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理论看中国翻译文学的变迁
2016-03-28张志
张志
(合肥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60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中国翻译文学的变迁
张志
(合肥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601)
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来展现中国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变迁过程,从而凸显出多元系统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中西文化交流
1 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
多元系统理论是由以色列学者伊塔玛9·埃文·佐哈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在佐哈尔1978年出版的《历史诗学论文集》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多元翻译理论”这个术语,意指某种特定文化中不同文学体系的集合体,会在高端或经典形式(例如诗歌)和低端或非经典形式(例如儿童文学)这一范围内产生变化。尽管多元系统理论一经提出便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影响,但国内学术界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对其有所关注。进入九十年代早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选择出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多元系统理论这才渐渐被国内学者所了解,并在九十年代末期被正式引进国内学术界。
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不同的社会符号现象,特别是由这些符号所支配的各种人类交际形式(例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作为无关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来看待。此外,这个系统并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一个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开放式结构。也就是说,它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的一个多元系统。在这个多元系统中,不同的子系统“互相交叠,在同一时间选择不同的元素,同时又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相互依存,共同运作”[1]20。然而,在这个整体内部,不同的子系统具有不同的地位,其中一些子系统位于中心地带,而另一些位于边缘地带。同时,这些子系统的地位并不稳定,内部斗争可以使处于中心位置的子系统趋于边缘,而原本处于边缘地带的子系统也可能占据中心位置。总之,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呈现了一幅从全球文化延伸到民族文化的动态示意图。
2 多元系统理论和中国文化地位的变迁
根据佐哈尔的观点,一个多元系统中不同子系统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当中。它们之间的内部斗争可能使得原本处于中心地位的子系统被驱逐到边缘地带,也可能使得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子系统占据中心位置。如果将世界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多元系统,而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分别视作这个多元系统中的两大子系统,那么当我们追溯中国文明的漫长历史,就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个子系统是如何在世界文化的多元系统中产生运动和变化的。
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在全世界的文化地位毋庸置疑。古代中国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上的极度繁荣最终确立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优越性和民族自豪感。事实上,中国文化曾一度在世界文化的多元系统中牢牢占据着中心位置。
由于缺乏交流,在汉朝以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并无任何交集。到了汉朝,中国开始通过丝绸之路同一些西方国家开展贸易活动,从此开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而随着中国的先进文明和技术不断传播到西方国家,中国文化也注定面临着一场潜在的危机。
十九世纪的中国被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运动,而中国文化也在此期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早在十八世纪晚期,茶叶就已经成为英国人的日常必需品,而中国是当时唯一的茶叶供应商。鉴于这种情况,英国试图采取各种措施同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商业渠道。如果茶叶供应无法得到保障,将会对当时英国的社会稳定和财政收入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英国在这段时期由于大量的茶叶需求而对中国有着相当大的依赖性。作为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领导者和推进者,英国在十九世纪通过进口茶叶将中国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然而,当时的英国由于缺乏出口中国的商品而无力支付茶叶款,从而导致大量产自印度的鸦片被走私进入中国。而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和大国心态使当时的中国人不可能为平等外交做好心理准备。尽管十九世纪的中国政府试图阻止西方列强渗透中国内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来限制对外贸易,但这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却是:面对着西方国家在军事和商业方面的双重侵略,中国彻彻底底地败下阵来。鸦片战争将中国从世界文化的领导者变成了一个悲惨的牺牲品。从此,中国文化开始失去它的中心地位,而渐渐迁移到世界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而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初始地位开始渐渐被西方文化所取代,这也意味着西方文化开始占据世界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
3 多元系统理论和中国翻译文学地位的变迁
根据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在特定的运动形式中,一个元素可以从一个子系统的边缘转移到属于同一个多元系统的某个邻近子系统的边缘,然后可以进入(或无法进入)这个子系统的中心”[1]21。然而,这种微妙的变化应该“与整个多元系统,甚至整个人类文化——人类社会最大的多元系统联系起来进行研究”[2]53,而不是“被孤立看待”[2]53。因此,可以将世界文化看成人类社会最大的多元系统,同时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看成它的两个子系统。由于翻译文学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将翻译研究视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根据埃德温·根茨勒的观点,“多元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将文学研究融入了社会历史和经济实力的研究当中”[3]119。当我们将翻译文学置于中国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时,就不难探究出在多元系统理论的观照下,中国翻译文学的地位在历史上产生多次变迁的根源所在了。
由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文化失去了长久以来的中心地位,继而转移到了世界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地带。同时,西方文化发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取代中国文化并占据世界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因此,西方文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便顺理成章地通过翻译的途径被引入中国。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晚清时期和民国初期的译者们天生对国外文学作品存在偏见,同时“怀疑国外小说的艺术价值”[4]39。因此在将国外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将目标语的现成模式强加到源语言中,使得这些文学作品被迫适应目标语的文学风格。实质上,这是当时译者们乐于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回顾中国现代文学史,不难发现翻译文学其实一度位于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地带。
根据佐哈尔的观点,当一个国家的文学面临一个转折点、一场危机或一种真空状态的时候,翻译文学就有可能占据目标语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得大量国外文学作品不断被翻译成汉语,同时也伴随着相当多的国外词汇和表达法被引入中国。作为五四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鲁迅坚定地支持异化翻译策略,并开始将这种策略应用在国外文学作品汉化的过程中。在鲁迅看来,翻译文学通过使用异化策略能够获得源文本的原始特征,并且能够使当时的汉语变得更加精确,更加严格。在另一方面,由于国外词汇和表达法的不断引进,异化策略使得汉语和中国文化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也更加有趣。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学系统不可避免地被分崩瓦解,并渐渐被一种新的文学系统所取代,这被认为是导致中国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以上讨论,有理由相信当中国文学正面临一个转折点的时候,翻译文学成功地占据了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浩劫,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直到这场毁灭性的历史运动结束时,中国文学几乎都处在一种真空状态。翻译文学抓住了这次非同寻常的机会,在这个特殊时期填充了中国文学暂时性的空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形成,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渐渐朝着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带着欧化特征的翻译文学渐渐在中国读者群中获得了很高的接受度。因此,当时的译者为了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开始关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异化策略的运用。由于这个原因,大量的国外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新的版本,通过异化策略使作品的原有特色得到了重现,在之前的译本中被忽略的西方宗教、资本主义道德观等方面的内容也得到了忠实再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中国人解除了思想障碍。由于异化策略的广泛运用,国外文学作品的原有风格和特征被忠实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以来翻译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翻译文学抓住了历史时机,当中国文学由于复杂的政治因素陷入一种几乎真空的状态时,占据了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的一轮翻译高潮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就规模、质量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而言,这一轮翻译高潮在中国文明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不难看出,这个时期的翻译文学继续占据着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在这段三十多年的特殊时期,中国见证了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欣欣向荣。作为文化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大量的英文新词汇和表达法涌入汉语,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被引入英语,自此开启了新一轮的翻译高潮。
在中西方文化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过程中,翻译文学抓住了历史时机,经历了从中国文学体系的边缘化位置渐渐占据中心位置的变迁过程。在多元系统理论的关照下,这一变化过程显得合理而清晰,这种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也得以凸显出来。
[1]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J].中国翻译,2002(4):19-25
[2]张南峰.中国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3.
[4]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责任编辑:余义兵]
H315
A
1674-1102(2016)04-0113-03
10.13420/j.cnki.jczu.2016.04.030
2015-12-03
张志(1981-),男,安徽桐城人,合肥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英语教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