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本土文化的传播
——以池州学院为例
2016-03-28魏鸿飞
魏鸿飞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本土文化的传播
——以池州学院为例
魏鸿飞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在池州学院确立创建应用型特色鲜明本科院校的发展前提下,如何保证艺术设计专业跟上学校发展步伐,是一名专业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传播本土文化,将池州本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既是一种尝试,又是解决办法之一。本文拟从上述观点出发,着重讨论课堂教学中传播池州本土文化的意义及方式。
池州本土文化;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应用型
本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表达着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在重新阐释的基础上,本土文化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多元文化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并以此为基础凸显自身独创性。本土文化种类主要包括风土民情类、生活应用类、传统民俗类、当代艺术类等。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池州本土文化中仍有不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池州傩戏、东至花灯、青阳腔、杏花村文化等。池州学院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传播池州本土文化,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保证“应用型”的同时,又可突出自身特色,对学校的发展大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传播池州本土文化的意义
1.1 体现池州学院办学特色
我校坚持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秉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动贴近、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根植池州,只有在坚持“地方性”基础上,采用“开放性”教学理念及方式,才可保证“应用型”。坚持“地方性”,就是要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动贴近、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性地传播池州傩戏、杏花村文化、青阳农民画等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同专业发展及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符合学校的“地方性”办学定位,又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保证“应用型”的同时,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在经历一定实践过程后,再在美术学、音乐学乃至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进行推广,加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推广制度,可增强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鲜明性。
1.2 改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四年级80%的学生不知道青阳农民画,9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池州本土文化不了解;全院只有38%的学生认为池州傩戏在贵池区境内;四年级有88%的学生知道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二年级只有30%知道,一年级某个班级只有7%学生认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池州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被忽视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通过学生对池州的宏观了解程度,可以看出对于池州地方文化中的当代部分,了解程度也不够。学生漠视地方文化,对其了解程度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而言,学生少有机会接触这些文化是主要原因;其次诸如池州傩戏、青阳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再次部分专业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观而言,受网络文化等现代潮流文化的影响,学生无主动关心并接受地方文化的动力,进而缺少学习接受意识是主要原因。
池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需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服务地方为前提,科学合理地融入本土文化。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设计创意的同时,融入本土文化,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忽视本土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文化知识,保证本土文化的传承。
1.3 提高学生的创意创作水平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创意创作水平的提高,非一蹴而就就可达到,重在平时的积累。中国本土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历经考验至今,展现着非凡的创造性,属于中国本土文化范畴内的池州本土文化也不例外。池州本土文化中,一部分具有共性,另一部分则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如池州傩戏、青阳农民画、青阳腔等),无论是共性或个性的文化内容,合理科学地传播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意创作水平,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池州本土文化来说,将其所具有的精神实质及物象造型,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加以传播,可以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找到地域存在感,在知晓池州文化的同时,进而深刻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池州傩戏,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创作灵感的来源,不少该主题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池州市区不少“中国梦”主题的宣传海报,均以青阳农民画为主图形来进行设计;我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陶艺、VI设计等课程教学分时采用了杏花村文化主题,与杏花村文化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见,池州本土文化中的精髓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播池州本土文化元素,即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提高学生作品的水准,对增强学生的创意创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传播池州本土文化,不仅能凸显我校办学定位、增强我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对母校的地域认同感、丰富师生交流话题促进教学互动。同时,对中外设计的个性区别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理论功底的重视程度,在学习态度上更加积极,在学习行动上更加主动,在学习内容上更加拓广,在寻找设计素材时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从而提高毕业创作的专业水平。
2 课堂教学中传播池州本土文化的尝试
2.1 整合教学内容
池州本土文化,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历史的洗礼而被传承下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特征。而大部分学生对池州本土文化的了解较为浅显,仅是通过网络及参加一些活动后得知,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普及介绍池州本土文化知识内涵。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对池州本土文化知识内涵的普及,并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课前预习可布置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池州本土文化相关素材(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教师介绍和学生互相交流将池州本土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课后作业可要求学生使用池州本土文化内容完成;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到池州本土文化丰富的实地采风,加大对本土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诸如傩戏面具、动作、服饰、东至花灯等所具有的特定含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地文化。
2.2 明晰教学理念,处理好衔接关系
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民族思想,培养其民族情感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而融合地域本土文化,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易于被接受,更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1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组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课前要进行认真准备,所选定的本土文化或图形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池州傩戏、杏花村文化等;二是教学方法的使用要灵活多变,对于重点问题可及时组织课堂内的短期讨论,避免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三是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所选内容时,要重点介绍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现状等,同时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中所熟知的内容来说明适合设计什么样的作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加强师生互动,布置好选题后,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创意,针对学生创意,教师给予评述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五是在合理表扬与批评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六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池州本土文化构成规律要适时进行补充介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所具有的精神实质,以便及时甄别与自己的设计意图是否相符;六是课堂教学结束前要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2.2.2 注意设计理念的潮流性 针对当前设计思潮,无论是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都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觅创作所需的元素。中国传统艺术强调以“形”表“意”的“主观性”,现代设计理念却重视“以消费需求为第一”的“客观性”。只有在“客观性”基础上展现“主观性”,才能符合中国消费群体的需求,并使自己作品被世界认可,也就是说作品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潮流性”是必须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的池州本土文化,要保证其被使用的“潮流性”,教师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在课堂给学生讲解池州本土文化的同时,大量灌输现代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二是要求学生更多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本土文化元素;三是让学生多思考当前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的市场效应,如考察名酒包装大量使用本土文化元素的市场效应如何;四是要求学生对池州本土文化元素加以重组或改造,使其符合现代设计理念;五是要求学生注重版式的新颖性,思考自己的设计作品是否符合流行趋势。只有很好地利用池州本土文化所具有的“主观性”,使之体现时代精神及生活,才能将池州本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艺术力量。
2.3 丰富教学手段
文化的内涵异常丰富,对文化内涵的介绍需要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才能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因此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要重视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充分利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对池州本土文化有立体的感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深刻的情感,进而更好地将池州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
2.4 改革教学方法
2.4.1 运用对话教学法,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对话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话包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既可以师生互相提出自己的创意后互相进行评议,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提出自己的创意互相进行评议并由教师进行总结。
2.4.2 采用课题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对学生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本土文化传播过程中亦是如此。采用课题式教学法,将教学与创作结合,即教师布置好课题,要求学生运用本土文化来进行创作。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水平和经过努力后可能达到的水平设计多元、多维、多样化的课题,既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的题材和表现方式等选择方法自主创意,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选择本土文化中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创意。如课题名称为“我眼中的池州傩戏”图形创意设计,要求学生选用孟姜女、关公的面具及服饰,自主选择创意方法来进行创意。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有了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可在充分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锻炼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以池州本土文化传播为基础,多手段有目的性地组织课堂教学,适时改进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意创作水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我国艺术设计的民族化发展道路有着重要作用。
[1]周艳芳.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与设计学科创新点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2(4):22.
[2]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魏鸿飞.试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9(32):11.
[责任编辑:束仁龙]
G642
A
1674-1102(2016)04-0147-03
10.13420/j.cnki.jczu.2016.04.041
2016-01-21
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2012jyxm565)。
魏鸿飞(1975-),男,安徽祁门人,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及民族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