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汉语“抹杀”及相关双音词小议

2016-03-28郑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通假上海古籍出版社

郑伟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古汉语“抹杀”及相关双音词小议

郑伟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本文详细梳理了汉语早期文献中与“抹杀”相关的一些双音词,从语音、语义的角度说明了这些词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词族,同时对目前有些辞书将其视作联绵词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抹杀;文献;语音;语义;词族

“抹杀”是至今在书面语言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辞海》“抹杀”条注:

“抹杀”这种写法大概是比较晚起的,明代沈明臣《少保胡公诔》有“抹杀鸿钜,指索织薄”一语。先秦古书里多写成“蔑杀”,如《国语·周语》:“蔑杀其民人。”韦昭注:“蔑犹灭也。”或作“末杀”,如《汉书·谷永传》:“末杀灾异。”颜师古注:“末杀谓扫灭也。”方以智《通雅·释诂五》(卷七)说:“智按,《汉书·谷永传》‘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即‘抹摋’字,后人加手耳。西京已有此语。”[2]202“蔑”“末”在传世的先秦、秦汉古籍中可以通假,如:

(1)《论语·子罕》:“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史记·孔子世家》引作“蔑繇也已”。李零先生指出:“《史记·刺客列传》的曹沫,上博楚简‘沫’作‘蔑’。”[3]182

(2)《左传·隐公元年》“盟于蔑”,《公羊传》[4]5、《穀梁传》[5]3“蔑”均作“眜”。

另外,从一些声训、异文等材料里也可见“蔑”“末”相通。如《小尔雅·广言》:“蔑,末也。”又《释名·释言语》:“韤,末也。”《广韵·末韵》:“,米禾细屑。”“禾”应为“末”字之误。法国巴黎藏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编号“伯2011”)误作“未”,而故宫博物院藏全本《刊谬补缺切韵》则误作“禾”[7]426、515,看来《广韵》的错误可能袭自此本。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古文韤或作、二形。”杨树达先生认为其中“”应是“帓”字之误[8]20。此外,根据高亨先生的《古字通假会典》(以下简称“会典”),“蔑、末”声字都和“未”声字相通。[9]610-611

“拂”“弊”(《会典》有“敝”“弗”声字通假的例子[9]596)声母为“蔑、末”的同部位塞音,上古韵部则分别祭*-ads、物*-ət两部(本文的拟音体系取自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10]),虽不在一部,但声音较近。早期文献中也有通假的例子,于是便有了“拂杀”“弊摋”之类的变式。《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晏子作歌曰:‘穗兮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兮,太上之靡弊也’。”张纯一校注:“‘弗’,古‘拂’字。《〔太平〕御览》作‘拂杀’,下作‘靡弊之’,无‘太上之’三字。”[11]44清光绪浙江书局刊《二十二子》孙星衍校本“弊”作“獘”。[12]562《淮南子·俶真》:“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高诱注:“弊摋,犹杂糅。”这里“弊摋”的语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另外,《说文·水部》:“瀎,饰灭貌。”段玉裁注:“各本作拭。……饰、拭古今字。……拭灭者,拂拭灭去其痕也。瀎泧,今京师人语如此,音如麻沙。”段氏并依《说文》体例,主张在该条“饰灭貌”前应补加“瀎泧”二字。[6]560《说文》:“泧,瀎泧也。读若椒榝之榝。”“瀎”、“泧”均从氵,且“瀎泧”又和“蔑杀”等音同(许慎、段玉裁也由此将“瀎泧”视作联绵词),从这一点来看,段氏对《说文》“瀎”的校改大致不误。

《辞通》(下册)将“抹杀”“蔑杀”“末杀”“拂杀”“弊摋”和“瀎泧”诸条都列在一起,归入此组的还有“抹摋”(见于《玉篇·上手部》)、“拔摋”(见于《文选·王襃洞箫赋》)、“瀎拭”(《广韵·末韵》)、“懱拭”(《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引《埤苍》曰“懱拭,灭也”)、“拂徹”(《文选·张衡〈南都赋〉》)。此条有按语说:“撤当作撒。《庄子》有‘眥女’字,疑即《释名》之‘末杀’。”[13]2423按,《集韵·曷韵》:“、蔡、撒、攃,《说文》‘,散之也。’一曰放也。或作蔡、撒、攃,通作杀。”而且,“撒”的声符“散”本身就有“杀”义。《方言》卷三:“虔、散,杀也。东齐曰散。”所以,《辞通》的作者改“拂徹”作“拂撒”的意见应该是可取的。

