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3-28祁劲松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规范化规范院校

祁劲松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祁劲松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条件,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规范、不严谨、自由散漫和混乱的现象,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我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是一个艰巨和复杂的工程,而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规范化开始较为容易也较为可行,将课程的教学目的、大纲、进度、单元内容、教材、讲义等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规范化,形成较统一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规范化体系,在实践中检验后可以推广到高等院校艺术的各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基础课;规范化

1 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体系基本是沿用前苏联的模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唯一标准,一切课程的教学都是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表现语言服务。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高等院校艺术教学,从培养目标和计划,到教学大纲,到教学内容,甚至评价体系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逐步形成一套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的完整体系。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成就,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和开放越来越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普遍,中国和西方当代艺术的对话、冲撞、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现当代艺术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而现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几乎成为一种完全开放和多元的模式,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坚持现实主义为唯一的标准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同现当代艺术接轨便成为迫切和现实的问题,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内核的艺术教育的体系和课堂教学的模式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但是对现有的高校艺术教育大体系改革不可能很快完成。在未形成新的与现当代艺术适应的教育体系前,原有的教学目标和手段以及与之适应的基础课程体系无法做出应有的转变。高校的教育者认识到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当下的艺术现实的割裂,他们常常从自身对现代艺术的理解为立足点,自发地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变革,由于这种变革是自发的个体的,有时甚至是偶发性的,这使得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常常是花样百出,以前专业基础课程形成的完整统一规范的体系几近崩溃。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相关专业的教学形式是采取课堂教学形式,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规范化,但是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和严谨度远远不够。第一,我国艺术教学到民国时才开始现代意义的班级授课制,同时由于艺术专业强调独创性,艺术教育者和专家权威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理念往往重视不够。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长期的小班化,课徒现象较为广泛,在各个层面中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理解和实施远不及其它类型课程成熟,更不用说同西方相比。第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平民化,以前招生相对较少的艺术专业,在全国各类高校中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艺术和设计方面的专业,这当然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引起的全民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专业人才短缺的要求。问题是很多院校背景跟艺术差不多没有任何关系,往往是找一两个专家,招几位新教师,有几间画室、静物、石膏像、电脑、照相机,便轰轰烈烈地办起了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学理念、基本条件、专业老师的素质等课堂教育的关键都存在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怎能奢谈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严谨性?

由于上述原因,首先,新的适合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体系未形成,导致了高校艺术专业的培养目的不明确,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的迷失,加之教育者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的理解差异,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出现混乱是变革前的必然阵痛。其次,我国的高等艺术专业课堂教学中长期对基本规范不够重视。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现阶段高等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极度自由散漫,任意施教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无规范、不严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随意改动,完全凭授课教师的个人喜好。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和因材施教往往成了最好的借口,与其说这种教学是因材施教,不如说是因师施教或者任意施教。这样的教学现状,艺术类的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只能靠学生自己和运气了。

2 西方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的规范与严谨

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意识到我国当今高等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普遍将目光转向国外,他们常常被西方艺术教育的新颖教学理念和形式震惊,回来当然是迫不及待地要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进行改革。看看关于中西艺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我们应该怎样借鉴和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希望通过西方艺术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有可能最好是直接将某个著名艺术学府完全搬到中国来。然而西方艺术教学体系不仅有与我们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有我们教学中严重缺乏的在几百年课堂教学中形成的规范和严谨,这才是支撑整个教育体系的最根本保证,而我们却偏偏长期有意或无意忽视它。我们来看看西方几种典型的艺术教育模式对教学规范的重视。

俄罗斯高等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我国高等院校的各个艺术专业老师同他们有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学习,对他们的教学情况了解较多。他们的体会是:“教学大纲是他们高等美术教学的‘最高准则’,教学中出现偏差,马上就由教学大纲来纠正,学生学习也有据可循,老老实实按教学大纲就是了,可叹的是这种教学大纲几十年不变,这也是俄罗斯民族传统思想相关。”[1]

德国的包豪斯教学体系最初的设想是将学生分为三个阶段:学徒、熟练工人、青年大师,对应的课程安排是基础课程、工作室工、建筑学习。而对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破除艺术教育的个人主义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第二,强调标准,来规范艺术教育造成的散漫、自由化和非标准化;第三,设法建立基础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结合。而我们在研究包豪斯时,绝大多数都是被他们的老师,被像康定斯基这样著名的人物神圣光环吸引,强调他们所授课程的内容和理念。康定斯基的几篇前后表述不一的文章,常常被奉为经典,从而忽视了包豪斯体系最关键品质是强调规范、科学和逻辑,反对自由、散漫和个人主义。

