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花鼓灯课程构建探析
——以蚌埠学院为例
2016-03-28张楚楚
陈 俊,张楚楚
音乐学专业花鼓灯课程构建探析
——以蚌埠学院为例
陈俊,张楚楚
摘要:花鼓灯是广泛流行于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形式。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纳入高校课堂,汲取民间艺术养分,充实办学内涵,突出蚌埠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通过分析花鼓灯课程的设置和取得的成果及现实意义,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花鼓灯;民间艺术;课程构建
花鼓灯广泛流传于淮河的中游地区,主要有河南省的信阳地区、安徽省的蚌埠、淮南地区。花鼓灯包括:花鼓灯锣鼓、花鼓灯灯歌、花鼓灯舞蹈以及后场小戏等。[1]花鼓灯锣鼓节奏复杂多变、热情;花鼓灯灯歌多为演员依据当地民间小调即兴演唱,诙趣、简单、易懂;花鼓灯舞蹈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洒脱大方;后场小戏诙谐幽默。花鼓灯有300多个音乐语汇,50多种舞蹈步法,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艺术的发展轨迹和艺术符号,构筑了世界上单一艺术形态语汇最多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民族民间舞蹈史上特殊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形态。它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中的历史位置和重要性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民族民间瑰宝。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中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蚌埠学院音乐学专业设置花鼓灯课程的条件
(一)蚌埠学院的办学定位
蚌埠学院是一所省属的地方性高校。为了更好地服务蚌埠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蚌埠学院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音乐学专业从2008年开始招生。从该专业申报的专业论证报告中就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思想。所以在音乐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将蚌埠的地区特色——花鼓灯设置在课堂教学当中,可突出学校的办学定位,彰显蚌埠学院的办学特色。
(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民族民间艺术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校应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蚌埠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花鼓灯课程意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理论与实践基础
1.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花鼓灯课程的设置除了课堂教学外,音乐学专业还设置了“观摩”“采风”和“学期音乐会”实践教学环节。“观摩”“采风”和“学期音乐会”时间各为一周,学分均为1学分。通过观摩、采风和学期音乐会,学生可以深入民间观看民间老艺人的精彩演出,挖掘花鼓灯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展现花鼓灯艺术的魅力。实践教学的实施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
2.理论对实践的支撑。为更好地构建花鼓灯课程,蚌埠学院成立了“花鼓灯演艺实践中心”。该中心的设立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本校和蚌埠市一些大型艺术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还有“蚌埠学院音乐研究所”“蚌埠学院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研究所”为该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二、花鼓灯课程内容的设置及衍变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开课时间、课时、学分
花鼓灯课程性质是专业任选课;课程任务是通过花鼓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渊源沿革和发展现状,掌握花鼓灯舞蹈的基本功、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重点掌握花鼓灯音乐的特点和花鼓灯锣鼓复杂的节奏;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唤起大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开课时间是在第三、第四学期,共64学时;4学分。
(二)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有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汤虹老师、张楚楚老师、罗希老师,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导、花鼓灯“冯派”传承人高小平老师,音乐与舞蹈系外聘教授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导、花鼓灯传承人金明、娄楼老师来我系授课和进行学术讲座。艺术家的授课和讲座绘声绘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受到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广泛好评。
(三)课程设置及课程名称的衍变
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对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为了突出花鼓灯特色,这几个版本将课程“安徽花鼓灯舞蹈”放到专业基础课中,开课时间在第三、第四学期,64学时;4学分。2014年蚌埠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对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审议,专家认为这门课程不应放到专业基础课中,应该放到专业任选课中。在广泛听取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将该门课程放到专业任选课中,学时、学分未变。在修改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花鼓灯不仅仅是花鼓灯舞蹈,还包括花鼓灯锣鼓、灯歌等。传统的花鼓灯是“七分唱,三分舞”,应该加进花鼓灯锣鼓和灯歌。再者,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不仅安徽有,在河南的信阳地区也盛行花鼓灯,为了扩大花鼓灯的内涵和外延,现将课程名称改为“花鼓灯”,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灯歌。聘请了“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冯派”花鼓灯传承人冯开皖、冯太新来我院授课。并和该村实现共建,签订了音乐与舞蹈系的实践、实习基地协议、成立了“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音乐学专业花鼓灯实践基地”。
(四)实践基地建设
为更好地构建花鼓灯课程,增强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蚌埠学院成立了“花鼓灯演艺实践中心”,并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与蚌埠花鼓灯嘉年华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协议。花鼓灯演艺实践中心的设立和校企联合办学,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本校和蚌埠市一些大型艺术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花鼓灯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所取得成果
在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花鼓灯舞蹈《淮河的女儿》获得甲组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甲组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鼓架子的梦》获得乙组三等奖。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花鼓灯舞蹈节目还多次参加蚌埠市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各界的好评。