下面说说“蔑杀”是否为联绵词的问题。所谓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无法分拆理解的叠韵词。《辞通》的作者似乎是将“蔑杀”“抹杀”等看作联绵词对待的。看起来,“蔑、杀”均为月部字,像是联绵词,但事实并非如此,“蔑”本身便有“灭、杀”义。《说文》:“蔑,劳,目无精也。从苜,人劳则蔑然,从戌。”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许慎的解释很可能是错误的。甲骨文“蔑”字字形多变,但多像斫人之胫。“蔑”*miat和“伐”*bjat字语音、语义关系密切,“伐”字甲骨文像用戈斫人之颈。早期金文“蔑”“伐”字形尚不混,到了周穆王时期的《競簋》,“蔑”字像斫在颈上,便与“伐”字混[14]226-229。“蔑”字的“除灭”义显然是由“斫胫”这一语义引申来的。如:

(1)《易·剥》:“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王弼注:“蔑犹削也。”

到了《左传》《国语》等先秦古籍中,“蔑”字除了有“杀灭、除灭”之具体义外,同时还引申出“灭弃”等抽象义。以下略举数例:

(2)“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父而杀之,我毙蔑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3)“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不夺民时,不蔑民功。”(《国语·周语中》,据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1998年校点本,下同)韦昭注:“求也。”整理者案:“求,《公序》本作弃。”[15]71“求”显然是“弃”之误字。

(5)“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国语·周语中》)

(6)“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龢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祗,而蔑弃五则。”(《国语·周语下》)韦昭注:“蔑,灭也。”

另外,“灭”与“蔑”还互为异文,如《逸周书·克殷》“侮灭神祗不祀”,《史记·周本纪》灭作蔑[9]656。王力先生就将“蔑”“灭”看作同源词[16]373。既然“蔑、杀”二字各自单独有义,即便叠韵,当然也就无法看成是联绵词。再如上文提到的与“抹杀”同族的叠韵词“拂杀”也不好视作联绵词。因为“拂”在古书里训“击”,或训“拭”,训“去尘”(详见《经籍籑诂》“拂”字条[17]927),本身便有“除灭”的意思。

《说文》说“泧”读如“榝”。按“泧”字从戉得声,以戉为声符的字还有歲、劌等。“戉”为“歲”字象形初文,郭沫若先生认为“岁、戉”在金文中非但通用,且“岁与戉古本一字也”[18]154。古书中“戉”声字和“歲”声字通假的例子也极多[9]818。“岁”字在楚系出土文字中一般写作从止、从月。[19]125-12《9释名·释天》:“岁,越也,越故限也。”传统的声训材料也表明“岁、戉”在语音上相关。《左传·庄公十年》“曹劌请见”(《吕氏春秋·贵信》劌作翽),《史记·太史公世家》劌作沬,《战国策·齐策》写作“曹沫”。近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中所见的“沫”字可写作“蔑、、蔑攵、”等字形[20]89-156。那么我们讨论的这些从“杀、戉、蔑”得声的诸字亦得相通。看来,写作“抹杀”“瀎泧”等形的前后二字在声、韵上都很近,可以通假。这些通假、异文等材料反映了上古汉语心(晓)母字和明母、见(匣)母字之间的谐声现象。虽然关于此类复声母的具体性质及历史演变的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些字之间密切的语音关系则是肯定的。

由此可以引出“抹杀”的另一类同族词,即“磨灭”这组词。“磨灭”先秦文献也有“除灭、扫灭”的意思。《文选·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汉书·司马迁传》作“摩灭”)从古音来看,“磨(摩)”“灭”之间属歌、月对转的关系,可视作叠韵词,但和“抹杀”一样并非联绵词。因为“摩”本身便有“灭”义。如:

(1)《方言》卷六:“摩,灭也。”(又《方言》卷十三“靡,灭也。”)

(2)《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陆德明《释文》:“一本作麽,郭云‘摩,拭也’,王云‘摩,消灭也’。”

