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县石质山区侧柏综合抗旱造林技术模式
2016-03-28吴永亮
涞水县石质山区侧柏综合抗旱造林技术模式
随着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推进,干旱石质阳坡造林成为灭荒攻坚的主战场。由于立地条件差,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导致造林成活率低,制约了造林绿化步伐。采用石质山区侧柏综合抗旱造林技术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了荒山绿化进程。
1 立地条件
太行山区,阳坡半阳坡干旱型薄土层立地类型。坡面岩石裸露,土层薄,基岩为石灰岩;植被盖度小于20%,有散生荆条、酸枣、白草、黄背草等植物。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
2 技术思路
选择抗干旱、耐瘠薄的树种,通过推广轻型基质、空气控根等容器苗造林新技术以及高标准整地、引水上山、施用保水剂、覆盖等综合配套抗旱造林技术,从而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 主要技术措施
3.1整地。造林前一个雨季沿等高线鱼鳞坑整地,并品字形排列,坑长、宽、深为50cm、50cm、30cm。
3.2苗木。造林用侧柏容器苗,苗高50~100 cm。春季用2年生实生苗装袋,装袋前对苗木进行修根,用ABT生根粉溶液浸根,基质采用轻型基质,育苗期间,采取空气控根法促其萌发次生根。
3.3栽植。每穴1株,栽植时要踏实,埋严,苗正,雨季栽植。
3.4造林密度。株行距2m×3m,111株/亩。
3.5浇水。视墒情及时浇水,确保苗木成活。引水上山,采用扬水措施,将山脚下的水用管道输送上山,解决浇水问题。之后用地膜、石块、杂草等覆盖遮荫,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
3.6管护。做好造林地看护工作,严禁人畜破坏,防止火灾及病虫害发生,做好抚育工作。
3.7补植。栽植后及时检查成活率,发现死株、缺株及时进行补植,确保造林成效。
4 成效和目标
该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5%以上,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 适用范围
该模式适宜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区推广。
074100河北省涞水县林业局吴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