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技术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
——关于作曲理论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
2016-03-28张静
张 静
从单一技术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
——关于作曲理论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
张 静
本文从高师作曲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单门课程的单一技术训练到如何整合多门学科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打破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寻求真正切合高师教学的有效途径。
单一技术;综合素质;作曲理论;整合
2006年底,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该文件中有一门课程是这样规定的,将原作曲技术理论中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及配器法这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有机整合和拓展而建成的综合性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1]这一新课程的问世,是对我国过去高师作曲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与现状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特别是2007 年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教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出版,更加促进了课程的整合力度。[2]
一、高师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学校开设的作曲理论课程主要是基础和声、复调音乐基础、曲式作品分析、歌曲写作和配器法等。还有45所试点高校于2007年开始开设的改革性的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一门将传统作曲课程中的四门课程加以整合、相互融合的综合性新课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与较高音乐文化素质的普通音乐教育人才。而目前大多数高师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是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形式上、方式上都是照搬照抄。虽然有一部分学校从07年开始执行新课程的教学,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中都出现了不少的困难。课程虽然志在综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的分析能力和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及校内外音乐活动所需的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表现及创作的能力,为学生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但只是对传统作曲课程内容上的拼接、删减,使得学习内容知识体系不完整,学科授课课时上也相应减少,出现了培养目标无法较好完成的现象。
如何从专业音乐院校教学中吸取经验,从单一技术的训练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各课程知识点重新有效的整合,寻求真正符合高师音乐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因此,探寻高师作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迫切的。
二、关于作曲理论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
笔者提出的课程整合,实际在很早就有学者提出,并且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具体实践,有些学校还陆续开设了整合后的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但根据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来,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将作曲理论中的同类课程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笔者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教学经验,对高师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想法。
(一)单一技术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这里提到的单一技术训练是指作曲课程中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综合素质培养是指在建立学习单一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的能力。
1.和声方面。在除按照教材要求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加强键盘和声的应用。在建立四部和声写作的基础上,提出键盘和声的实际操作意义。要求学生把自己写作的四部和声在键盘上进行弹听,积累学生和声织体的弹奏听辨能力,好的织体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继续应用,达到了实际性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在四部和声写作中,还应该融合复调这门课程,写作时强调学生注意低声部的旋律性,培养学生复调对位的意识。
和声分析方面,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求了解作品的和声运用,还应该融合曲式分析中的内容。认识乐节、乐句、然后到乐段、单二、单三等曲式结构,与和声分析相结合学习。
2.复调方面。主要包括复调写作和复调分析两大方面。按照基本的单对位,复对位、对比复调、模仿复调等进行训练, 并进行同步的音乐分析等。
在复调教学中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单一的教授知识,应该要突出复调的曲式结构分析和和声的分析。这样能进一步拓宽曲式的知识面和达到巩固和声逻辑的作用。
3.曲式作品分析。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乐汇、乐节、乐段、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等,教学要求上基本是让学生做出单纯的曲式分析,标出结构图示及终止式。这样难以摆脱教学中的单一性。而实际上曲式作品分析更应该是与和声、复调、配器相结合。选曲上可以有目的性的选择变和弦的谱例,非一级关系转调的谱例、非功能和声以及和声终止式的谱例,熟悉和声终止式在曲式的乐句、乐段以及整个音乐作品中结构功能的作用。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认识,并建立起在调性音乐,特别是欧洲音乐中,主要以和声而不是旋律划分曲式的概念和习惯,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和声知识面和曲式分析的能力。[3]
4.配器法。内容包括乐器法、训练配器法中的写作。很多学校只是强调乐器法,忽略了写作的训练。在配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要进一步巩固和综合运用和声、复调以及曲式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型混合乐队的改编,如:将一首钢琴作品改编成多乐器的合奏。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中西各种乐器形制与性能,掌握小乐队的写作特点。
(二)辅助性课程的开设
针对高师的教学目标来看,理论课程的学习只有和声、复调、曲式分析以及配器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教学的需要,建议开设关于作曲理论课程的相关课程。
