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
——虾类疾病(三)
2016-03-28汪建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汪建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专题讲座
甲壳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
——虾类疾病(三)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D)
一种对虾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对虾幼体、仔虾和幼虾的健康。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
【病原体】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eulovirus,MBV)。
【流行与危害】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在东亚、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中东、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东非、马达加斯加养殖和野生虾中广泛分布,随着斑节对虾的引进,病毒也传人地中海、西非、塔希提岛和夏威夷,还有南、北美洲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养殖地区。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可感染对虾属、明对虾属、囊对虾属和沟对虾属的多种对虾。除了卵和无节幼体阶段都可被该病毒感染。野生虾带毒率较低,病毒分布地区流行和感染都比较严重,幼虾和成虾携带病毒高达50%~100%。是宿主虾的幼体、仔虾和早期幼虾的潜在严重病原。
相互残食和粪一口途径的经口传播为该病的主要的传播方式。亲虾产卵时排泄被病毒污染的粪便,而使病毒传给下一代种群。
【症状及病理变化】受感染后的幼体除体色加深外,并无特别的症状,多数携带病毒的虾活动正常。幼体群常无明显症状出现而大量死亡。死亡率与养殖环境有关,一般在20% ~90%。感染严重的病虾往往活力降低、食欲下降、体色较深,鳃和体表有固着类纤毛虫、丝状细菌、附生硅藻等生物附着。
MBV侵害的对虾组织是肝胰腺腺管和中肠的上皮细胞,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腺或中肠的上皮细胞核肿大,核内有单个或多个折射率高的球形包涵体,单个包涵体直径约为0.1~2.0μm。受感染的对虾粪便压片可观察到带折光性的近似球形的包涵体,大小约20μm,在新鲜粪便中,病毒包涵体常成团聚集,并被核膜包裹着。组织病理观察感染MBV的对虾肝胰腺细胞的细胞核明显肥大,内有单个或多个近球形的核型多角体型包涵体,使染色质减少并向边缘迁移。在中肠上皮细胞中也偶尔可看到类似的现象,包涵体呈亮红色。肝胰腺细胞受感染的比率越大,说明病毒感染程度越重。
【诊断方法】
(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对虾杆状病毒病相区别。
(2)样品采集采集病虾10尾、健康虾150尾,按不同的大小或感染期取不同组织样品。其中,对虾幼体取完整个体,仔虾取头胸部,幼虾和成虾取小块肝胰腺或小截中肠组织。粪便样品采集:将幼虾或成虾暂养于水族箱中,待数小时直至水族箱底部出现粪便,用干净的塑料虹吸管吸取排泄物,注入玻璃试管中。
样品采集的要求按SC/T 7202.1-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第1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查法》附录B的规定或者按照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中的列表要求采样。
(3)组织和病理学检查
①压片显微镜检查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新鲜组织样品或粪便中近球形的MBV核型多角体形成的情况进行初步判断。适用于对虾活体及其粪便中的MBV非致死性的疾病筛查和诊断,不适于对病毒的非感染性携带的标本进行诊断以及对宿主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
②组织病理学诊断法:观察经HE染色后细胞核内单个或多个近球形的核型多角体形成的情况进行判断。适用于对虾感染情况的确诊或未知疾病样品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不适于对病毒的非感染性携带的标本进行病毒检测。
(4)病原学鉴定
①原位杂交法:采用非放射性的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进行,敏感性高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法。适用于进行MBV敏感宿主组织细胞的感染程度及病毒扩增状况的评估和疾病的确诊。
②PCR检测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特定基因。适用于进行病原筛查和疾病的确诊。其中核型多角体基因保守序列法仅适用于对虾,包括对虾活体、粪便以及冰冻和冰鲜虾产品的病毒筛查和疾病的初步诊断。单独使用时不适于对病毒量或感染活性的估测以及宿主感染程度的评估。
【防治方法】
