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成谶
——浅析李振钧诗歌的“秋”
2016-03-28汪丽君
汪丽君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一“秋”成谶
——浅析李振钧诗歌的“秋”
汪丽君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李振钧共存诗415首,其中“秋”字共计出现78次,对落叶、西风、菊、霜与大雁等秋天意象的使用更是不胜枚举。因此,“秋”在其诗歌创作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分量。此外,李振钧的为人,正如族兄李振翥所云“好把精明深敛抑,从来秋爽不如春”。其性格也显现出“秋”的特质,清朗澄明。
李振钧;秋;诗歌;创作
李振钧(1794—1839),字秉亭,号仲衡,又号海初,小名燕生。道光八年(1828)举人,九年(1829)进士,同年殿试一甲一名。生于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城西树林冲(今城西乡),此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清一代,曾出状元两人,进士八十余人,举人、贡生数不胜数,因而有“状元之乡”、“诗词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
诗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李长森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殿试第二甲第一名,官至布政使。其兄李振祜嘉庆六年(1801)恩科会试中第十五名,殿试第二甲第三十四名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赏太子太保衔,道光三十年(1850)病故后,葬于京都,谧号“庄肃”,祀名人祠,载清国史馆名臣传。
李振钧天资聪颖,五岁入学即能辨解四声,七岁授业于刘香云门下,工吟咏,曾作题山水画诗一首。九岁在元宵宴上,应父命作诗,一气呵成。第二年妹妹周岁之时,又作啐盘诗。诗人受家学熏陶,且年少即跟随父亲游历山水,到过山东、贵州、云南、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广交名宦大儒,知识大增,眼界甚宽,这都为其此后的诗歌创作打下良好基础。著有《味灯听叶庐诗草》两卷,另有《粤行日记》、《梓行古文》,今已散佚。
1 李振钧诗歌的“秋”
李振钧现存诗415首,诗句中直接使用到“秋”字的就有78次之多,此外,对于典型秋之意象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由此可见,“秋”在其诗歌创作中,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表达。将其粗略分为以下四类:
1.1 明媚闲适之“秋”
秋天,叶落枝头、菊吐清香、大雁留声、乌啼月落,这样的景色,不可谓不美。也只有在秋天,人们才会放下手中的农具,在成熟的作物前放下心来,悠然度日。与春的繁华喧闹相比,别有一番静谧清朗的韵味。而秋高气爽,阳光也就显得格外明媚。
老向烟波放小舟,敝蓑憔悴不知愁。寒江钓雪鸣榔去,夜月叉鱼和网收。
倦依蓬窗闲拥背,更须蓑笠稳遮头。晴时好晒苔矶上,卧看芦花水国秋。
——《渔蓑用元人韵同都下诸子作》[1]22
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意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但二者的意境与情感相去甚远。李诗的前三联似洒满清淡的月光,“小舟”在“烟波”之中任意“放”,捕鱼人尽管“敝蓑憔悴”也“不知愁”,一派宁静闲适,一扫柳诗中凝固、锋利的孤寂与彻骨的寒意。而尾联一句像是被阳光照耀般,为“卧看”的闲适中增添了明媚愉悦之感。
李诗中类似意境的诗句还有:“午日阴高槐,清风响翠竹。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频蹙。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1]12。这三句应是诗人的早期作品,用词清新,意象也似透着少年独有的干净气息,活泼生动,隔着纸张,似也感受到清风阵阵,如在耳际。春的“柳青青”与秋的“黄发”相得益彰,即使是自古寂寥的秋,在诗人的描绘下也变得妩媚温婉起来。
1.2 狂放孤傲之“秋”
李振钧先后九次乡试而不举,但终于在三十六岁时一朝成名,雄冠天下。其时,父兄都是当朝权贵,并且家荫广厚,只需稍加经营,仕途必可一帆风顺,一生坐享荣华富贵。但无奈诗人气禀如秋之澄净,正像其学生宝钧所说“语言戆直,傲岸不羁,不合于时,常与一班权贵相忤。”在顺天乡试时,这种“相忤”尤烈。诗人这样的狂放孤傲之姿,在其诗中也有所展现:
湖山一望水云宽,暂割新愁接旧欢。
狂客不衫还不履,奇峰如笏更如冠。
乍闻鹫岭传清梵,直上龙门接广寒。
归去来兮明月路,满头菊影笑相看。
——《云尔》[1]93
此诗读来十分流畅,似一气呵成,狂放之中见真性,笑叹之间显才情。“不衫还不履”只此五字,“狂客”形象尽显,但同时,作为读者,我们还应看到,诗人“不衫还不履”背后的巨大隐痛。“归去来兮明月路,满头菊影笑相看”一联,正是展现了诗人的高尚追求,无法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而受到权贵排挤打压,满腔的才华抱负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是内心的苦涩愤懑使得诗人自我放逐,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怪异举止。再如:
澹云微雨等高楼,今昔悠悠万斛愁。
昨夜西风捲林雾,苍茫一览江天秋。
五载重游汉江渚,解佩当年偕穉齿。
白水心肠不改初,青山面目浑犹是。
男儿未俱封侯骨,埋首禅巢复诗窟。
题诗空忆鹤千年,点石难酬金十笏。
明珠荆璞人不识,古月好花哪抛得?