1.歌曲写作。这门课程有些学校作为主干课程进行教学,但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这门课要有意识地将复调中学习的内容以及和声布局的技术融入旋律写作中。可以进行一些配伴奏的训练,配写器乐化的旋律,还应做一些改编合唱的练习。这门课程相比较,实践性更高一些,建立四门主干课程的学习,能有效的、快速的针对单声部的歌曲进行写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2.计算机音乐。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教授学生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在电脑上进行创作,让学生能够加深在配器课中学习到的乐器音响的认知与把握,更能感受作品整体性的认识,积累乐队配器写作的能力。
3.伴奏编配。建立在和声、复调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开设伴奏编配或者即兴伴奏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的知识,把简单的单声部音乐编配成一个符合中小学学生音乐欣赏的多声部音乐织体是更加符合我们高师教学的目的性的。
4.音乐分析。这里的分析并不是简单的曲式分析,而是综合运用所有课程知识的音乐本体分析。包括曲式、和声、复调、配器、作曲手法和音乐美学的综合性整体分析。对音乐从和声方面、复调手法的使用、曲式结构的把握、乃至于配器综合方面的考虑进行全面的分析。教师在安排音乐分析曲目时还可以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声乐专业的学生结合自己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针对自己所弹奏的钢琴作品,器乐演奏的学生可以立足于自己的所演奏的作品进行分析。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所长来进行音乐分析,有效的运用了所学的课程知识,得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非作曲课程的渗透
有意识的加强和声与键盘和声训练、和声与钢琴即兴伴奏弹奏技能的有机结合,更有效的强化和声理论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分析能力。
1.声乐课的渗透。声乐演唱是高师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很多学生的主修专业课。歌曲写作是一门理论课程,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小,觉得离自己太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歌曲写作的教学内容与声乐演唱的有机结合,这样会使得学生更直接的认识歌曲写作。通过对歌曲体裁和音乐风格处理的讲授,帮助学生很好的把握作品演唱;教师可以直接分析学生所演唱作品的音乐形式与音乐内容,如主题的特征、发展手法的使用、高潮推进、曲式结构逻辑、伴奏织体与歌曲旋律等。在两门不同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互补和教学方式的互促及教学质量的互进中肯定会使学生有大的收益。
2.钢琴课的渗透。加强复调教学与钢琴教学的结合。复调和钢琴都是高师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学生在钢琴课堂中,尤其是巴赫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作品的复调分析,这样弹奏过程对训练手指、句法、语气、结构、复调思维和提高音乐修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合唱课程的渗透。合唱课程也是学生的必修课,合唱作品是多声部音乐织体形式,有主调音乐、复调音乐以及两种综合形式的作品。在合唱教学中加强和声教学、复调教学与合唱教学相结合。在课程的设计上可以让和声分析、复调分析进入合唱课堂。
4.西方音乐史及作品赏析课程的渗透。这门课程设计的范围广,有音乐体裁形式、曲式类别、音乐风格、流派特征以及作曲家特色、演奏家特色等。因此这门课程可以与音乐作品分析相结合,更多更好的设计出欣赏曲目菜单,并要求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析,指导学生单一技术更精的训练并达到综合素质上的提高。
三、关于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本文就提出课程有效整合的具体方法跟传统的授课内容、方式不同,因此要求要打破之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布置随堂作业、批改学生作业等,这样学生都是处在被动接受的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改变学生的被动现象,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具体在我们整合课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结合上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会课程之间的渗透。在每个渗透的课程中可以由多个教师同时进入课堂,在不同课程教师的能力互补和教学方式上的互促、教学质量的互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也能最大程度上的收益。
对学生的作业可以进入课堂讲解,设立一个“新作品音乐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以及创作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设计到的评价体系,要改变以往单一、单向的评价模式,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合理、积极、灵活的利用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这里主要是针对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具体亦即是教师的上课过程以及期末对课程的考查方式。
目前,高师作曲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由于教师工作量的庞大,不可能做到为每个学生进行详细批改作业,也存在学生之间相互抄袭的可能。所以,对课后作业的检查可以采取小组方式。组成几个小组,分别由基础好的学生带领各小组先对大家的作业进行讨论修改分析,总结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再反馈给教师,课堂上教师就能有针对性的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再者,在每个单元,教师也应通过一些检查来检测学生对这一单元学习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总之,高师作曲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始终围绕高师的培养目标。对作曲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可以彻底改变以往高师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严重分离的现象,整合后的课程教学内容得到拓宽,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合理利用资源,做到了从每门课程中单一技术的把握,到综合素质的拓展,真正做到了培养出符合高师培养目标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注 释]
① 教育部办公厅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艺体厅[2006]12号,2006-11.
②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1] 王建,博雅杰.对高师作曲技术理论“四合一”课程改革的实践性探索[J].艺术教育,2010(5).
[2] 李钰鹏.高师理论作曲教学改革刍议 [J].电影评介,2010(15).
[3] 田刚.〈艺术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师课程改革设想 音教专业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五合一”架构 [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1).
责任编辑:李应青
J614
A
1673-1794(2016)04-0127-03
张静,滁州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与教学研究(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学院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jyy31)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