(1)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切断传染源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控制本病。加强亲虾及幼体的检疫,销毁染疫对虾。为避免亲虾的粪便、受污染卵将病毒传给下一代,在孵化场可采用福尔马林、碘伏和干净的海水彻底清洗无节幼体和卵,孵化场应相对独立,具有良好的隔离设施,防止病毒在孵化场内的传播。
(2)控制繁殖场亲虾和苗种检疫阳性的全部扑杀;种用和商品养殖虾检疫阳性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使用。
8.肝胰脏细小病毒状病毒病
【病原体】肝胰腺细小病毒状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
【流行与危害】首先发现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养殖的墨吉对虾内,以后又发现在野生的和养殖的中国明对虾、波斯湾的短沟对虾、菲律宾的斑节对虾和澳大利亚的食用对虾。在流行病发生后4~8周内,墨吉对虾的累积死亡率为50%,短沟对虾的死亡率则高达100%,并常发生弧菌病的继发性感染。在中国明对虾上的致病性尚不十分明显。受感染的种群在人为的拥挤条件下会加重病情。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无特有症状,只是食欲不振,行动不活泼,生长缓慢,体表附着物多,偶然发现尾部肌肉变白。幼虾出现这些症状后很快就死亡,有时有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
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肝胰腺坏死和萎缩。肝胰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过度肥大。核内有一个大而显著的包涵体。这种包涵体为嗜碱性,PAS阴性,弗尔根阳性,近于圆形或椭圆形,在光学显微镜下就可看到。在中国明对虾仔虾的前中肠上皮细胞肥大的核中,也发现有正在发育的嗜伊红的包涵体,但较为少见,没有发现充分发育的嗜碱性包涵体。正在发育的包涵体,是由电子密度很细微的颗粒物质(即病毒基因基质)和病毒粒子组成。
【诊断方法】初步诊断可取病虾的肝胰腺,用FAA液或包氏液固定,HE染色,检查出明显的嗜伊红,弗尔根染色阳性的核内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染色质分布在核的周边。确诊须用透射电镜观察核内包涵体中的病毒粒子。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杜绝病原从亲虾或苗种带入。
(2)使用无病毒污染或经过过滤、消毒的海水。
(3)养殖虾池应彻底清淤消毒。
(4)投放健壮苗种或经消毒处理的虾苗。
(5)大池改小池,浅水改深水,合理密养,设立增氧机。
(6)投喂优质配合饲料,或添加免疫多糖类和提高抗病力的中草药。
(7)稳定虾池理化因子和藻相,投放环境保护剂和有益细菌或活性生物制剂。
(8)早晚巡池,发现异常不乱用药或滥用药,应取样检查,要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或对因用药,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等,实施全面健康的养殖管理。
9.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
【病原体】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type viruses,BMNV)。一种C型杆状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为72纳米×310纳米,具双层被膜。
【流行与危害】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只侵害日本囊对虾。在日本南部的孵化场中,每年5-9月常发生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造成大批死亡。生病的仔虾主要为P2-P12。生病时的水温为19~29.5℃,pH为7.8~8.8。不患此病的仔虾死亡率一般为30%以下,患此病者死亡率一般为70%~100%。在巴西和夏威夷养殖的日本囊对虾也发生此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病毒主要侵害日本囊对虾的仔虾。仔虾的肝胰腺“白浊”,即混浊不透明变白色,这是最容易看到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浊的程度越来越明显。严重受害的仔虾(长度为6~9mm)从症状上很容易区别。病虾缺乏活力,漂浮在水面。发作突然,死亡率高。
【诊断方法】初步诊断可根据病虾的外观症状,以及日本囊对虾的糠虾幼体特别是仔虾的突然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的情况。确诊可用病虾肝胰腺切片或压片,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肥大的细胞核而没有包涵体,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看到病毒粒子。荧光抗体诊断技术,可以快速诊断,并可发现症状不明显的带病毒者。
【防治方法】
(1)引进日本囊对虾时应严格检疫,不从BMNV的发病地区引进对虾。
(2)受精卵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药浴5~10分钟。