四、高校设置花鼓灯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进入21世纪,人类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应该肩负起保护、优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家园的历史责任,保护文化生态,维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和谐共处,促进相互交流。目前,花鼓灯的传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口传心授”的纵向传承方式;二是局域性的横向传承方式。在现代传媒介之前,人们是通过口和耳这两种工具传播民间艺术的。其沿袭方式一种是纵向的,一代传一代;一种是横向的,一地传一地。但后者的传播范围极其有限,一旦超越这一群体的居住地域,就会受到某种阻碍。[2]就花鼓灯艺术而言,其主要传承方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式的纵向传播方式。[3]这种纵向传承方式主要是在花鼓灯的赖以生存的农村,由于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这样花鼓灯的传承主体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国家政府层面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在蚌埠市禹会区的冯嘴子村设置了“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对花鼓灯原生态进行保护,但是还是解决不了花鼓灯纵向传播的缺失。花鼓灯老艺人大多现已去世,从事花鼓灯的中青年较少,花鼓灯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蚌埠学院音乐学专业设置花鼓灯课程,把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课堂,意在花鼓灯横向传播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让当代大学生知道、了解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形式,让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产劳动。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对于花鼓灯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保护,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共同努力,全民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和观念,弘扬民族文化。
(二)突出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蚌埠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所谓“工程化”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即用工程化的教育理念构建学科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强调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工程化”是落实“地方性”和“应用型”的一种思路和途径,是探索实现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音乐与舞蹈系是在全面分析了新形势下音乐学专业的发展状况的背景下,科学研判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学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音乐学专业发展的新矛盾,科学确定音乐学专业发展的新任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重点环节、科学研究主要领域、服务社会关键能力、文化传承核心要素,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该课程的开设突显蚌埠学院的办学定位,彰显蚌埠学院的办学特色。
(三)文化传播
1.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几千年来生活和生产实践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花鼓灯是汉民族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淮河岸边一枝民族民间艺术奇葩。花鼓灯近5000各舞蹈语汇,50多种步伐都来源于淮河两岸人们在特定生活环境和生产劳动中的的基本生存方式,生动地记录淮河流域的发展轨迹。[4]花鼓灯不仅是汉民族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分子。它不仅丰富的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大家园,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花鼓灯课程的开设意在增强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5]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长久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花鼓灯课程的开设引起了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有的高校来蚌埠学院考察,将这一经验带回自己的学校,根据当地的民间艺术也开设了民间艺术专业任选课。2014年,蚌埠学院本科合格评估期间,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专家组成员洪艺敏教授对蚌埠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花鼓灯课程大为赞赏:“花鼓灯民族民间艺术走进高校课堂,应将这一成功经验在全国高校推广。”
3.蚌埠学院音乐学专业花鼓灯课程的开设也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14年安徽电视台“社会纵横”栏目组对花鼓灯走进高效课堂进行了专题采访、报导。现代新闻媒介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全民重视、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民众对花鼓灯的保护意识不强,花鼓灯原生态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花鼓灯传承人青黄不接等
对于以上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及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提高对花鼓灯这种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加大投入,保护花鼓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挖掘、扶持花鼓灯传承人。
(二)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现有设施、设备不完善
课程的开设的实践场地受到诸多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东西,不能充分展现在实践舞台上。建议学校加快音乐场馆的建设;邀请民间花鼓灯艺人来校讲座,外聘有专长的老师到校授课;学校可加大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和经费的投入,以解决花鼓灯课程开设的后顾之忧。
(三)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了解甚少,缺乏对艺术生活的体验
在课程构建中应加大对花鼓灯的历史渊源的讲解,对花鼓灯的产生、发展、现状进行完整地梳理和阐述,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热情;加强实践教学,在“观摩”“采风”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深入生活,加强对艺术生活体验教学,将深入生活的收获和体会展现在“学期音乐会”的舞台上,更好地展示花鼓灯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汤兆麟.花鼓灯音乐概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5.
[2]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62.
[3]陈德琥.花鼓灯抗战歌曲与国族表演场域的建构[J].蚌埠学院学报,2013(3):119.
[4]巨万祥.析花鼓灯艺术魅力[A].谢克林.中国花鼓灯学术论文集[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07:26-28.
[5]丛灿日,刘韶,汤虹.高校女生花鼓灯健身舞课程的理论构建与设置[A].于世勋.淮河文化论丛(第一辑)[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233:4.
责任编辑:李应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3-0126-03
作者简介:陈俊,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讲师,双学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张楚楚,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教师(安徽 蚌埠230030)。
基金项目:蚌埠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5jyxm05)
收稿日期:20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