美国的艺术教育是现当代艺术的起源地,由于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更为强调个性化和独创性,给人的感觉他们的教育应该是天马行空的,观念漫天飞舞,教师教学形式也应该是极度自由和个性化的。但是在美国留学的梁蓝波的文章《西方教育理念和方式给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在第四章中专门强调了西方(美国)教育严谨性和独创性的重视,将严谨性放在第一位,其中用几个实例来强调美国艺术教育的严谨和规范[2]。

在忽视和缺乏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规范化的条件下,无论引进哪种西方的艺术教育模式,甚至某一个课程的教学程式,结果只是会使得我们的艺术教学具体环节更加混乱。

3 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的规范化

首先,对我国高等艺术专业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使之同当今的现代艺术发展一致,这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相关部门和机构,特别是权力机构必须意识到无论是怎样的教学体系,对教学过程规范化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认识到当前艺术专业课堂教学混乱散漫的现状,必须认识到高校艺术专业课堂教学规范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真正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对所有的课程都进行规范是有必要的,但是考虑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改革还未完成,比如专业课程的目的就很难毫无疑义地确定下来,但是无论哪类的院校对学生专业基础要求差不多是相同的,可以先从专业基础课程:《素描》和《色彩》等开始进行规范化,这相对容易和可行。

其次,由于我国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层次差异较大,全国各类院校都一刀切是不可能的。考虑到培养的目的、院校特色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可以将全国有艺术专业的院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专门的艺术院校(如美院),一类高校(211高校和一些专业水平较强的院校),二类院校(二本和三本院校)。再将同类院校的相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色彩和素描)各个环节规范化。

第三,同类院校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的这一点上已经非常接近,差异可能仅仅是在语言表述上不同而已,这一点统一规范较为容易。依据教学目的可以由权威机构考虑以上三个层次院校,分别制定两套左右教学大纲,供同类院校选择。依据这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各个院校组织专家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水平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课时、进度和教材(讲义)。以上环节的统一和规范,是每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规范的基础。

第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的环节,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规范,这些规范可以由地方教育部门或者由各个院校自己组织专家制定。具体可以规范到教材的选用,课程单元设置和单元内容的安排,甚至具体到怎样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如《素描》,第一节课介绍本课程素描的基本要求:造型、明暗、结构、空间、质感、表现技巧、表现情感等等,如有些设计专业强调造型和空间,可以忽视绘画专业要求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情感,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将其规定下来,而不是因为授课教师的喜好而来决定哪些是需要强调的。如学生需要临摹的作品,他们所临摹的具体作品,临摹的数量,所用的教学时间都可以规范。同样的如果课程需要教师示范,也可也规定具体示范的内容、程度、次数、时间。这样规范下来,理想的情况下,无论是哪位老师授课,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要求、甚至过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专业的学生要上素描课,可以在不同老师甚至不同院校的课堂中接受一样的教育。

第五,由于授课老师可能并不是本专业的老师,同时由于扩招,新教师大量进入高校,这些研究生大多没有教师的经历,许多院校的新老师几乎完全没有任何的培训就直接上讲台。即使有较为规范和统一的教学大纲、进度和教材,他们往往从自己的角度来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因此第一次上新课程的所有老师要有适当的培训,以便他们真正理解本门专业课程的要求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

最后,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控制和反馈体系,以检查保证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得到应有的实施,同时反馈实际中发现的不足,由制定机构进行必要的修正。

4 结语

总之,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条件,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规范不严谨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专家和权威往往只重视各种宏观的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忽视实现这些体系实施的具体环节规范和严谨,但是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和严谨,即使有最先进、最完美的教育教学体系也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1]周浩然,黄婵.关于中外美术院校之美术教育现状分析[J].安徽文学,2010,(10):199.

[2]梁蓝波.西方教育理念和方式给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J].美术观察,2011,(6):128-130.

责任编辑:陈 凤

G642

A

1672-2868(2016)05-0154-03

2016-08-12

祁劲松(1967-),男,安徽庐江人。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规范化规范院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