(3)孵化设施及用水要消毒处理。
(二)细菌性疾病
1.红腿病
【病原体】主要有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等。
【流行与危害】红腿病的流行范围大,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对虾养殖区均常有发生;感染对象广,几乎所有养殖对虾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时高达90%以上。该病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6-9月,特别在季节变换温差波动较大的高温期发病率最高,有时发病后数天内,可导致整池养殖对虾毁灭性死亡。
【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最显著的外观表现为步足、游泳足、尾扇和触角等变为微红或鲜红色,其中,尤以游泳足的内外边缘最为明显。有时,头胸部的鳃丝也会变黄或者呈现粉红色,严重者鳃丝溃烂及内部组织发臭。显微镜检查,可见病虾血淋巴混浊稀薄,血细胞减少,凝固时间变长甚至不能凝固;在血淋巴、肝胰腺、心脏和鳃丝等器官组织内可发现大量细菌。病虾个体消瘦,行动迟缓,一般在池边离群独游,有时在水面呈水平或垂直打转,严重者沉底不动,不久即出现大量死亡。
【诊断方法】该病可根据附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的外观症状初诊。实验室诊断,包括用显微镜检查血淋巴中是否有细菌,或用TCBS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
(1)取具有显著红腿症状的病虾,用无菌注射器从头胸甲后缘插入围心腔中吸取血液,或直接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第一腹节连接处刺破,用吸管吸取血液,滴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有无细菌活动。
(2)若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需先制备TCBS固体培养基,再于超净工作台内用消毒酒精棉球对头胸甲后缘周围擦拭消毒后,用经消毒的镊子刺破围心腔,再用经消毒的接种环从围心腔挑取血液,并于TCB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28-C培养24小时后观察有无大量细菌生长。
【预防方法】
(1)放苗前尽可能清除池底淤泥等污物,并用20mg/L的漂白粉或75~112.5g/m2的生石灰消毒池底和池壁,进水后也要用1~1.5mg/L的漂白粉或0.4~0.8mg/L的漂白精等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
(2)选择健康优质虾苗,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配备充足的增氧设施,保证养殖水体特别是池底的溶解氧可达到4mg/L以上。
(3)投饵量要适宜,切忌过量;饵料要新鲜且营养丰富,绝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
【治疗方法】
(1)使用0.4~0.8mg/L的漂白精或0.2~0.5mg/L的三氯异氰脲酸粉全池泼洒,以消灭池水和对虾体表的病原。
(2)每千克鱼体重每天拌料投喂甲砜霉素粉40~60mg,分2次投喂,连用3~5天;或每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15~20mg,分2次投喂,连用3~5天。
(3)加入1%~2%大蒜等抗菌中草药拌料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
2.烂鳃病
【病原体】弧菌、假单胞菌和产气单胞菌等。
【流行与危害】烂鳃病是养殖对虾在高温季节的常见疾病之一,可发生于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等几乎所有养殖对虾,特别在每茬养殖的中后期,因养殖池水质和底质环境质量下降,病原菌大量繁殖,对虾鳃部附着物增多,使其鳃组织受损而出现烂鳃。
【症状及病理变化】烂鳃病的发展一般经历黄鳃、黑鳃至烂鳃的过程。在发病初期,病虾的鳃丝局部或全部变黄(黄鳃),此时若及时处理可很快恢复,若未及时处理则鳃丝颜色进一步加深变黑(黑鳃),并最终发展为烂鳃。烂鳃期的病虾鳃丝肿胀、变脆,鳃丝从尖端开始溃烂,溃烂坏死的鳃丝发白并出现皱缩或脱落,鳃的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丧失,对虾因功能性缺氧而浮于水面或卧于池边,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摄食下降甚至停止摄食,最后因缺氧而死。
【诊断方法】通过鳃丝肿胀、颜色变褐或变黑等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取对虾病变的鳃丝做水浸片镜检,具体方法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取病变的鳃丝置于载玻片的水中,盖上盖玻片,轻压或轻轻敲打盖玻片使鳃丝展平,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溢出的水,置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鳃丝溃烂情况,再用高倍镜观察鳃丝内有无细菌。若要进行病原的鉴别诊断,则需制备TCBS固体平板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按细菌鉴定要求进行种类鉴定。
