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

2016-03-28郭贵焕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感官教学方法情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

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们探寻到了”动”“乐”“爱”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的本质就是以多种感官活动为主线,以兴趣激发为基调,以情感培养为抓手,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1 “动”——以多种感官活动为主线

“动”顾名思义,就是摒弃“填鸭式”、“满堂灌”以及“讲、背、考”的传统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喜新好奇的心理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要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眼、耳、手、口、脑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多角度地感知教材、深入教材。如读一读,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读出思路、读出情感;说一说,采用多种“说”的方式,如口头作文、即兴讲演等形式,达到说的目的;也可以做一做、练一练、想一想,使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也可设置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彻底地摆脱“教师中心论”的传统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乐”——以兴趣激发为基调

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乐”,凭着兴趣去学习,通过“动”的方法培养学习动机,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求知欲,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使其兴趣盎然地投入于学习中。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它可使人心安性悦,尽力索求,发挥大脑的内在潜能,挖掘巨大潜力,以苦为乐,克难制胜,从而产生极强的求知欲,达到忘我的境界,它可使学习者感到学习是一种精神的熏陶,是一种收获和享受,能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爱”——以情感培养为抓手

3.1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上。这种关系必须以深厚的感情为纽带,在此基础上教师扮演老师、家长、朋友的三重角色。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圣贤之师”“师道尊严”的架子,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生活上,对学生关心、体贴、百般呵护,使其有温暖的感觉;课余生活中,与学生促膝长谈、互相交流、培养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反之,教师若只板着脸孔,不苟言笑,就会酝酿成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使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表现,从而失去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心理学表明: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在接受知识上感情色彩浓烈。所以,教师必须态度温和、保持幽默,充分创造一种和谐、民主、融洽的有利于学生表达展现的氛围,让学生得到关爱、信任,受到褒奖、激励,从而产生对教师的尊敬感、认同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3.2表现在教师的激励评价上。最有创意的想法往往离奇,与别人的意见迥异,但这种想法往往受到教师的压抑,这是传统思想束缚的结果,学生总考虑老师想让我说什么,我会不会说错,与老师的答案是否相同,致使学生不敢放开,不敢表现;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不能挖苦、训斥、给予压力,损伤其自尊,应适当地给予激励、褒扬,使其信心倍增,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

3.3体现在师生对知识、对科学的态度上。教师应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努力钻研、开拓进取,竭力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学生也是同样,应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更重要的是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钻研精神,脚踏实地。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深化知识,并大胆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向开放型转变,发散思维,锐意创新,真正投身于学习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动” “乐” “爱” 的多种教学形式

由于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时,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可采用讲故事、听广播、表演、小演唱、赛诗会、朗诵、讨论、情景再现等多种方式。此外,也可利用多媒体、幻灯、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听、说、读、写训练全方位地贯穿于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起来、鲜活起来,将语文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让其自己开拓的一片天地,探索一条学习语文的新捷径。当然,具体到不同的知识内容,还要采用较灵活的“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实现整体优化,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

062250河北省献县临河中心校郭贵焕

猜你喜欢

感官教学方法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