……
——《黄鹤楼寄怀汪氏兄弟》[1]30
对着苍茫的江水秋景,怀念友人,并表明心迹,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的心仍如“白水心肠”、“青山面目”,终不改本心。难以“封侯”即“埋首”“诗窟”,绝不向世俗妥协。世人若都不识“明珠荆璞”,独自一人,享受这“古月好花”也别有一番乐趣,放浪之中带着孤傲,与千年前的魏晋风度如出一辙。
1.3 寂寥凄凉之“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似乎成为一个定律,即便心胸旷达如东坡,也有“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2]的感伤。而李振钧在高中状元后,本该欣喜若狂的他,却在返乡途中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
欲落疏星近可扪,已残斜月澹无痕。
乌啼古道霜华白,犬吠深林树影昏。
金阙玉珂声正动,香闺翠被梦犹温。
无端赢得凄凉趣,不许销魂尽断魂。
——《菊花庄晓发》[1]154
本诗的前两联如一幅优美的工笔画,“疏星”“斜月”“乌啼”“古道”“霜华”“犬吠”“深林”“树影”,这一系列的意象密集使用,细致展示了秋季独有的“晓发图”,静谧凄清。即使是诗人的高中之喜、返乡之乐也无法慰藉其如秋般寂寞的灵魂,这样的秋景,迫人“断魂”。
而当诗人真正面临离别之痛时,更是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为谁憔悴为谁愁,离别堪惊况是秋。
良药无功心病拙,早知不了不如休。
——《临别》之二[1]58
已经是又“憔悴”又“愁”的病体,面临分离之际,“离别”本已“堪惊”,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偏偏又逢着秋季,即使是“良药”也难以宽适这副身躯,一层一层的递进、渲染,将离别的万千愁绪,如抽丝般逐步展现,读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缠绕其中,感同身受,再读末句的“早知不了不如休”,似令人断肠寸断。
1.4 沧桑肃杀之“秋”
随着诗人年岁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其诗风格发生稍许转变,节点大致为振钧夫人去世的第二年,即诗人二十四岁前后。虽然表面上诗人此时逐渐变得沉稳、细腻,其笔下的“秋”更显得沧桑、肃杀,这尤其体现在他的怀古作品中,如:
不觉万山过,归帆饱顺风。
昔人征战处,游客笑谈中。
云满垂秋碧,波摇落日红。
乡关极天际,远影没飞鸿。
——《江上》[1]67
这首诗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昔人征战处,游客笑谈中”一联,好似几千年的残酷时光都被浓缩在这短短的十字中,沧海桑田的变幻也只在一瞬之间。“征战处”与“笑谈中”的对比触目惊心,“征战处”,那必有尸骨、亡魂,而他们的背后或许还有仍痴痴盼归的妇人,她们独自奉养公婆,孤苦无依。无论多么的令人唏嘘,仍被时光无情湮没,似乎历史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诗人却用极其平淡、直接的语句包裹了这份巨大的历史悲哀,并与阔大的景色描写融为一体,恰如其分,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除了意境阔大的怀古作品外,面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诗人也发出过同样沧桑的喟叹:
生离死别太匆匆,修短原知数有穷。
半死梧桐余一叶,而今都付与西风。
——《重遣》[1]45
这首诗作于诗人妻子刚逝世不久,二人仅相守六年,正如首句所言“生离死别太匆匆”。末两句中的“半死梧桐”仅“余一叶”,却“都付与西风”,气氛肃杀,画面凝重。恍惚间,诗人似乎就像这“一叶”一般,飘零世间,孤苦无依,无论还可以撑多久,没有妻子的陪伴,“而今”都只能“付与西风”,充分表达了对妻子沉痛的缅怀之情。
值得一说的是,上文虽可清晰地将“秋”分为四类,但在振钧实际的诗歌作品中,每个类别间的界限却可能是模糊的:
月明会泛洞庭艭,采采芙蓉又涉江。
乌鹊南飞沉铁戟,鳜鱼西塞酿银缸。
心难争命秋容瘦,事不如人壮志降。
抛却故园归未得,一林黄叶旧灯窗。
——《汉江秋思》之二[1]33
首联两句,诗人泛舟、涉江,有明月、芙蓉作陪,看似惬意、闲适。而颔联、颈联四句中“心难争命”、“事不如人”,则已隐隐透出壮志难酬的无奈。尾联则在喟叹中归于平静,似历经人世繁华后的淡然、寂寥,但在这平静之下,又心怀沧桑。这些复杂体验的纠缠,本身就取决于人类情感的幽微与捉摸不定。
2 抒情主体的“秋”
2.1 身世遭遇
李振钧虽出身于官宦世家,且自身才华横溢,高中状元,但一生却坎坷异常。先是二十二岁便尝失妻之痛。乾隆五十四年(1789),汪志伊生下第五女,此前,已有三女夭折,悲痛异常,故对此女十分怜爱,视为掌上明珠,因而取名正珠,小字再生,字还阁。李长森与汪志伊同朝为官,同以清廉闻名,又是同乡,遂结为儿女亲家,十六岁的李振钧迎娶了比自己年长四岁的汪正珠。二人举案齐眉、伉俪情深,经常一起读书习字,写诗唱和,使李振钧学业日有长进,为其以后高中状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好景不长,仅在相守六年后,汪正珠因病逝世于福建,两人甚至未见得最后一面。噩耗惊传,诗人即含泪而做《悼亡四首》,缅怀妻子,“嬬人贞慧,寡言笑,受女诫家范诸书于父,亦解韵语,以为非妇人事,不竟觉也”[1]39。“性谦和,犹勤俭,烹饪纺织咸能为”[1]40。又作《自伤》《自解》《重遣》等,后结集为《结肠集》。七年后,又做《美人十八首》借诗抒怀,追忆亡妻。