【防治方法】
该病的防治方法与红腿病相同。在对虾养殖中主要通过各种措施,改良水质和控制细菌性病原的暴发与蔓延。
3.瞎眼病
【病原体】非01群霍乱弧菌。
【流行与危害】瞎眼病又称烂眼病。其流行范围广,全国各地养殖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和长毛对虾等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6~10月,感染率30%~50%,死亡率10%~3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越冬期亲虾的感染率有时高达90%以上,死亡率40%~50%。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不时浮于水面做无方向性的狂游,或于水面旋转翻滚。对虾患病后的眼球病变过程如下:发病初期眼球肿胀,颜色逐渐由黑变褐,并进一步发展为眼球溃烂,严重者眼球脱落仅剩下眼柄。病虾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镜检可见眼球溃烂组织中含有大量细菌。
【诊断方法】根据病虾在水中狂游或旋转翻滚,眼球颜色由黑变褐以及眼球溃烂等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需通过显微镜检查病虾眼球和血淋巴中是否有病原菌(具体诊断过程参照红腿病),病原的鉴别诊断还需进行细菌分离和细菌鉴定。不过,真菌中的镰刀菌感染对虾眼球后也可使眼球致瞎,两者可通过显微镜检查病变部位进行区别:镰刀菌引起的瞎眼病,可在患病眼球中发现菌丝;而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瞎眼病,则无菌丝。
【防治方法】同红腿病的防治方法。
4.甲壳溃疡病
【病原体】体表受伤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从病灶上分离出多种细菌,隶属于弧菌、假单胞菌、产气单胞菌、螺菌和黄杆菌等,均为革兰阴性菌。
【流行与危害】甲壳溃疡病又称褐斑病。主要在越冬亲虾中流行,其诱发原因主要是亲虾因各种原因导致体表受伤后,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或其他病菌入侵感染,从而导致越冬对虾因甲壳溃疡而陆续死亡,累积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该病主要发生在越冬中后期的1-3月,感染对象包括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龙虾、蟹类以及淡水的罗氏沼虾等。
【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最显著的症状为体表甲壳表面有黑褐色斑块,该斑块主要是因病虾体表甲壳发生溃疡而形成的黑褐色凹陷,严重时会侵蚀到几丁质以下的组织。黑褐斑一般周围颜色较浅,呈灰白色,中部颜色较深。黑褐色斑块随着感染时间的延续逐渐扩大,其形状多数为圆形,也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黑褐斑发生的部位不固定,但以头胸甲鳃区和腹部前三节的背面和侧面较多;对虾附肢和额角烂掉后,其断面也呈黑褐色。溃疡的深度未达表皮者,黑褐斑可随对虾蜕壳而消失;但若溃疡已达表皮之下,蜕壳时常在溃疡处发生新壳与旧壳黏连,并因此造成蜕壳困难,严重者因细菌侵入甲壳下的内部组织而造成对虾死亡。
【诊断方法】该病可通过病虾体表甲壳和附肢上的黑褐色斑点状溃疡等外观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根据外观症状诊断该病时,要注意与维生素C缺乏症的区别:甲壳溃疡病在黑褐斑处有溃烂,而维生素C缺乏症虽然也有黑褐斑,但斑块位于甲壳之下,其甲壳表面光滑,无溃烂。该病的鉴别诊断需要从甲壳溃疡处进行病原分离,并对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病原分离的方法与红腿病病原分离相同。
【预防方法】甲壳溃疡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慎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因此,该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为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对虾受伤:
(1)亲虾捕捞前按0.5mg/L的用量在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避免捕捞时亲虾出现应激;捕捞时尽可能采用大拉网、锚网和挂子网等网具,以减轻虾体损伤,在取虾时也要尽量避免碰伤对虾体表。
(2)亲虾运输工具要宽敞,密度不宜过大,运输和装卸操作尽可能避免碰撞。
(3)在饵料中补充维生素C,用量为每千克饵料添加0.5~1.0g,避免因维生素缺乏而跳跃受伤。
治疗方法:越冬期亲虾患病后的治疗措施包括:用0.2mg/L的三氯异氰脲酸粉等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同时,每千克鱼体重每天拌料投喂甲砜霉素粉40~60mg或氟苯尼考粉15~20mg,分2次投喂,连用3~5天;或拌料投喂大蒜50~100mg,连续投喂3~5天。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