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地膜花生栽培技术
2016-03-28张艳玲
高油地膜花生栽培技术
河北省卢龙县位于燕山东段南麓,系低山丘陵区(燕山山脉),北高南低,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显著。土壤类型为沙壤土、褐土,非常适合花生生长。
花生是卢龙县主要的油料作物,2015年种植面积8万亩,平均亩产221 kg。为了提高花生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卢龙县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平均亩产242 kg,比裸地增产21 kg,增产1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2010年在卢龙镇四街村进行了三个花生新品种品比试验,冀花4号亩产325 kg、冀花2号亩产345.5 kg、改良冀油4号亩产288 kg。2011年卢龙县开始引进冀花2号、冀花4号高油花生新品种,经两年试验示范,不但亩产量高,而且含油量达到57.6%,比常规品种含油量高出5.6%。2015年冀花2号、冀花4号在本县已推广种植了3 000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农民欢迎。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卢龙县的花生高产栽培经验。
1 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地膜覆盖增产的原理:一是可以增温、保墒,提早播种,一般比裸地提早15 d左右,延长了花生开花果针下扎时间,增加了单株结果数量。二是可以保墒、提墒,调节土壤水分。
2 选地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适应性强,有耐旱、耐瘠、耐酸等特点。但较好的土壤条件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选择花生高产田土壤的主要标准是:结实层疏松、耕作层暄活、全土层深厚。
3 整地
播种前整地的总体要求是:土壤疏松、细碎、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结果土层的通透性。花生轮作倒茬是花生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一般与玉米、小麦、水稻、甘薯、蔬菜作物进行轮作。
4 起垄施肥 培养地力
在花生施肥上,必须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平衡施肥制度。通过平衡施肥,均衡地力,以使花生实现稳产高产,使花生高产田在用中养,养中用,用养结合。
由于花生生长前期根瘤数量少,固氮能力弱,因此,施足基肥很重要。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一次性施足基肥,以满足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尽量多施农家肥,高产田每亩底施农家肥3 000~4 000 kg,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足补全各种元素,随打垅一次施入高钾高钙的花生专用肥(N8-P13-K9)80 kg/亩(高钾能使花生增加根量,提高抗病、抗倒和抗早衰能力。高钙能促进荚果形成,果实饱满,满足花生对钙的需求)、硫酸锌1.5 kg、硼砂0.25 kg。
5 种子处理
5.1 选种。好的花生种子一般充实饱满,胚顶尖锐,芽盘突出,种皮粉红色,顶部的脐呈白色,用手擦种皮易与种子分离。选用冀花4号、冀花2号、花育25等鲁花系列等生育期长的高产高油大果型品种。
5.2 播前晒种。晒种的作用是提高发芽率,提前2 d出苗。播种前带壳晒种2~3 d。种子剥壳时间以下地前10~20 d为基准。剥壳过早的种子易受冻害、易吸受空气中水分,使种子含水量增加,种子含水量越大发芽越慢,反之越快。
5.3 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按1∶1∶100比例和每100 kg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 g粉剂拌种,可防蛴螬、根腐病、茎腐病等病虫害。
6 播种
花生属喜温作物,从种子萌发到荚果成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随着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的提高,花生种植时间早,常造成收获时伏果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当5 cm地温稳定在15℃时即可播种,具体时间为4月20日。播种时要做到足墒播种,播种深度以5 cm为宜。
采用地膜(0.008 mm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覆盖。大垄宽90 cm,每垅台种2行,小行距40 cm,每行离垅台边缘不低于13 cm,撮距18 cm,每穴2粒。地膜花生在覆膜前每亩用乙草胺150 ml兑水45 kg均匀喷到台面上,喷完除草剂后及时盖膜,膜要铺平、拉紧、压实,防止大风揭膜。
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苗。在花生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缺苗严重的地方要及时补苗,使单位面积苗数达到计划要求的数量,这项工作一般在出苗后3~5 d进行。