可见,妻子的逝世给诗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此后,道光四年(1824),父亲去世,道光七年(1827)妹夫汪奂之和二妹相继去世,再次使他悲痛万分,常饮酒消愁,放浪形骸,自云:“呼我为狂我不辞,更无人道只君知”[1]98。道光十六年(1836)十二月,族兄李振翥去世于任上。李振翥曾赠诗李振钧,其诗准确概括了诗人的性格秉性,而被引为知己,亦师亦友。李振翥亡后,诗人哭之,作悼诗多首,其中一首为:“总角提携到白头,吾师小友谊相投。怜才喜说诗能瘦,阅世教除气似秋。苦口力为全骨肉,热肠踪转涉恩仇。更谁爱我谁知我?四海空余一子由”[1]232。在此世间,真正爱我、知我的人,除了子由,又还能有谁?诗人此后的孤独、知音寥落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李振钧的状元之路也走得尤为艰辛,年长,九次乡试不中,直至三十六岁大魁天下,夺得状元。但此后,因品行高洁,不容于官场,仅担任过翰林院修撰、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和功臣馆纂修、顺天乡试同考官等小吏,不得重用。
亲友的相继去世,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排挤,壮志难酬,使得诗人积郁成疾,最终英年早逝,年仅45岁。
但百年之后,李振钧会在后人读其诗时复活,他的喜怒哀乐会穿越时间,重新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涌动,每一个字都像是带有温度地在跳动。
2.2 气质秉性
李振钧有着如“秋”的秉性,澄净清朗,其族兄李振翥的一首小诗,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的特性:“貌肥谁信诗能瘦?语直偏怜性最真。好把精明深敛抑,从来秋爽不如春”[1]232。小诗中写道诗人“貌肥”却“诗瘦”,意象寂寥凄冷,情思婉转悠长,且“性真”而“语直”,用语直白通达,但因其情感的真实细腻,平淡中蕴含力量,直触人心。此外,诗人为人憨直,处世孤傲,自我放逐于形骸之外,无拘无束,正是“从来秋爽不如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书法造诣,自古受到重视。科举制度也不例外,登榜之后,吏部在择人入仕的考试中,也将书法造诣的深浅,作为能否入仕与官阶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作为状元的李振钧,其书法造诣自然不低。古人又讲,字如其人,因而诗人的气质秉性也可从其书法作品中,窥得一二。一般认为,李振钧书法笔力厚重,外柔内刚,底蕴深邃,有悦目舒心之感。这自然与其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密不可分,但同时也是诗人耿直、孤傲性格的侧面反映。诗与文相得益彰,在这之中,李振钧诗歌抒情主体的形象也呼之欲出。
这样的形象正是与古代先哲们重合的,即使历经千年,根植于他们心底的文人气质,依然使他们拥有与屈原类似的执着。既要博得功名以争取实现自己的实际价值,又难以放弃自己人生理想而保持自身的品格。封建时代的社会政治,一面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一面又从各个方面限制着他们的手脚,从而使得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游离于世俗之外。
而这样的矛盾,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尤为激烈,这在李振钧的诗歌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同样体现了这一困境。正因诗人如“秋”般的气质秉性,也让他的人生似“秋”般的寂寥悲苦,弥漫着悲情的氛围。因果循坏,这样的结果似乎又是一种必然,一字成谶。
[1]李振钧.味灯听叶庐诗草[M].北京:北京奥肯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资助印刷,2015.
[2]苏轼.东坡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167.
[3]李晖.一县两状元书法俊秀雅——赵文楷李振钧书联赏析[J].东方收藏,2013(5):59-60.
[责任编辑:钱果长]
Autumn in Li Zhenjun ’s Poems
Wang Liju
(College of Arts,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
“Qiu”(Autumn)appears 78 times in 415 poems by Li Zhenjun,which depict such autumen images as fallen leaves,west wind,chrysanthemum,frost and wild goose.Therefere,autumn play a most important part in his poetic creation.In addition,Li Zhenjun’s clear and bright personality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autumn pecu⁃liarity.
Li Zhenjun;Autumn;Poems
I206
A
1674-1102(2016)04-0015-04
10.13420/j.cnki.jczu.2016.04.004
2016-05-06
汪丽君(1992-),女,江苏淮安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