和热应激,更不能与公猪接触。妊娠30 d内和产前10 d内避免疫苗。
4 接产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是一项复杂的生理过程。母猪分娩必须有接产操作员在场,及时清除口腔里的黏液,安全卫生地实施助产、断脐、断尾及消毒等工作,接产结束及时让新生仔猪吃上初乳。哺乳母猪应饲喂高蛋白、高能量、各种养分丰富的哺乳母猪饲料。母猪产后每天饲喂3次,3~5 d后及时转为进行自由采食,8~10 d后每日饲喂调整到4次,要达到充分采食。
5 仔猪及早断奶
仔猪在出生7日开始诱食补饲,补饲用高能蛋白料和全价颗粒。仔猪21日龄应完全断奶,保持断奶后保持原料、原圈,圈舍清洁、干爽,温度适宜。仔猪早断奶,母猪可以早发情,及早进行下次配种。
6 科学防疫
可以给待配母猪注射细小病毒疫苗,给产前2月内母猪注射红痢、黄白痢疫苗等。仔猪7日龄注射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冻干疫苗(该病已净化的猪场不用),15日龄肌注2 ml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20日龄肌注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等。
121013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凌南动物卫生监督所 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