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蛟河市积极应对玉米降价采取四项措施力促农民增收

2016-03-28

吉林农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蛟河市节本特色产业

蛟河市积极应对玉米降价采取四项措施力促农民增收

从取消玉米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市场反应看,目前蛟河市玉米市场粮食价格(标准水)为1.0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0.6元/公斤,按今年全市玉米生产11亿公斤计算,预计到年底减收6.6亿元,加上玉米补贴204元/亩,共70万亩共补贴1.44亿元,蛟河市共减收5.16亿元,亩均减收374元。为应对这种情况,年初蛟河市就从“增、保、减、降”入手,突出结构调整、特色产业、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弥补玉米减收,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1.调整种植业结构

按照“一减五增”思路,蛟河市共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96万亩,增加大豆面积6.3万亩、甜粘玉米

3.86万亩、中药材0.39万亩、水稻0.12万亩;特色经济作物(食用菌、晒烟、洋菇娘等)0.29万亩。预计可实现人均增收400元。

2.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大力度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直接补贴,努力引导农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预计全年晒烟发展到1500公顷、中药材1300公顷、黑木耳8.1亿袋、生猪55万头、黄牛15万头,有效实施了户户、村村、屯屯、乡乡“一亩地”经济。如蛟河市黄松甸、白石山等乡镇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覆盖农户达到90%以上,新农、拉法等其他乡镇也都在50%以上。预计特色产业人均增收可达1200元。

3.实施节本增效

由于今年积温和降水偏高等自然因素影响,今年作物长势好于历年,亩均增产可达5%;加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开展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项目,节本增效显著,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4.促进劳动力转移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和培训力度,转移农村劳动力近7万人,其中域外务工2万人(出国务工3500人),围绕特色产业等域内就业近5万人。这一项可促进人均增收近500元。

通过努力,预计蛟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实现12561元,人均增加984元,同比增长8.5%,高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蛟河市节本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蛟河市推进未来教育学习中心建设与应用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难题及破解对策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吉林省蛟河市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节本补贴:农业高成本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