(3)《淮南子·精神》:“故形有摩而神未尝化者,以不化应化。”高诱注:“摩,灭,犹死也。”

“磨灭”还可写作“糜灭”“糜没”等[13]91。如:

(4)《汉书·贾山传》:“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5)《贾子新书·过秦下》:“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出于口,而身糜没矣。”

“摩”的“消灭、除灭”义大概应该和先秦古书中“摩”字有“切摩”这一义项有关。如:

(6)《易·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王弼注“相切摩也。”(《礼记·乐记》有“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

(7)《礼记·内则》:“濯手以摩之,去其皽。”

从上引《礼记》来看,通过“摩”这一动作可以达到除去某物的目的,亦即可引申出“除灭”的意味。同时,“磨灭”由“除灭、拭灭”义还可引申出“模糊、不清晰”之类的意思,亦即“磨灭”作为“灭除”之结果。如“磨灭”(《文选·孔安国〈尚书序〉》:“错乱磨灭,不可复知”)、“摩灭”(《孔丛子·叙书》)、“劘灭”(《华阳国志·自序》)、“漫灭”(《后汉书·文苑祢衡传》)等。

“摩莎”“摩挲”等和“抹杀”也应是同族词,因为“摩莎”就是“除灭”之方式。可以比较“刷(㕞)”义项间的引申关系。《说文》:“刷,刮也。”《尔雅·释诂》:“刷,清也。”郭璞注:“扫刷所以为洁清。”《汉书·货殖传》:“刷会稽之耻。”颜师古曰:“刷,为拭除之也。”《说文》:“㕞,拭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经传皆以刷为之。”[16]496“刷”就是“刮以除之”的意思,和“摩(摩莎)”的“以切摩除灭之”相类。《释名·释姿容》:“摩娑,犹末杀也。手上下之言也。”①从《释名》可以看出“抹杀”、“摩莎”语音相近。“抹、杀”和“摩、莎”上古分别归入月部*-at和歌部*-ar,两者仅是韵尾交替的关系(月部为歌部入声)。毕沅《疏证》:“末杀亦有灭义。凡物以手摩之则消灭,故摩娑、末杀互相取训,此以双声字释双声字者。”王先谦曰:“今人读末杀为平声,乃摩抚之意。其音即为摩娑,知声义通转也。”后来,随着词义的演变,“摩娑”只表示“切摩”的动作,而不强调“除灭”的意味了。《汉书·蓟子训传》:“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人共摩挲一铜人。”还可写作“摩挱”“摩沙”“摩娑”等形[13]54。

《礼记·郊特牲》:“汁献涚于盏酒。”郑玄注:“谓泲秬鬯以盏酒也。献,读当为莎,齐语声之误也。秬鬯者,中有煮郁,和以盎齐。摩莎泲之,出其香汁,因谓之汁莎。”泲,郑玄注:“谓泲漉也”。所谓“摩莎泲之”,大概也就是以“摩莎”的方式去浊而使之变清,亦即除灭浊物后以达到变清的结果。《仪礼·大射礼》:“两壶献酒。”郑玄注:“献读为沙。沙酒浊,特泲之。必摩沙者也。”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方以智.通雅[M].北京:中国书店,1990.

[3]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4]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承载.春秋穀粱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

[10]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张纯一,校注.诸子集成·晏子春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12]孙星衍,校并撰音义.二十二子·晏子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朱起凤.辞通:上、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文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15]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7]阮元,编.经籍纂诂:上、下册[M].成都:古籍书店,1982.

[1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9]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995.

[20]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tant documents.Relying on the knowledge such as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and exegetics,the author of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mǒshā and the other members in the word family should not be classified as binding words.

A Discussion on mǒshā and Related Words in Ancient Chinese

ZHENG We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of mǒshā抹杀and the related words in the early ex

mǒshā;document;pronunciation;meaning;word family

H141

A

1008-2794(2016)05-098-04

2016-06-25

郑伟(1979—),男,江苏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音韵学与方言学。

猜你喜欢

通假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谦益诗作中的自我指称与身份建构
邻父伐树
衛伯考(下)
登楼
考古是“神马”
成语别字成因刍议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浅说通假字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乐府古辞《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