7.2 及时开孔引苗。为了促进第一、二对侧枝的发育发挥基部分枝的结果优势,地膜花生顶土时,一定要及时开孔引苗,并在开孔处覆盖3~5 cm的土堆,花生出苗后及时扎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保证苗齐、苗壮。
7.3 要及时浇水排涝。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要水分多,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补墒,以利开花下针和荚果生长发育。花生是怕涝的作物,多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特别是进入结荚期后,还要注意排除耕作层的潜水,以防烂果。
7.4 花生的追肥。花生在生长阶段对氮、磷、钾、钙的需求量较大。种子发芽出苗期需要的养分是由种子供应,开花下针时,植株生长比较快,对养分需求量急剧增加,这时可追肥1~2次,每亩可穴施尿素5~10 kg,或花生专用肥20~30 kg。追后浇水,再锄一遍,这样可保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促进花多、花齐。
花生下针和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花生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措施。每亩喷尿素0.5 kg,或磷酸二氢钾0.3 kg,兑水75~100 kg。随着花生产量的增高,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也在增加,适时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明显。微量元素叶面喷施,既能使肥料较快被吸收,又能高效地利用肥料。
7.5 中耕除草。一般花生苗期中耕2遍:头遍锄地要浅,以免埋苗;二遍要深,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在开花下针后,如有徒长现象(花生下针至结荚期株高达40 cm)应及时喷施多效唑。
7.6 后期防止早衰。首先是要保证较好的养分供应,后期不脱肥,在前期用肥的基础上,可在苗期、花针期喷施叶面肥;其次是防止化控过度。
8 病虫害防治
8.1 蚜虫。蚜虫又名豆蚜,一般可致减产20%~30%。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上旬喷施多菌灵+磷酸二氢钾+菊酯类杀虫剂防治花生叶斑病、蚜虫等。
8.2 花生茎腐病。侵染最有利时期为苗期,其次为结果期,整个花期不利侵染。其发病高峰期为6月中下旬与8月上旬至9月上旬。发病的轻重与种子质量、栽培条件、气候有密切关系,使用霉捂种子,花生地连作,使用病肥,播种过早发病都重。防治方法:以种子包衣处理为主,后期发现辅以50%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处理。
8.3 花生叶斑病。花生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和黑斑病。均可侵染叶片,也可侵害茎、叶柄和叶托。防治指标: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药防治。防治方法:亩用50%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喷雾处理。
8.4 花生病毒病。是近年来危害花生的主要病害,对花生生产影响极大。病毒病的寄主范围较广,传播介体是花生蚜、豆蚜等。因此防治花生蚜虫尤为重要。
8.5 棉铃虫。以幼虫食害花生的叶片和花蕾。将叶片食成残缺不全,特别喜食花蕾,影响受精,减少果针入土数量,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指标:虫株量达到5%~10%时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40 ml喷雾。
8.6 蛴螬。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3 kg,拌细土40~50 kg,施于播种沟或播种穴内,具有良好的防效。
8.7 叶螨。叶螨1年发生10~20代,严重危害花生。防治方法:一方面清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另一方面要及时喷药防治,20%哒螨灵每亩用40~50 g兑水50 kg喷雾;73%炔螨特乳油每亩用20~30 ml兑水50 kg喷雾。喷药要均匀,一定要喷到叶背面。
9 农业设施除草
除化学除草外,农业设施除草也是花生田综合防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途径,它贯穿于每一个生产环节。
9.1 冬耕。冬耕能加快土壤熟化过程,提高土壤肥力和消灭杂草。
9.2 适当深耕。适当深耕可降低表层土壤杂草种子萌发率,有效地破坏多年生杂草地下繁殖部分。
9.3 施用腐熟土杂粪。土杂粪中带有杂草种子,土杂粪腐熟后,其中的杂草种子经过高温氨化,大部分丧失活力,可减轻来年危害。
9.4 轮作换茬。轮作换茬可从根本上改变杂草的生态环境。
9.5 覆盖碎草。利用碎草、麦糠等覆盖花生田地面,既有良好的除草效果,又能起到保水增肥的作用。
10 适时收获和安全贮藏
由于花生具有连续开花、连续结荚的特性,荚果不可能同时成熟,当花生中下部叶片转黄脱落,70%左右的果壳硬化且网纹清晰已成熟饱满时,进行收获,切忌抢青。花生的安全贮藏必须注意创造适宜的贮藏环境,因此要定期检查堆温、种子含水量及种子发芽率,并注意防治鼠害。
066400 河北省卢龙县农牧局植保植检站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